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朋
“金鷹-2018”國際特種兵狙擊手大賽于2018年8月20~25日在哈薩克斯坦拉開戰幕,我軍代表隊第四次參加該賽事。作為軍隊狙擊手專業級別較高的國際賽事,“金鷹”國際特種兵狙擊手大賽由哈薩克斯坦共和國自2006年發起并承辦,每兩年舉辦一屆,至今已是第七屆。參賽國已由最初的5國增至今年的12國以及4個觀察員國。歷經多屆調整,賽事組織者根據特種兵狙擊手專業在當前實際作戰應用中的地位作用,將戰場中必備的技能、戰術應用轉化到賽場,以期通過競技提高各國狙擊手應對未來狙擊作戰的要求。本文作者自2012年我軍首次參加該賽事以來,連續3屆參與賽前備戰,本次更是作為帶隊教官,從賽前訓練到現場比賽,均身臨一線,對賽事的基本理念有較深的感悟。本文就本屆賽事的調整進行了梳理——
“金鷹”系列賽事旨在檢驗狙擊手在復雜任務條件下完成任務的能力;檢驗狙擊手承受高強度體能與心理壓力的能力;探索狙擊小組行動的新戰法。通過比賽,進一步促進狙擊手養成和保持遂行各類戰斗任務的心理、生理與軍事技術水平。
其基本理念主要包括三個層面:一則重視射手的基本技能,二則重視狙擊雙人組的默契配合,三則注重狙擊戰術的應用。
具體而言,在重視射手狙擊基本技能方面,主要包括:
要求使用狙擊步槍能夠精準對戰場上的常見目標實施精準打擊
“金鷹”系列賽事比賽科目均模擬戰場目標進行設置,最大的目標直徑為30cm,最小的則只有5mm,目標距離則在100~1000m之間,因此要求狙擊武器的精準度必須在0.3密位之內,而且射手必須精準判定風速,并能夠保持穩定精準的射擊動作,否則無法高精度實施射擊。
能夠熟練掌握利用簡易工具觀察并測距的能力
狙擊手要熟練掌握多種測風及測距方法。比賽科目突出要求射手在不使用光學儀器的前提下,能夠精準判定目標的距離以及在射擊通路內的細微風速變化,在不變更表尺的前提下熟練使用鏡內密位點對不同距離上的目標進行精確射擊。
能夠在野戰條件下的特殊地形實施準確射擊
綜合前三屆賽事比賽科目不難看出,賽事舉辦方特別重視野戰條件下狙擊手的應變能力,要求狙擊手能夠在野戰條件下熟練利用戰場特殊地形地物進行射擊。
以上是賽事重視射手基本技能的體現,而對于狙擊雙人組默契配合的重視具體體現在歷屆大賽中狙擊雙人組的科目均占到所有科目的一半以上,而且科目在實施過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密切的合作。
另外,該賽事對狙擊戰術,尤其是偽裝戰術格外重視。在歷屆大賽中,構造陣地偽裝的狩獵式射擊是一項必考科目。
對爆炸裝置射擊,該射擊目標直徑最小,只有5mm
賽事舉辦方特別重視野戰條件下狙擊手的應變能力,要求狙擊手能夠在野戰條件下熟練利用戰場特殊地形地物進行射擊,圖為狙擊手利用瓦礫地形射擊
沒有戰術的狙擊是沒有生命力的戰術行動,狙擊手執行的是一項高危險的作戰行動,實際行動遠非影視作品中表現得那樣瀟灑。狙擊手執行任務時,伴隨著對方狙擊手或重武器的毀滅性覆蓋,因此狙擊戰術是否得當直接影響著其能否活著離開戰場,“三分射擊加七分偽裝等于活著離開”,充分說明偽裝戰術的重要性。
“金鷹2018”賽事計劃于今年7月初發送給各參賽國,本屆比賽科目進行了諸多調整,保留了難度極大且判罰極易引起爭議的科目,且保留的科目并非沿襲以前的設置,而是大多改變了射擊條件或增大了射擊難度;而新增科目占比較大。根據歷年的比賽情況,正式比賽后約1/3的科目又會有細微調整甚至會設置全新的科目。
保留科目的變化主要有以下特點。
減少了極限體能科目的份額
我軍參加的前三屆比賽當中,均設置了較高體能消耗的比賽科目,如通過障礙射擊、限時掩體構筑偽裝、按方位角行進等。本屆賽事僅保留了按方位角行進的大體能消耗科目,該科目除距離上由往屆的3km增加到5km外,其他射擊目標距離及類型均未變化。
“金鷹”系列賽事重現狙擊雙人組的默契配合,圖為射手在進行“支援射擊”科目訓練
數字計算科目靶,目標直徑4cm。要求射手打中的目標數字之和一定,由射手選擇3個數字目標靶,并根據打中的數字隨時調整后續目標靶
從重視遠距離向中距離的精準射擊過度
往屆比賽中,舉辦方在科目設置上有3個以上科目射擊距離在800m左右,而且部分科目還要求射手必須在不使用激光測距儀的情況下進行測距,修偏,以及在不變更表尺手輪的情況下連續對400~600m內的目標實施射擊,以考驗射手利用瞄準鏡分劃和變換瞄準點實施精確射擊的能力。本屆目前通報的科目中,只有1個雙人科目:校正射擊的距離在600m以外。從科目設置看出,本屆賽事舉辦方不再追求超遠距離概略射擊,改為重視射手在中遠距離上一槍制敵的精準射擊技能。
減少了部分科目的使用彈數,增大了射擊難度
在保留的幾個科目中,原有的射擊距離及目標數量沒有改變,射擊方法也沒有改變,但減少了射手的使用彈數。如在支援射擊科目中,往屆均是雙人組共同使用9發彈對不同距離上的6個目標射擊,射手首發未中還有修正補射的機會,新一屆賽事中改為6發彈對6個目標射擊,要求射手必須首發命中;對搖擺靶目標射擊由原來的雙人組射擊及雙人科目改為單人科目,目標距離不變,為450m的迷你波佩爾靶和搖擺中的直徑20cm的氣球,使用彈數5發;原科目中雙人組可以相互判風協同完成,新科目要求射手必須獨立判定風速及射擊偏差,對射手的操控能力以及修風技能要求大大提高。
“金鷹2018”賽事新增科目大幅增加了精準射擊的份額。新增的科目中,一半以上是考驗射手的精準射擊能力,以及射手在近距離上精準掌控彈著修正的能力。新增科目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檢驗狙擊武器的精準度
新增科目之“信封”。該科目的比賽條件為:距離目標110m,狙擊雙人組射擊,一號狙擊手使用彈數2發,射擊直徑2cm的燈泡,二號狙擊手使用彈數5發,待一號狙擊手命中目標后,打開信封,對信封展示的靶形(5個直徑5cm的圓)進行射擊,兩人射擊時間共1分鐘。
新增科目之“冷膛射擊”。該科目的比賽條件為:距離目標280m,射手使用1發彈,在30秒內完成射擊,評判標準是彈孔外徑距離靶心近者獲勝。
新增科目的顯著特點是:要求武器的精準度必須達到0.3密位以內,射手必須精準掌握武器的歸零數據、武器在冷膛狀態下的散布規律以及對細微偏差和微弱風力的修偏能力。修偏能力必須精準達到1cm以內。
重視射手對戰場動態的反應能力
新增科目之“計算”。該科目的比賽條件是射手聽到開始信號后,迅速翻開卡片,而后躍進20m至射擊地線,根據卡片的數值,選擇3個數字進行射擊,3個數字之和必須等于卡片上的數字。如射手翻到的數值是20,計劃射擊8、9、3;原計劃第一發槍彈射擊數字8,結果由于偏移射中了數字5,此時射手必須快速判定后續應射擊的兩個數字為7、8或6、9。該科目考察的是射手在實際作戰過程中對瞬息萬變情況的判斷及反應能力。
在歷屆大賽中,構筑陣地偽裝的狩獵式射擊是一項必考科目
新增科目之“識別射擊”。該科目的比賽條件是射手聽到開始信號后,迅速翻開桌上若干圖片中的兩張,而后占領陣地,從300m距離上的若干目標中尋找翻開的目標并狙殺。使用彈數4發,時間2分鐘。該科目考驗的是射手快速記憶目標特征及在眾多目標中快速識別目標并精準狙殺的能力。
新增“信封”科目考驗的是城市狙擊環境中,狙擊手對危險爆炸物以及對恐怖分子快速精準射擊的能力
重視對城市反恐狙擊的作戰能力
新增科目之“對搖擺目標射擊”。該科目模擬的是對劫持人質的歹徒目標進行射擊,為單人狙擊,目標為搖擺的20cm的圓靶,模擬歹徒在人質后側晃動,這就要求射手有極高的反應能力,否則搖擺靶的幅度越來越小,錯過時機就無法完成任務或誤傷人質。
重視狙擊組合的協同配合以及對簡易器材的應用
新增科目之“標準射擊”。該科目的比賽條件是以臥、跪、立姿,利用簡易支架對100m、200m、300m距離上的直徑11.5cm的目標實施精準射擊,射手每個姿勢使用彈數2發,時間2分鐘以內。評定標準為全部命中。該科目要求狙擊手會利用狙擊簡易器材(三腳架或自制支架)作為依托,對戰場上出現的目標進行精準射擊。
在目標區內狙擊最有價值的目標,是野戰狙擊行動中典型的狙擊戰術,該戰術要求狙擊手必須具備高超的隱蔽偽裝技巧以及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絕佳的射擊技術。本屆賽事的科目即圍繞這一戰術設置,旨在將戰場與賽場銜接,在賽場上真正培養有實戰能力的狙擊手。
編輯/劉蘭芳

新增科目之“標準射擊”,十分重視狙擊組合的協同配合以及對簡易器材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