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寓
摘 要:農村經濟要想發展,則需要全面做好道路維修與養護。隨著我國廣大農村快速發展,農產品運輸、貨物物流等越來越多,沒有良好的道路環境,則無法推動農村發展。只有全面做好縣鄉公路養護工作,才能符合當前的發展速度,進一步解決好縣鄉公路管養問題,是各級政府與管理單位的共同責任,必須引起全面的重視,全面確保道路交通暢、潔、綠、美目標,為農村經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農村公路;養護;管理
中圖分類號:U41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8)25-0193-02
Abstract: If the rural economy is to develop, it needs road maintenance and maintenance in an all-round wa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vast rural areas of our country,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nsportation, goods logistics and so on. Without a good road environment, it can not promote rural development. Only by doing a good job in the maintenance of county and township roads in an all-round way can we conform to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peed, and further solve the problem of county and township highway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which is the common responsibility of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and management units, and must be paid attention to, so as to ensure that road traffic is smooth, clean, green, beautiful target, thereby laying a good foundation for rural economy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 rural roads; maintenance; management
在各級建設項目中,我國廣大農村公路建設越來越重要,發展農村公路建設是當前最為重要的交通整治工作重點,更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通過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可以全面有效的改善農村交通落后面貌,實現農民生活更加寬裕富貴的理想目標,與城市一起實現城鄉一體化格局,推動小康社會快速發展。目前來看,我國各級農村公路養護還存在一些問題,嚴重阻礙了農村建設與發展,農村公路問題不斷增加,給農村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農村公路自身建設標準就不高,再加上長期的使用,其自身功能不斷下降,各類路害越來越嚴重,農村效能狀況較為嚴峻,整體看,農村公路的養護任務是非常艱巨復雜的。發展農村經濟與解決公路養護管理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只有合理利用現有資源,做好村級公路養護,才能從根本上延長農村公路使用壽命,全面有效減少路害發生,推動農村基本建設全面發展。
1 農村公路養護概念與要求
1.1 養護概念
農村公路養護問題是當前需要解決的重點課題,農村公路養護管理主要是各級政府與管理單位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在規定的時間段內,按公路標準技術規范對公路進行養護操作,從而實現公路及其附屬設施始終保持在良好的運行狀態,對破損問題進行修復,有效預防路害發生,保證公路暢通,維護交通安全穩定,農村公路養護是一個專項工作,需要由專業隊伍進行養護,才能達到良好效果。
1.2 基本要求
農村經濟要想發展,則需要加大對公路的維護,農村公路建設標準并不高,只有通過良好的維護,才能確保公路使用壽命。當農村公路建成投運后,往往會隨著交通量的增加,導致路基或者路面各類性能的下降,道路整體性能呈現衰減的狀態,得不到及時修復就會并發路害,影響效能質量,引發效能事故。科學良好的養護是全面保證農村公路暢通、安全、舒適的基礎,所以說,只有經常、及時進行養護維修,才能確保農村公路的路基、路面、橋涵、擋土墻、防護坡、綠化、護欄、照明、標志、監控等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滿足準能運輸需要。
2 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重要性
2.1 良好的養護能夠保證交通安全穩定
廣大農村公路建設標準不高,和現有國省干線公路相比,還存在顯著質量上的差異。設計標準不高,農村公路設計時主要是按小時交通量進行標準控制,設計的交通流量不大,降低了設計的標準,但是農村大型車輛的增加,又會造成路面的破壞,為了保證交通安全,則需要及時進行養護。
2.2 良好的養護能夠保證現有資金利用率
農村公路投入不多,大部分投資是國家財政出資,交通部門進行差額補貼,地方政府給一部分補助,公路建設過程中,也是當地的農民工進行建設,整體資金有限,那么要想進行后期的維護,則需要資金支持,所以說,通過科學的良好養護,能夠使有限的資金合理使用,大大提高了資金的利用率,保證了公路運行暢通效果。
2.3 良好的養護保證了路面及設施的完好
農村公路等級低,還沒有形成一個好的養護機制,公路建設完成后即投入使用,路面承受較大的車輛荷載,同時受到當地自然因素侵蝕,很容易在短時間內出現性能下降的問題,只有通過科學的養護,才能及時發現問題,對損壞進行有效的修復,確保損壞路面不影響交通,進一步延長農村公路壽命,推動經濟快速發展。
3 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問題
3.1 養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農村公路投入使用后,一些地方政府和沿線群眾可以松口氣了,高枕無憂的進行使用,認可新建公路不可能出現問題,沒有必要再設置專門人員進行養護,浪費人力和財力,這種錯誤的想法在一些地方是普遍存在的,由此也就淡化了愛路護路意識,導致農村公路建成后,因為失去良好的管養,短期就遭到路基、路面、設施等的損害,農村公路使用壽命大大降低,影響了交通安全與穩定。
3.2 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短缺
資金是公路養護的保障,但是,當前農村公路養護還沒有一個長效的機制,保障資金沒有充足到位,從而影響了縣鄉公路養護質量,養護是長期任務,沒有機制保障則無法實現長遠目標。各級地方財政資金緊張,哪壞修哪,不壞不養的問題依然存在,財政薄弱而真正用在農村公路養護上的資金更加有限,農村公路養護投入的資金沒有更多的來源,資金不寬裕的問題,嚴重影響到了農村公路養護品質,與真正的需求脫節,無法保證農村交通與運輸需求。
3.3 農村公路技術標準低抗災力差
技術上受限影響了農村公路維護,技術等級偏低則造成了抗災能力薄弱,這些缺陷導致了農村公路過早的出現破損,如果沒有高標準的養護技術,則無法保證農村公路的安全與穩定,養護壓力與難度大大增加。
4 農村公路養護原則
4.1 預防養護原則
農村公路好壞關系到經濟發展,只有全面保證農村道路、橋梁的穩定,才能推動經濟快速發展。農村公路的預防性養護是非常重要的。根據季節的不同,需要在道路、橋梁病害高發期進行預防養護,在春融、雨季前,需要對路況進行檢查,根據病害高發期的時間安排,做好及時維護,通過日常巡查和檢測,做好公路的預防性養護,確保經濟性。
4.2 定期檢查原則
農村公路涉及到較多的橋梁,需要及時做好道路的各段檢測,保證狀況良好。日常就需要對各類數據進行系統收集,特別是重點的管段橋梁技術數據,對道路維護有重要的參照,通過數據分析,合理科學的做好橋梁受損狀況安全評估。及時跟蹤好路害情況,實現科學的管理。
4.3 路面橋梁重點原則
農村橋梁、路面是否完好,關系到使用效果,只有全面保證路面橋梁的安全,才能保證農村公路暢通,這是保證安全的首要條件。農村公路使用時間增加、交通流量增長對道路破壞較大,特別是當前超限、超載的車輛越來越多,對道路的破壞程度增大,導致了農村公路橋梁、路面各類病害集中暴發,所以,只有重點加強對橋梁、路面養護,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全線安全穩定。
4.4 及時性原則
農村公路受自然影響,往往會出現突發事件,比如泥石流、洪水等,對公路交通會產生大的影響,各級養護部門需要建立全天候快速反應機制,制訂相應應急措施,做到隨叫隨到、隨時搶修,及時做好公路搶修工作,確保公路交通暢通環境。
5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對策建議
5.1 全面理順關系明確維護責任
只有建立長期有效的農村公路養護機制,才能確保公路科學的管理。一定要根據《公路法》的相關規定,對農村道路進行養護,全面執行交通運輸部頒布的《縣鄉公路建設項管理辦法》,對農村公路養護責任做好明確,充分理順各類關系,形成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養護責任,確保縣級養護為主,鄉村配合,由上至下形成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的體系。
5.2 拓寬渠道保證養護資金到位
要想全面保證農村公路長期有效管理,則需要在資金上保證及時到位,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保障是重點和關鍵。要充分利用市場因素,全面有效拓寬籌資渠道,通過融資的形式,增加養護資金投入。為了發展農村經濟,則需要政府牽頭,采用縣級財政安排一些、社會各界捐一些、沿線群眾拿一些的辦法,靈活做好公路養護的資金籌措,確保資金及時到位,可以由專門的賬戶對資金進行統籌與管理,由專門人員負責,專人管理、專款專用,根據不同的養護標準、路面情況做好統籌規劃,保證資金使用科學合理,使農村各線養護質量更加退賠效,最后,還要形成嚴格的考核機制,用成績說話做好資金的計量支付。
5.3 完善維護機制保證措施科學
農村公路長期有效管理需要有套良好的機制保障,只有全面建立起有效的責任機制,才能實現科學管理。相關部門需要根據當地情況,做好調研與制定,形成有效的公路管理機制,根據可行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做好養護管理,進一步明確農村公路養護質量標準,按照責任簽訂合同,確保各路段養護質量、責任清晰明確。
5.4 組建專業隊伍確保道路暢通
建立專業的維護隊伍是保證養護的基礎,所以說,需要建立一支強有力的農民養護隊伍,通過就近管理的原則,保證公路養護質量。公路養護需要進行連續工作,根據農村公路點多、面廣、線長的特點,建立專業隊伍,形成科學的管理體系結構,培養能獨擋一面的農村公路養護能手。從根本上提升養護技能,要加強業務培訓,讓相關人員及時掌握最新的公路病害技術,逐步提高縣鄉公路抗災能力,保證安全穩定交通環境。
總之,只有全面加強農村公路養護,才能保證交通環境穩定。農村公路長期有效管理是當前面臨的新問題,只有各級單位共同努力,做到建養并重、有路必養,才能夠更好地鞏固農村公路建設成果,推動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陶延秋.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與管理體制研究[J].科技信息,2009(16).
[2]白宗立.公路精細化養護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