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勇
一直以來,一些地方個別部門在城規、土規、林規等不協調、重復疊加可謂備受詬病。在地方規劃或是發展“藍圖”中注重“好看”,而與“好用”搭不上邊。指導意義、思路基本正確,卻根本沒有可操作性。
曾有人如此喻之:地方規劃如一部交響樂,倘若指揮不當、“獨奏”互相掣肘,就會引發混亂。一旦缺乏空間、規模、產業的統籌,失去了空間立體性、平面協調性、風貌整體性、文脈延續性的整合,城市就會失去秩序。如果規劃打架,三天兩頭朝令夕改,“一本規劃,一張藍圖”淪為紙上談兵,那么,地方發展就難以優勢互補,也會造成資源浪費、生態破壞。換而言之,規劃“接地氣”,能承上啟下,兼顧左右,把個性表達與整體和諧統一起來,就能和諧各方面的發展,充分體現“多規合一”優越性。規劃“謀遠”既要拍拍腦門更要動動腦筋,還要注重專業也要聽聽民意,更要監督不可或缺。
一言以蔽之,地方規劃得處理好歷史、當代與未來的關系,得“接地氣”。愿每一位地方管理者,在進行地方長遠規劃時摒棄先天缺陷、不切實際,在規劃中公開透明,廣泛征求公眾意見,既尊重城市未來發展在數字上繁榮,更注重以人為本,與國家空間戰略總體要求相符,給群眾帶來真正的、實惠的“獲得感”。
(摘自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