李小平
【關鍵詞】 語文教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9—0054—0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價值體系中最基礎、最核心的價值觀念,是對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價值升華和高度概括,是立國之本、興國之魂。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筆者現陳述幾點認識。
一、教師要敬業躬耕,履職盡責
敬業是一個道德的范疇,是人們在集體工作中,嚴格遵守職業道德的工作態度。教師要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于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差生,不得敷衍搪塞,這是教師的立身之根、立教之本。為此,教師要把教育興國視為己任,主動將國家教育事業的興旺與自己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淡泊名利;要尊重學生人格,對學生做到一視同仁;要實施信心教育,利用各種時機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要多褒揚、多鼓勵學生,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增強學生的進取心。
二、語文教育應當文道統一
語文是基礎學科,語文教學不應該只是知識的傳承,更應該是一種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啟迪學生精神世界的教育行為,語文教育應當文道統一,“傳道”與“授業”統一,既重視文學的培養,又重視正確價值觀的教育引導。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語言精妙、思想深邃,正能量滿滿,是引導學生感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材料。如,人教版必修四的《蘇武傳》就是弘揚“愛國”這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佳作。對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細讀文本,品味語言,品評對比,讓學生感悟蘇武十九年渴飲雪,饑吞氈,匈奴扣押不投降,牧羊北海的艱難,體悟蘇武出使十九年,心念家中老母妻兒的愁腸百結。在種種體悟中,學生更感喟于蘇武定身碎亦不辱使命的愛國精神的偉大。
三、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
誠信就是誠實守信。人無信不立,誠信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一個說話不算數、不守信的人必然會引起大家的反感,失去別人的信任。作為語文教師,必須認清誠信教育在學生成長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認識到誠信教育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始終將誠信教育融入日常教學管理,扎扎實實貫徹落實好中央精神,擔起誠信教育的重任。在誠信教育工作中注意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不斷豐富誠信教育的形式和內容,精心安排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誠信教育活動,通過收集誠信格言,遴選誠信誓詞,開展以“誠信”為主題的班級研討會、辯論會和演講、歌詠比賽、報告會、座談會等活動,設立無人監督“誠信考場”、“誠信閱覽室”等誠信場所,提升學生的誠信意識和道德素質,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四、培養學生的友善意識
友善是拉近人的距離,更好地融入社會的前提,是社會風氣良好的重要標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很多圣賢之士都非常重視友善教育,在新時期對學生如何進行友善教育,筆者的經驗是:在教學時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要做到尊重學生,鼓勵學生發表不同見解;學會換位思考,用學生的心理來理解學生,使教與學達到有機統一;善于捕捉閃光點,抓住學生向上向善的心理,多為學生創設成功體驗的機會。要開展一些有益的互動教育。積極開展優秀生結對幫扶后進生、“建設友善校園”、“友善在我身邊”的活動,關心困難學生及家庭,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和校園愛心捐助慈善公益活動,培養學生精誠合作、團結友愛、助人為樂、奉獻愛心的良好品德。
五、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文化傳統、思想觀念、情感認同的集中體現,包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是根植于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之上,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豐富的文化沃土。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精忠報國,仁愛孝悌,克己奉公,自強不息,勤儉廉政,誠信為本,都經過改造體現在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中。 習近平也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此,在語文教學中,一定要在教授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不斷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營養,變換教學方式,將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并不是一節課就能解決的,還需要不斷浸潤,適時滲透。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在提高課堂有效性的同時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結合學生的特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靈活融入問題設計中,做到潤物無聲。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