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瓊/文 小皮猴/圖


原因分析
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很多父母會選擇把孩子轉到更好的學校就讀。每個轉校生都要重新適應陌生的學校、陌生的老師、陌生的同學、陌生的教學方法……轉校生在新的環境中可能會感受到初入集體的孤單、重建關系的尷尬、跟不上教學速度的失落,等等。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兩點:
1.孩子還未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樂樂的父母因為工作調動,沒有征求樂樂的意見,就替樂樂辦理了轉學手續。家長當然是想給孩子提供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但他們沒能很好地衡量孩子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而樂樂也只能遵照家長的安排,被動地接受轉學的事實。

2.父母忽略了孩子的內心感受,缺乏情感交流。樂樂的父母平時工作很忙,忽視了樂樂的情緒。面對新環境,孩子對周圍的人和事都不熟悉,缺乏安全感,容易對外界產生本能的抗拒,從而影響適應新環境的能力與速度。這時,父母如果不及時幫助孩子調整自己,就容易出現孩子長時間把自己封閉起來的情況。

給家長的錦囊妙計
首先,要慎重地對待孩子的轉校問題。轉校對孩子來說,并不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家長在替孩子轉校時,要多做考慮。比如,孩子就讀幾年級?現在適合轉學嗎?選擇的學校合理嗎?一般來說,年齡越小的孩子,適應新環境的能力相對來說會越弱。有家長認為找個更好的學校,就能提高孩子的成績,其實不然。如果適應不了新環境,反而學習成績會越來越差。家長應該與孩子多溝通,認真聽取孩子的意見,然后再考慮是否要轉學。
其次,要幫助孩子做好轉學的心理準備。與孩子早一些談轉學的事情,延長孩子的心理緩沖和適應的時間。每個孩子在面臨生活的改變時,總會有一些緊張感與不適感。這時,家長需要及時開導,消除他們內心的恐懼。具體來說,家長可以把自己了解到的新學校的情況介紹給孩子。條件允許的話,家長還可以帶孩子提前參觀新學校,了解學校的具體位置和配套設施情況,讓孩子及早認識新老師,提前讓孩子熟悉新學校的教學資料,等等。

再次,加強親子溝通。孩子進入新環境后,和周圍的人不熟悉,與他人的交流就會比較少。在這段時間里,孩子理想的交流對象就是父母。這時,父母應該主動詢問孩子在新環境中遇到的問題,學會傾聽。在孩子的傾訴中,父母可以了解到孩子對新環境、新同學的看法,甚至還能聽到他的苦惱。如此,父母就能對癥下藥,幫助孩子排解煩惱,幫助他樹立信心。
最后,培養孩子適應新環境的能力。人生有很多階段,每個階段都可能有不同的變化。父母不可能一直提供完全符合孩子意愿的環境,這就需要父母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自我調節的能力,使之能更好地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