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香港特派記者 范凌志
“有潛力的構想。”這是剛剛結束訪華行程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對“一帶一路”的新穎表述,這是否意味著在世界被貿易保護主義籠罩的情勢下,日本在與中國合作問題上的態度發生了變化?29日,“中國改革開放40年,世界意義與香港角色”國際研討會在香港舉行。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在會議間隙接受了《環球時報》獨家專訪,他明確表示,如果日本政府有意全身心地投入到“一帶一路”合作中,應該立刻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環球時報:40年前,您第一次聽到中國要改革開放,有想到中國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嗎?
鳩山由紀夫:40年前,我剛剛脫離了學生身份,那一年中日簽訂了和平友好條約,我當時就感覺兩國的關系一定會變好。從那之后,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并很快超過了日本,現在的GDP是日本的近3倍。我想,在40年前,可能沒有日本人能想到這個狀況。
環球時報:安倍首相在與習近平主席見面時表示,“一帶一路”是有潛力的構想。您認為這是否意味著日本政府已對“一帶一路”轉變態度了?
鳩山由紀夫:日本對“一帶一路”的態度變得積極起來,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其實,日本大企業與中國合作的意愿非常強烈,但安倍首相一直在“中國威脅論”的影響下,沒有對“一帶一路”表示出非常積極的態度,這是因為他的執政觀念是把政治和經濟放在一起考慮,如果政治方面存在巨大分歧,他在經濟上是不會太積極去爭取的。
對日本大企業來講,中國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市場,安倍首相這樣的表述,可能是這些企業背后推動的結果。
但是我覺得現在日方還沒展現出最完美的合作姿態,為什么這么講?如果日本政府有意全身心地投入到“一帶一路”合作中的話,應該立刻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環球時報:那么在加入亞投行的問題上,日本在顧慮什么呢?
鳩山由紀夫:首先肯定是受到美國的影響,另外,日本財務省擔心亞投行會不會有偏向于中方的決定,導致不公平的現象產生。我曾跟金立群行長表達過這種擔憂,他當時就說,如果日方總在糾纏這些問題,那可能永遠都加入不了。
環球時報:您曾表示面對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日本需要跟中國合作來保護自由貿易,可以說說具體想法嗎?
鳩山由紀夫:世界上刮起了貿易保護主義之風,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對象第一位是中國,第二位就是日本,今后他會繼續對日本的汽車產業發起進攻。中日合作應對挑戰的道路是暢通的,但是,中國和日本對美國市場出口的產品差別很大,所以具體在哪方面進行合作,可能還需要雙方再研究一下。
環球時報:如果特朗普現在就坐在您面前,您會對他說什么?
鳩山由紀夫:(笑)我可能跟特朗普總統沒有什么見面的機會。如果見面的話,我會建議他對貿易爭端采取一種更有效的方式,避免摩擦。我個人主張東亞周邊各國能夠開展自由貿易,在全球化和民族主義中間選取一個恰當的平衡點,然后推動各方經濟關系,這可能會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
環球時報:中日經濟上合作的苗頭出現了,我們可不可以期待中日政治關系得到改善?
鳩山由紀夫:我個人希望像你所說的那樣,通過經濟來促進政治關系的改善。但是,中日雙方還存在著一些歷史問題,包括南京大屠殺問題、靖國神社參拜,還有釣魚島問題。就我個人觀察,我沒有看到日本政府內部有致力于解決這些問題的動向。
我覺得雙方未來會做出一些避免發生沖突的安排,這是今后可以期待的一個方向。經濟關系越來越好的情況下,雙方政府就可以下定決心解決這些問題,這是我本人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