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星報》10月29日文章,原題:馬來西亞棕櫚油可以填補中國食用油(需求)缺口由于中美兩國貿易爭端引發的連鎖反應,中國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迫切需要除美國之外的可靠食用油(及其原料)提供商,而馬來西亞生產的棕櫚油能夠填補中國食用油缺口。馬來西亞IOI公司首席執行官李耀祖表示,馬來西亞每年可向中國出口200萬至300萬噸棕櫚油。“我們從中國食用油生產商那里得到的反饋是,由于(美國向中國征收)25%關稅,中國肯定已經停止從美國購買大豆。”李說道。
同時身兼馬來西亞棕櫚油委員會主席一職的李表示,到2019年初才能看到對華棕櫚油出口的強勁活動,因為目前中國食用油庫存仍然很多。“我們不得不耐心等待,當中國食用油庫存不足時,中國或將大量進口馬來西亞棕櫚油。這將成為馬來西亞食用油產業進軍中國市場的絕佳機會”馬來西亞原產業部部長郭素芯表示,中美兩國的貿易沖突導致馬來西亞對中國棕櫚油出口量明顯攀升。“馬來西亞對中國的棕櫚油出口量從2017年前8個月的165萬噸增加到今年前8個月的181萬噸,增幅為9.3%。”郭說道。
“如果馬來西亞棕櫚油競爭力不如印尼棕櫚油,中國可能不會將馬來西亞食用油生產企業視為優質供應商。因此,政府應加緊出臺措施激勵本國企業提升出口競爭力。”郭素芯說道。▲
(作者ShaheeraAznamShan,趙觀潮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