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4.0”“互聯網+”等代表未來趨勢的跨界融合,讓這個快速變革的時代更加令人期待。農業嘉年華是以狂歡活動作為載體的一種農業休閑體驗模式,以農業為基礎,以科技為支撐,以文化為紐帶,以旅游為特色,以樂活為目標,體現農業多功能性。高度集成國內外現代農業前沿技術讓農業嘉年華也受到了城里人的歡迎,比如中農富通建設運營的農業嘉年華,除了引進集成國際先進技術外,還會在新模式、新技術、新設施、新設備、新品種等方面應用幾十項自主研發專利成果。在這里,你可以欣賞到運用現代藝術手法打造的農業景觀、利用高新技術種植出來的新奇特品種,感受現代農業、創意農業、科技農業的真實魅力。
“五彩田園”農業嘉年華設有8個主題展館,場館集中應用了國內外先進的技術116項、中農富通專利23項,栽培瓜果60余種、蔬菜130多種,以不同的技術手段栽培各類植物總計超過1056種,是全國第一個常年開放的高科技農業展示館,并于2016年元旦由廣西自治區農業廳更名為“中國現代農業技術展示館”。

DFT(深液流)雙層水培技術。
DFT(深液流)雙層水培:蔬菜根系大部分生長在流動的營養液層中,是通過營養液為其提供養分,有別于傳統土壤栽培方式。這種設施具有建造容易、適應植物種類較多,養分利用率高,對環境污染輕,蔬菜生長旺盛、病害少等優點。同時也降低了農藥的使用頻率,有效地達到了安全健康的無公害生態模式。
A字霧培種植:利用泡沫塑料板做栽培容器,植物的莖葉露在板外,根系懸掛在A字架內的黑暗空間,通過噴霧裝置將營養液霧化為小霧滴狀,直接噴霧到植物根系上,以提供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和氧氣。
巖棉、椰糠復合基質無土栽培:利用計算機控制系統和自動灌溉施肥系統,按照歐盟良好農業認證標準種植,實現種植環境、作物營養指標的實時調控和灌溉施肥的標準化自動控制,并保證蔬菜優良品質。
儲氣儲液栽培:儲氣儲液無土栽培設施分成基質、空間、營養液三部分,能夠較好地調節固體、氣體、液體三相的平衡,有效解決了無土栽培中根際供液和供氧的矛盾。
南和農業嘉年華運用物聯網、互聯網(PC端+移動端)等高新技術展示與管理手段,搭建智慧型農業旅游觀光園,使園區管理高效化、精準化、智能化。
(1)園區多媒體展示系統
在主景觀入口、游線節點等設置多媒體展示系統,介紹各區域的南和文化與科技亮點;在溫室內部顯示溫、光、水、氣環境參數,提升科技感。
(2)智能環境監控系統
布置環境傳感器,采集包括溫度、濕度、光照強度、CO2濃度等在內的數據,實時監控植物的生長環境。通過監控實現溫室的集中自控、預警提醒等。
(3)農產品溯源系統
設置農產品溯源系統展示區,定期開展現場農產品追溯體驗互動活動。借助手機掃碼,讓游客直接查詢奇異作物的具體信息,獲取相關科普知識。
(4)智能灌溉系統
引入自動灌溉技術,實時監測水源首部、支網灌溉狀態,統計瞬時及累計流量、電量、壓力等指標,提高灌溉效率。
(5)網上游園
基于互聯網,可實現網上訂票、預定酒店、預約導游、預定線路、購買紀念品等;工作人員在手機app上可實時查看門票銷售情況、出入園數據等,及時掌握最新動態。
另外,園區還安裝有智能導覽系統、電子售檢票系統、安全監控系統、廣播語音系統、倉儲管理系統等,全面展示農業嘉年華的人文和科技內涵。
江蘇洋河農業嘉年華的果樹館立足世界最新果樹技術研究成果和未來產業發展趨勢,營造熱帶果林氛圍,展示果樹新優特品種,先進的種植技術和栽培模式。用不同果樹營造春之活力、夏之熱情、秋之收獲、冬之爛漫等不同的果美氛圍。整個果樹館里共種植了48種熱帶水果,僅芒果就有凱帝芒、桂七芒、青皮芒等6個品種。
豬籠草擁有一個獨特的吸取營養的器官——捕蟲籠,瓶狀體的瓶蓋復面能分泌香味,引誘昆蟲,昆蟲滑落瓶內,被瓶底分泌的液體淹死,并分解蟲體營養物質,逐漸消化吸收。
空氣鳳梨是地球上唯一完全生于空氣中的植物,不用泥土即可生長茂盛,并能綻放出鮮艷的花朵。它們品種繁多,形態各異,既能賞葉,又可觀花。
尺寸只有大西瓜的1/20,綠皮紅瓤黑籽兒;種在花盆里,結出的果實直徑只有2厘米,渾身長滿刺,看起來像個小仙人球。

A字霧培種植技術

儲氣儲液梯形槽

拇指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