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蔡恩澤
8月29日,全國工商聯發布了2018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這份最新出爐的榜單,展示了民企“雁陣”的最新變化,揭秘出其變中謀進的發展趨勢。
2018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名單變了,門檻升了,結構優了,效益增了?!白儭斌w現了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變”也是時代主題,民營企業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參與者、踐行者,改革開放40年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變中謀進。前三甲依然十分搶眼。2018年中國民企營業收入前三甲分別是華為、蘇寧、正威,而上一年是華為、蘇寧、魏橋。華為以雄厚的創新能力繼續摘取王冠,也是實至名歸。蘇寧在互聯網+的新零售業態競爭中依舊出彩,在500強名單中再次充當老二的角色。上一年榜單中的老三鋁業巨頭魏橋則讓位于全球金屬新材料龍頭老大正威。在2018中國民企500強“雁陣”中,赫然出現104家新面孔。也就是說,上年中國民企500強榜單有超過20%的淘汰率。榜單上的進出從一個側面說明,中國民營企業呈現出爭先恐后的競爭態勢,榜單不是“鐵帽王”,稍不留神,就會被淘汰出局。遼寧省一家大型民營商業企業去年曾躋身民企500強榜單,由于盲目鋪攤子造成資金鏈繃緊,經營遇到困難,今年退出榜單。

榜單顯示,躋身于“超大型”企業陣營的公司增多。500位榮登榜單的民企中,2017年產業總額突破1000億元的共有61位,比2016年增加11位。企業營業收入方面,有9家突破3000億元大關,其中京東、恒大、國美都是首次沖入“3000億陣營”。此外,民營企業的利潤也在繼續回升,500強的稅后凈利潤總額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比2016年增加近3000億元,華為、萬科、恒大等18家民營企業2017年稅后利潤都超過了百億元。這直接導致2018年民營企業500強的營收入圍門檻繼續抬高,達到了156.84億元,與去年的120.52億元相比再度提升,相對于2011年65.69億元翻了一番多。
在民企“雁陣”中,“頭雁”格外引人注目。在今年的新榜單上,可以明顯看到,那些追求科技創新的先進制造業、善于捕捉細分市場的現代服務業繼續占據“雁陣”領頭位置。
華為以研發投入增長帶動創新力,始終站在民營企業的最高峰,俯視群雄。華為2017年砸下896.9億元研發費用,創造了6000多億元的營業收入。2017年,500強企業申請國內外專利較上一年增長15.93%,涌現出一批以華為為代表、在關鍵領域掌握核心技術的高科技企業。以商務服務為主業的雪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今年7月19日以327億美元(約合2210億元人民幣)營收成功入榜世界500強,排名第361位,填補目前廣州本土民營企業在該榜單上的空白。在2018中國民企500強榜單上,雪松控股集團位列第15名。
而以往一些風頭十足的房地產業、建筑業卻在榜單名次上下滑,比如2017年榜單問鼎前10名的萬達集團,2018年下滑到第17名。近年來,萬達集團負面新聞不斷,在資產配置上走了彎路。而一些沒有主動防風險、盲目擴張、轉型滯后的企業被淘汰出局。
在這個變幻莫測的時代,如何應對外界變化、行業變化,時刻考驗著中國民企的智慧。民企的初心是生存,終極目標則是為民族產業作貢獻。民企大雁成群,往哪里飛?這是個問題。
“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中國民企的大雁要振翅飛翔,飛向高質量成長的遠方。中國民企未來要在六個方向謀變,即參與“三大攻堅戰”義不容辭,積極參與國家重點戰略實施,參與軍民融合發展,力爭投資PPP項目,加速傳統產業與互聯網的融合,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現在已經不能四平八穩地考慮增長了,應該在國際國內的變化中保持靈敏的嗅覺和超前的預判,這關系到企業的生死存亡。面對電動汽車市場的快速成長,吉利在智能網聯及新能源電氣化方面正在進行前瞻性的戰略部署,摘掉“傳統車企”的帽子。作為一家憑借有色金屬產業發展起來的民營企業,正威國際集團正借助企業發展過程中積累的科技優勢向智能手機、大健康等產業布局。
在貿易戰的制約下,大多數民企還是面臨著如何“活下來”的問題。要生存,就要根據國際貿易行情,根據自身條件,該轉型的轉型,該瘦身的瘦身,該攻關的攻關,特別是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這個動蕩的年代,企業更要堅守節操,苦練內功,掌握一種絕活。福耀玻璃專注“只做一片玻璃”,以實力贏得賓利、奔馳等世界頂級汽車品牌的青睞,汽車玻璃占據國內市場近七成、全球市場近兩成。三一集團的主業則是以“工程機械”為主體的裝備制造業,主導產品為混凝土機械、筑路機械、挖掘機械、樁工機械、起重機械、港口機械、風電設備等全系列產品,其中混凝土機械、挖掘機械、樁工機械、履帶起重機械、港口機械為中國第一品牌,混凝土泵車全面取代進口,且連續多年產銷量居全球第一;挖掘機械一舉打破外資品牌長期壟斷的格局,實現中國市場占有率第一位。
越是處于市場困境,越是要挺住,不能消極等待云開日出,要進行積極的防御,堅守陣地。用紅豆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周海江的話說,“民企發展要圍繞市場強化創新”,“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F在我們許多關鍵技術還受制于人,被人家卡著脖子。中國企業到了該扎扎實實在科技創新上下功夫的時候了。”而面對挑戰,信心比資金、技術更重要。在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國家近期一系列經濟、財稅、金融政策信號和工作部署清晰、有力,增添了民營企業戰勝困難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