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集美區灌口鎮
灌口鎮是集美區下轄的兩個鎮之一,鎮域面積70.2平方公里,有12個行政村、7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近約15萬人(其中外來人口約8.6萬人),2017年度上榜“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第51名,榮獲“省級文明鎮”稱號。
長期以來,灌口鎮始終堅持把文明創建工作納入黨政重要議事日程,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著力構建“黨委領導、政府投入、統籌共建、全面推進”的模式,推動文明創建工作全覆蓋,經濟增長穩中向好,產業發展生機勃發,基礎設施日新月異,文明水平顯著提升,鎮村面貌煥然一新。
一、高度重視,確保組織保障強勁有力
鎮黨委、政府成立并強化鎮創建指揮部領導小組,由鎮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職能部門和村(居)負責人為成員,使文明創建成為“一把手的工程”。根據創建工作需要將創建領導小組分組,統籌推進全鎮文明創建。將文明創建任務清單細化分解,任務到點,責任到人,工作組與部門、村(居)形成聯動,形成全鎮一盤棋的推進格局。
二、狠抓宣傳,確保文明創建濃厚氛圍
一是全方位深化宣傳。我鎮在居民相對集中的公共場所,通過制作掛畫、橫幅和宣傳欄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八不行為規范”“核心價值觀”和“講文明,樹新風”等主要內容。同時,充分利用轄區LED顯示屏、公眾微信號等新媒體廣泛深入宣傳文明創建內容,有效提升群眾對文明創建的知曉率和滿意度。特別是灌口百姓微信公眾號,受眾面廣、影響力大,在宣傳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二是多形式開展活動。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依托黃莊、田頭等創建平臺,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開展“低碳生活,有你有我”“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一起走” “人文集美·添彩金磚” “家園清潔行動”等各類主題志愿服務活動。三是立體化營造氛圍。推動“文明餐桌”行動,深化“打黃掃非”網格化管理,抑制低俗文化,倡導移風易俗。設置8個文明交通勸導站并配齊勸導員。主動開展好人申報,弘揚“時代楷模”陳清洲先進事跡。
三、強化措施,切實增強群眾創建獲得感
一是重拳整治農貿市場亂象。灌口農貿市場“臟、亂、差”,灌口鎮通過“集中整治、加強監管、疏堵結合、建立長效”的方式重拳出擊,取得顯著成效。采取劃線、設置準入門檻等方式加強市場外部攤位管理,明確經營時間,徹底解決市場停車難的問題,基本杜絕擺攤占道亂象,恢復國道良好秩序。目前,轄區已有120戶菜農有序入駐經營。二是問題導向提升市容環境。大力實施“清潔家園,美麗鄉鎮”行動計劃,拆除影響市容觀瞻的簡易搭蓋,清理衛生死角,清運占道建材、土頭垃圾等,糾正“門前三包”不落實等不文明行為。2017年通過集中整治清理占道經營、違規店招和廣告牌等問題點493項,拆除轄區“四線”范圍內廣告店招面積11000平方米,清除亂張貼、亂涂寫6000余處,清理工業垃圾、土頭垃圾共5000余噸。三是科學規劃改善鎮域生態環境。灌口鎮按照“生態、自然、和諧、節約”的城鎮發展理念,始終堅持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并重,建成了全市最大鎮級公園——風景湖公園,城鎮人均綠地面積由10平方米提高至15平方米。扎實推進小流域整治。通過全面推行“河長制”,強化流域保護管理。全鎮40個分散式污水治理系統工程和24個集中納管項目的建設有效解決了農村污水處理問題。規模家禽養殖退養工作和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也為解決流域污染和生活垃圾問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健全機制,切實推動文明創建常態化
一是抓好日常文明創建工作。灌口鎮將把整治“臟亂差”作為經常性任務,做到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切實加大對“亂擺賣、亂擺放、亂搭建”的日常巡查,對路面的日常清掃保潔,對交通秩序的日常疏導,助力創建、滋養文明。二是抓好重點部位文明創建。灌口農貿市場、324國道、319國道等窗口就是灌口文明創建的重點部位。我鎮還計劃通過提升改造、引導菜農形成自治組織等方式建立長效機制,切實鞏固農貿市場整治成果;通過增加人力、物力等方式切實加大對國道沿線占道經營、違章停車等不文明形為的巡查力度,保持國道良好交通秩序。三是抓好關鍵時期文明創建。在廈門會晤等重要國際性活動期間,灌口鎮全力以赴,將各項創建工作抓細抓實,向國際友人展示灌口良好的文明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