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國云
摘 要:房屋建筑是建筑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房屋建筑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做好各種勘測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合理的施工技術方案用以最大限度地確保房屋建筑的施工質量與施工效率。軟土地基是房屋建筑施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地層狀況,在軟土地基上進行房屋建筑的施工常常會遭遇到大沉降量、沉降穩定時間長等的狀況,如若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未能對軟土地基進行良好的處理與控制將容易對房屋建筑產生極大的影響。本文在分析房屋建筑軟土地基施工技術特點的基礎上對如何做好房屋建筑軟土地基的加固進行分析。
關鍵詞:房屋建筑;軟土地基;地基加固;施工
中圖分類號:TU447 文獻標志碼:A
0 前言
軟土地基是一種承載能力較低的土層結構,具有可壓縮性和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較高的特點,是一種含水率較高的飽和黏性土。在軟土地基上進行房屋建筑的建設容易出現房屋建筑較為嚴重的沉降問題,因此在房屋建筑的建設施工中需要對軟土地基進行加固處理,從而使得軟土地基獲得足夠的承載力。在對軟土地基進行加固處理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場地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加固方案,同時在施工中需要加強對于施工的管理,最大限度地確保房屋建筑軟土地基施工的施工質量。
1 房屋建筑施工中軟土地基的特點
軟土地基主要指的是土層中含水率較高導致地基的可壓縮性較高的一種土層結構,其將會對房屋建筑的施工造成較大的影響。軟土地基在房屋建筑的建設施工中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性:
(1)觸變性,軟土地基在未受到外界干擾的情況下將呈現出固態的特性,而房屋建筑的建設施工中軟土地基將會受到較大的擾動,而軟土地基在受到外界擾動的情況下將呈現出稀釋流動的狀態,對房屋建筑的后續施工造成極大的影響。
(2)高壓縮性。軟土地基中含水率較高且其中的天然空隙較大,因此軟土地基具有較高的壓縮性。在軟土地基上進行房屋建筑的建設施工將會使得軟土地基承受極大的豎向載荷,在這一巨大的載荷壓力下軟土地基將會產生較大的沉降。
(3)低透水性。軟土地基中的高含水率使得軟土地基的透水能力較差,通過排水的方式來降低軟土地基中的含水率使軟土固結將會消耗掉大量的時間,甚至一些房屋建筑工程通過采用排水的方法來使得軟土地基進行固結達到符合的沉降量將城需要消耗掉約10年左右的時間。
2 軟土地基對房屋建筑施工所造成的影響
軟土地基會對房屋建筑的建設施工造成較大的影響,軟土地基由于所形成的原因和結構的不同,會使得軟土地基呈現出較大的性質差異且具有較大的不可預測性。軟土地基所造成的影響關鍵是土層的強度和穩定性的問題,當房屋建筑所施加的外界載荷超出軟土地基所能承受的極限時將會使得軟土地基發生較大的沉降和局部或是整體的剪切破壞。
3 房屋建筑施工中對于軟土地基進行加固的常見技術舉措
3.1 換填地基法
房屋建筑建設施工中地基需要具有足夠強度,如果工程項目地的土層為軟土地基則這類土層將無法承受房屋建筑所帶來的巨大的實體壓力,因此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提高房屋建筑軟土地基的承載力。換填地基法是一種提高房屋建筑軟土地基強度的重要方法,這一方法的核心思想是用新土來將原土層中的土進行替換,從而提高項目地的土層強度,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由于房屋建筑軟土地基的厚度較大將會使得房屋建筑軟土地基面臨著巨大的土方作業量,在選用時需要結合房屋建筑軟土地基的實際情況合理的選用相關的施工技術。換填地基法在房屋建筑軟土地基中應用時,首先需要將房屋建筑軟土地基中的軟土進行挖除,而后使用灰土、粗砂等性能較強的土壤進行替換,并將替換的土進行進一步的夯實,形成全新牢固的力層,用以確保房屋建筑軟土地基重新形成良好的耐壓力,降低房屋建筑軟土地基發生沉降的概率,提高房屋建筑的穩定性與安全性。
3.2 土工合成材料法
土工合成材料法是一種通過將人工合成的聚化物用于房屋建筑工程軟土地基的結構表面及內部各個結構層的施工方法,土工合成材料法能夠對軟土地基形成良好的過濾、排水和防護等的作用。在房屋建筑軟土地基中使用土工合成材料法時,首先將項目地軟土地基中的部分軟土挖去,而后分層鋪設筋材墊層,當筋材料與土層產生摩擦后即可進行后續施工作業,筋材料與土層產生相應的摩擦后能夠有效地增加土層的結構強度、防止土層變形,同時使用土工合成材料法還能夠有效地增強土層內部的強度和整體性能,在采用土工合成材料法后再輔助以正確的施工方式將能夠有效地提升軟土地基的承載能力。
3.3 注漿地基法
注漿地基法是一種用于軟土地基加固的常用方法,根據所使用的加固材料的不同,注漿地基法主要分為水泥與硅化兩種注漿形式,水泥注漿主要以水泥漿液作為注漿材料通過將水泥漿液以高壓的方式注入地下軟土地基中使得水泥漿液能夠與土層中的土壤進行充分的結合,從而使得土層之間形成更加緊密的連接,土壤中的水分和孔隙將在水泥漿液固化后被排出,等到注漿材料進一步固化后將能夠與原土形成良好的結合,增加土層的穩固性。與水泥注漿不同的是硅化注漿采用的是以硅酸鈉為主所形成的混合溶液,通過將其注入軟土地基的底部,等到其凝固后就會形成高強度的結石,通過這一方式將能夠有效地提高軟土地基的結構強度,增強軟土地基上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4 水泥攪拌樁法在房屋建筑軟土地基加固中的應用
在將水泥攪拌樁法應用于房屋建筑軟土地基的施工加固時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首先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在施工前需要對施工場地進行相應的清理將軟土地基范圍內的雜草樹根等予以清除,而后將軟土地基范圍內的地表水進行導排,并在軟土地基范圍內的低洼地帶回填黏土。
(2)在將水泥攪拌樁法應用于軟土地基的加固時,需要結合軟土地基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做好所使用水泥的配合比實驗,用以檢驗水泥攪拌樁成樁的穩定性。
(3)在水泥攪拌樁法的施工中,將會按照二噴四攪的方式來進行施工,按照放樣→鉆機就位→鉆機調整→鉆孔→高壓灌注漿的工序進行。在按照上述工序進行施工時需要注意的是鉆機需要以正循環的方式進行鉆進,待到鉆進到設計的深度后進行高壓灌注,而后采用反循環提鉆的方式提鉆并高壓噴水泥,一直到水泥漿攪拌至工作基準面以下0.3m,重復鉆進與反循環提鉆這一工作方式直至形成穩定的水泥樁。在完成了水泥樁的成形后,需要積極做好樁的檢測用以確保水泥樁能夠形成所需要的強度,水泥樁樁身的強度和攪拌的均勻性是在成樁3天內和成樁1周后將檢測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后得出的。經過4周的水泥凝固期后,灌注的水泥漿液與周邊黏土形成攪拌樁已經與軟土地基形成了堅固的復合地基,完成了對于房屋建筑軟土地基的加固,而后需要對加固完成的軟土地基進行強度檢測,確保加固完成后的軟土地基能夠達到所需要的強度。
結語
軟土地基是房屋建筑施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問題,本文在分析軟土地基常見特性的基礎上對處理軟土地基的常用方式進行了介紹,并就房屋建筑軟土地基加固中常用的水泥攪拌樁法進行了分析介紹。
參考文獻
[1]蘇丹陽.淺談房屋建筑工程軟土地基處理[J].四川建材,2016,42(4):156.
[2]楊曉潔,張瑞濤.淺談房屋建筑工程軟土地基處理技術[J].建材發展導向,2012(19):41-42.
[3]劉世博,江家強,孫婧.房屋建筑工程軟土地基處理的技術[J].工程技術:全文版: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