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趙光輝
“蝦稻寶”在蝦稻種養增效上作用明顯

近日,由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和中化農業共同舉辦的“新型肥料施用技術培訓班暨全國減肥增效蝦稻種養結合現場觀摩會”在湖北潛江市舉行。活動圍繞“心系三農,增效創收”主題,通過培訓科學施肥及蝦稻種養技術,幫助農民增產增收。實踐驗證,蝦稻種養模式畝均利潤遠高于單獨種植水稻的經濟效益,成為農民脫貧致富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
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土肥處處長辛景樹、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躍、湖北省耕肥總站站長李劍夫、潛江市相關領導和專業人員出席。江蘇、安徽、湖南等7省區土肥(耕保)站有關專家,中化化肥安徽、湖北、江蘇、湖南、江西、廣東、西南、河南分公司業務團隊與各地經銷商、種植大戶參加了活動。培訓班上,潛江市著名蝦稻種養專家向大家介紹了潛江蝦稻種養結合的成功技術,各地種植戶在現場進行熱烈討論和交流。
近年來,由于化肥過量和盲目施用,施肥結構不合理等因素,導致農業生產成本增加及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等問題,成為制約我國農業發展的關鍵瓶頸之一。化肥行業肩負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責任。馬躍表示,剛剛過去的“中國農民豐收節”,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中化化肥作為化肥行業的“國家隊”,肩負社會責任,是黨和國家重大政策的踐行者,我們提出“心系三農,增效創收”的活動主題,堅持科學至上的理念,一方面通過示范引導的方式幫助農民合理施肥,降低化學肥料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另一方面通過科技創新,在肥料新產品開發上重視調理土壤,改善土壤營養元素,增效創收,提高農民經濟收入。
據了解,中化化肥專業團隊精心研制成功的“蝦稻寶”新型肥料,融合了有機肥、無機肥、生物菌劑及多年在水產魚肥方面的技術積累。中化化肥科技創新中心總監李延鋒博士介紹,2015年-2016年,中化化肥委托湖北省耕地質量與肥料工作總站和潛江土肥站,經過多年安全性實驗、驗證,產品適合蝦稻共作模式,既能滿足水稻穩產、小龍蝦養殖安全性需求,還能改善水體、抑制青苔,真正做到高產、安全、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