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寶鵬,王 朝,王 浩,李攀陽
(河南天海電器有限公司,河南 鶴壁 458030)
塑料產品中,鉸鏈結構已被廣泛使用,如洗發瓶蓋、CD盒、連接器產品等。帶鉸鏈的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由于鉸鏈壁厚薄,不易成型,容易產生熔接痕缺陷。鉸鏈在使用過程中變形量大,由于熔接痕強度低,鉸鏈在熔接痕位置容易斷裂,出現不良產品,生產過程不易控制,嚴重影響產品品質。選擇合適的澆口位置可以避免在鉸鏈位置產生熔接痕,從而避免了鉸鏈因為熔接痕而斷裂。
產品結構如圖1所示,平均壁厚1.5 mm,鉸鏈結構屬于薄壁結構 (壁厚0.3 mm)。原始模具設計中,澆口在靠近鉸鏈位置處,鉸鏈左右兩側各一個澆口;注射成型過程中,鉸鏈中間存在熔接痕;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熔接痕位置容易斷裂,頻繁接到客戶的反饋。

圖1 產品結構示意圖
在注射成型過程中,澆口靠近薄壁結構時,料流充填薄壁會產生遲滯 (圖2),薄壁位置流速降低甚至停止,鉸鏈兩側兩股遲滯的料流在鉸鏈中間位置融合,形成強度比較弱的熔接痕 (圖3),使用過程中容易斷裂。

圖2 遲滯

圖3 鉸鏈中間形成熔接痕
此時鉸鏈位置的材料取向如圖4所示,材料心部和材料表層的取向在鉸鏈中間發生改變,形成薄弱區域。

圖4 鉸鏈位置的材料取向
決定鉸鏈強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材料、澆口位置、注塑工藝、鉸鏈結構 (厚度)等。
我們看到,影響鉸鏈強度的因素中,更改材料涉及問題較多,所以暫不考慮。注塑工藝跟模具結構有關,壁厚對于模具來說更改最方便,原設計鉸鏈厚度0.3 mm,對于PA6材料不易成型,將鉸鏈厚度增加0.05 mm,發現結果不理想,還是有斷裂現象。
影響鉸鏈強度的因素中,除了以上幾種因素還可以通過調整澆口位置來解決。
根據鉸鏈的薄壁結構特點,帶鉸鏈的制品應注意澆口位置的選擇,要求熔體的流動方向垂直于鉸鏈的軸心線。為了避免在鉸鏈中間形成熔接痕,澆口距離鉸鏈位置遠端比較理想,為了保證順利充填,還采用兩個澆口成型,控制鉸鏈兩側的充填速度,使得鉸鏈由一側充填。
根據這一思路我們將澆口位置定在距離鉸鏈較遠的位置,左右兩側的澆口位置、澆口大小、流道大小設定不同的值進行模流分析,多種方案進行分析對比后,最終確認最佳澆口位置如圖5所示。最佳澆口大小左側φ1.0 mm,右側φ0.8 mm;最佳流道大小左側φ3.5 mm,右側φ3.0 mm。

圖5 最佳澆口位置
左右兩側澆口的充填區域如圖6所示。左側澆口完成了整個鉸鏈的充填,鉸鏈沒有熔接痕缺陷,鉸鏈位置 (圖7)的流動方向統一,取向統一。

圖6 充填區域

圖7 鉸鏈位置表層取向
根據模流分析得出的最佳澆口位置和大小,進行模具更改,并試模生產。從生產的欠注樣件可以看出,鉸鏈位置完全由左側澆口充填,和圖5中Moldflow分析結構一致。鉸鏈位置沒有熔接痕,鉸鏈強度得到保證,滿足產品使用要求,更改后的產品沒有再出現鉸鏈斷裂的問題 (圖8)。

圖8 更改后合格樣件
鑒于此次模具更改的成功案例,在之后類似新產品的模具設計中,我們采用這一方法取得了同樣的效果。其澆口位置如圖9所示,生產樣件如圖10所示。

圖9 澆口位置

圖10 生產樣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