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績①,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孟母曰:“子②之廢學,若吾斷斯③織也。夫君子學以立名,問則廣知,是以④居則安寧,動則遠⑤害。今而廢之,是不免于斯役,而無以⑥離于禍患也。何以異于織績而食,中道廢而不為,寧能衣⑦其夫子而長不乏糧食哉!女則廢其所食,男則墮⑧于修德,不為盜竊則為虜役矣!”孟子懼,旦夕勤學不息,師事子思⑨,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謂孟母知為人母之道⑩矣。
2) 軸壓比是影響鋼骨混凝土構件的滯回耗能能力和延性的主要因素,軸壓比越小,構件的滯回耗能能力越強,延性越好;在軸壓比小于0.4的范圍內隨著軸壓比的增大,構件的極限扭矩也會增大,但會導致塑性階段承載力的衰減和剛度退化,延性變差.
(選自《列女傳》,文物出版社,2015年)
【注釋】
FENG Ming-tao, LI Jin, ZHANG Hong-jian, XU Yi, HUANG Qing-hai, LIU Jian-min, YANG Peng-fei, HONG Bo
①績:把麻纖維披開再連續起來搓成線。這里指織布。
在數據信息的支持下,營銷的人員能夠對于不同的用戶做出準確的分類以及認識,在進行營銷的過程中,能夠以豐富的營銷手段以及精準的定位內容進行營銷。事實上,這也對于客戶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其所需要的信息,正是營銷人員所提供的信息。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營銷人員與客戶之間的關系更為貼近[2]。
⑦衣:穿衣,名詞作動詞。
⑩道:法則、方法。
鑒賞空間
⑨子思:人名,指孔子嫡孫孔伋,字子思。
⑥無以:沒有辦法,難于。
③斯:這。
②子:古代指你。
⑧墮:通“惰”,放松。
⑤遠:遠離。
呈鮮味氨基酸測定結果,在雞胸肉、腿肉和肝臟部位C2組和D2組分別為0.147%和0.123%、0.088%和0.062%、1.88%和1.55%,表明放養條件下無抗養殖在雞胸肉、腿肉和肝臟中明顯高于有抗養殖。
但是,開發商與企業在參與城市更新時會面臨很多約束,其中既有技術與市場等硬性約束條件,也有政策等軟性約束條件。硬性約束條件可以通過自身的不斷發展與完善來滿足。但軟性約束條件往往會成其參與城市更新時滋生腐敗的突破口。即企業為獲得參與城市更新的通行證,獲得有利于自身的發展條件,往往會與城市政府達成同盟,影響城市更新的決策。
④是以:因此。
孟母認為,如果主觀上不勤奮努力,還是成不了才的。所以她抓緊對兒子的教育,督促他勤奮學習。她用織布來比喻學習,用斷織來比喻廢學,很有說服力。孟子對學習漫不經心,孟母采取“斷織”的措施,使孟子受到極大的刺激,從而改變“廢學”積習。孟子后來成為一個聞名天下的大儒,與他母親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讀有所思
1.孟子“遂成天下之名儒”,其成功原因有哪些?
2.方仲永的父親和孟子的母親教育子女的態度及其子女的發展結果截然不同,你從中獲得了怎樣的啟示?
材料: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