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多維政績考核、沖突任務與“為官不為”

2018-11-01 02:32:06佟健宋小寧
當代經濟科學 2018年4期

佟健 宋小寧

摘要:針對地方政府官員在施政過程中不作為的現象,基于官員治理制度變革的視角,利用多任務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官員在多維政績考核背景下“為官不為”的激勵機制。研究發現: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對地方政府官員實施多維度政績考核,地方政府官員由過去只追求GDP到要負責完成中央政府分配的多項任務。當前,地方政府官員既要完成實施供給側改革的經濟任務,也要完成提供地方公共產品的民生任務和保證地方社會安定的政治任務,而這些任務目標是相互沖突的。在多元化政績考核體制下,地方政府官員為了規避政治晉升風險,在改革中會表現為不作為。解決地方政府官員不作為的政策措施不能僅集中在強化政績考核上,而應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理順中央和地方權責關系,在權責對等的體制下,任務的沖突程度下降,政績考核將更公平也更準確,有利于對地方政府官員的監督與激勵。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晉升激勵;供給側改革;為官不為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848-2018(04)-0084-07

一、問題的提出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目標,改革目標的實現要求各級黨政官員發揮領導干部帶頭作用,在工作中積極進取、勇于擔當。但是,現實中的政府官員并沒有表現出應有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一些地方干部出現了消極等待、懶政、怠政的現象,一些關于省部級領導干部違法違紀的報道中多次提到這些領導干部存在嚴重的“懶政”現象,“為官不為”已成了政府施政過程中一個突出問題并且引起了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中指出,“當前干部隊伍中存在一個突出問題是部分干部思想困惑增多、積極性不高,存在一定程度的“為官不為”。李克強總理也多次對政府官員的“為官不為”提出批評,其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出,“尸位素餐、無所作為是典型的吏治腐敗”?!盀楣俨粸椤爆F象已經嚴重地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和聲譽,妨礙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順利推進,使得國家全面深化改革事業停滯不前。當前,我們應該盡快找到為官不為的原因,提出有效治理的政策措施。

官員治理是政府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家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具有重要作用。在政府組織中,政府官員是國家政策執行者,是全體社會成員的代理人。根據委托代理理論,因信息的不對稱及與委托人目標的不一致,作為理性經濟人的政府官員存在道德風險問題[1]。解決政府官員機會主義行為的方法,是設計激勵制度使其行為選擇與委托人的利益相一致。中國政府官員治理制度是政績考核基礎上的政治晉升制度,《黨政領導干部考核工作暫行規定》指出,“為了加強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管理與監督、激勵與約束,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政治業務素質和履行職責的情況進行考察、核實、評價,并以此作為加強對領導班子的管理和領導干部任用、獎懲等的依據?!备母镩_放以后,當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方面,地方官員的考核選拔的標準由單純的政治指標變成經濟績效指標,促進地方GDP增長成為政治官員晉升關鍵?;贕DP增長率的官員晉升制度為官員提供了強的激勵,但是也造成了官員行為的扭曲。官員在工作中熱衷于政績工程和形象工程,如:過度關注經濟發展指標,一切工作以GDP為中心;大搞城市建設,鋪張浪費。而一些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但解決起來難見成效的事情往往不被官員重視,如:經濟增長方式長期得不到轉變,能源過度消耗和環境遭到巨大破壞,收入分配不平衡,教育和醫療改革滯后等。針對官員“唯GDP論”的錯誤政績觀,黨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強調第一要務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為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黨中央印發了《關于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強調對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考核要看全面工作,不能僅僅把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長率作為考核評價政績的主要指標,要把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社會和諧進步、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建設等作為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強化約束性指標考核,加大資源消耗、環境保護、消化產能過剩、安全生產等指標的權重。更加重視科技創新、教育文化、勞動就業、居民收入、社會保障、人民健康狀況的考核。政府官員政績考核制度的變革,也造成了其行為的變化。科學的發展觀將政府官員的政績考核指標由一維的經濟指標轉變成了多維的政治、經濟和民生等指標,政府官員的工作重點也由只關心經濟增長轉變為要完成多項任務,政府官員在從事多任務時,因任務之間關系不同,其在不同任務上的努力分配是不同的。因此,理解地方政府官員在多維政績考核下行為選擇,對于我們治理政府官員“為官不為”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從官員治理制度變革的視角,利用多任務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在供給側改革中政府官員不作為的激勵機制,提出了解決官員不作為不能僅集中在對官員壓擔子,強化考核上,而是應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財稅體制改革和社會保障體制改革,解決政府官員面臨的體制性障礙。本文的結構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介紹了中國政府官員治理的研究文獻。第三部分分析了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政府官員面臨的沖突任務。第四部分基于多任務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官員不作為的激勵機制。第五部分給出結論并且提出治理官員不作為的政策措施。

二、相關文獻

在理論界,國內關于政府官員治理的研究文獻,主要集中在地方官員“晉升錦標賽”模式的研究。針對中國高速增長之謎,一些經濟學家從地方政府官員激勵的視角,提出了中國地方官員“晉升錦標賽”理論。該理論認為,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地方官員之間圍繞GDP增長而進行的晉升錦標賽模式是理解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地方政府官員除了關心地方的財政收入之外,也關心其在官場升遷的機遇,地方政府官員在政治晉升激勵作用下,將努力促進本地區的經濟增長[2]。相關的經驗研究為地方官員“晉升錦標賽”理論提供了重要證據支持。Li等[3]、周黎安等[4]研究發現省級官員的升遷概率與省區GDP的增長率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張軍等[5]從經驗上證實,官員的任期限制和異地交流制度總體上對經濟增長有相當正面的推動作用。王賢彬等[6]從省長、省委書記來源、去向、任期等維度系統地考察了地方官員治理對地方經濟增長的影響,他們發現在控制了省區經濟變量和省長、省委書記的自身特征后,不同類型的地方官員經濟增長績效顯著不同,官員在經濟績效上存在顯著的異質性。羅黨論等[7]研究發現官員在任期內的相對經濟增速與其晉升顯著正相關,具有經濟效率提升的經濟增長與晉升關系更強。楊繼東等[8]研究發現市委書記在任時間越長,保增長壓力將促使其出讓更多的工業用地。

“晉升錦標賽”理論為我們理解政府官員的行為激勵與地方經濟增長的關系提供了很好的視角,中國政府自上而下的權力關系模式與地方政府官員追求政治晉升的個人動機相結合,保證了中央政府政策目標的實現。只要中央政府目標是一維的且可以度量,政治晉升錦標賽就可以發揮作用。但是,當中央政府目標變成多維并且目標之間存在沖突關系時,地方政府官員的行為將會發生改變。中央政府在觀察到地方政府官員“唯GDP論”帶來的危害后,提出了科學的發展觀,中央政府政績考核開始多元化,在新的官員治理制度下,官員行為會發生什么改變?當前,我們發現地方政府官員“為官不為”已經成了突出問題,并且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關注。為什么地方政府官員不作為過去不嚴重而當前表現得比較突出?根據“晉升錦標賽”理論,地方政府官員的“為官不為”會降低其政治晉升的可能性,不作為應是官員的非理性行為,“晉升錦標賽”理論無法解釋政府官員不作為。盡管大量經驗研究已經證明了官員晉升與地方經濟發展存在顯著的關系,但是,現有的經驗研究的樣本都是科學發展觀提出之前的數據,即在過去,地方政府官員在晉升激勵下,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方面發揮過積極作用,但是,實施科學發展觀之后,地方政府官員卻出現了“懶政”現象,這需要新的理論解釋。

陳釗等[9]在晉升錦標賽框架下比較了“為增長而競爭”與“為和諧而競爭”兩種地方政府官員治理模式,他們發現在經濟發展早期,居民對公共品偏好不強,“為增長而競爭”更能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而外界條件變化,民意表達更完善時,“為和諧而競爭”將是最優的治理模式。他們的研究對我們理解科學發展觀提出的背景,及地方官員治理模式變遷的條件具有重要意義。他們在模型中討論了“為和諧而競爭模式”中對官員考核指標的多元化及度量問題,但沒有涉及考核指標之間沖突時,官員的行為方式。唐睿等[10]在經驗上發現地方政府行為受激勵結構、當地社會經濟條件、中央對地方控制、中央與地方互動關系等因素影響,地方政府行為隨著條件變化,由一元的“GDP”競爭轉變為社會公平與經濟發展為目標的二元競爭模式。在他們的研究中,他們也沒有討論地方政府行為是否受其完成任務性質的影響。

目前,對地方政府官員不作為的研究文獻比較少。燕繼榮[11]認為官員不作為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態度問題,當既定立場和利益與中央政策取向不一致時,官員執行政策不積極,從而在行動上表現為消極觀望、有選擇性執行或強烈抵觸;二是認識問題,對于全面深化改革、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等新問題認識不到位,導致行動上不主動,遇到困難信心不足,不敢擔當;三是能力問題,由于缺乏應對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和辦法,擔心因處理不當而擔責,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表現在行動上縮手縮腳,敷衍了事。從當下中國的現實情況看,官員消極觀望式的“不作為”可能與對未來政治信心不足、反腐敗高壓之下官員對未來預期不明、政策轉型需要適應期等要素有關。倪星等[12]從政治學的視角將政府官員避責行為看作政府官員對變化的政治經濟環境的反應。他們認為,從宏觀層面上,避責行為根源是風險社會中不確定與政府責任無限擴展之間的矛盾。從中觀層面上,避險行為根源是信息技術的傳播激化效益與政府官員有限注意力之間的矛盾。在微觀層面上,避險行為根源是個體的消極偏向與信任危機之間矛盾。他們在理論上,假設了政府官員是理性的風險規避的經濟人,并且應用了行為經濟學的理論,推出了面對風險時,官員的行為選擇是避責。在經濟理論中,風險只是影響經濟人選擇的外在因素,同時,經濟人在行為選擇時,也要對制度約束產生的成本收益進行計算,因此,即使在無風險的情況下,經濟人在制度激勵下也會存在避責行為。文宏等[13]利用社會學中的嵌入理論在經驗上檢驗了影響官員不作為的因素,他們發現在權力制衡結構和權力監督體制中的權責不清和缺乏監督,帶來了權力運行機制中規范機制缺失,從而造成官員不作為。而具有內控型人格特質、較強公共服務動機、較高職業能力的官員傾向于有所為,從而彌補了制度缺陷造成的不良后果。

現有的研究文獻從官員的個人原因、外部環境變化、制度缺陷等方面對官員不作為行為進行了解釋,為我們理解并治理“為官不為”提供了借鑒。作為理性經濟人的政府官員,政治晉升仍然是其職業首要目標,中央政府要實現自己的政策目標,必然會通過政治晉升來控制地方政府官員,因此,理解政府官員的不作為需要研究科學發展觀貫徹實施之后,在政治晉升激勵下,當中央政府考核指標多元化時,官員的行為選擇。

三、供給側改革下政府官員面臨的沖突任務

官員政績考核的多元化對于領導干部樹立正確政績觀,自覺實踐科學發展觀會產生積極的影響,但是也產生了新的問題。在多元政績考核體制下,政府官員由過去的只關注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轉變為既要促進經濟增長,還要重視能源消耗、環境保護、社會穩定、人民生活,政府官員工作重點從單純發展經濟轉變到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上,官員完成的是合成任務,而不是單一任務。按照從事工作的性質,有些任務是互補的,如經濟增長和人民生活改善,有些任務是沖突的,如短期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的矛盾,建設工業園區與保護耕地之間的矛盾等。當前,中央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希望通過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但是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地方政府官員不積極,不作為的情況,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與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政府官員面臨的沖突任務有根本性關系。

(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地方政府財政收支平衡的矛盾

地方政府是地方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地方政府需要對交通、通訊、住宅、教育、醫院和污水處理系統等地方性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進行投資,以滿足當地居民對公共產品的需求。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狀況將決定地方政府提供公共產品的數量和質量。中國現行的財稅體制造成了地方財政收入困難和地方公共產品供給不足。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來,中央與地方之間的財權和事權進行了重新調整,地方政府獲得了40%的財權,但是卻承擔了70%的事權。財權與事權的嚴重不對等造成地方財政收支不平衡。雖然中央政府不斷增加對地方轉移支付的力度,但是地方財政仍然是入不敷出。地方政府為了解決財政支出不足開始依賴土地財政。但是,隨著房地產市場的“去庫存”,依靠出賣土地緩解地方財政不足的方法難以為繼。地方政府開始通過地方融資平臺舉借債務,來滿足地方財政支出需求。據財政部統計,截至2015年末,我國地方政府債務16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率為89.2%,其中有4個省的債務率超過了100%的警戒線。地方政府債務雖然總體上處于安全可控的范圍內,但是存在著發生局部金融風險可能。近期,國務院印發《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應急處置預案》,對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應急處置做出部署和安排。地方政府通過舉債來維持財政支出的模式也受到了嚴格限制。

在地方財力明顯不足的情況下,實施實體經濟“去產能”的供給側改革將進一步地加重地方財政困難,降低了地方政府提供地方公共產品的能力。在企業調整過剩產能和安置職工就業的過程中,地方政府收入的減少和福利性開支的增加,會導致地方財政壓力的上升。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中國經濟處于增長速度換檔、結構調整、前期刺激政策消化“三重疊加”的歷史時期,地方財政收入增長明顯放緩。地方財政既要用于推動供給側改革,又要承擔地方經濟發展和公共產品的供給,地方財政將承受巨大壓力。

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要強化“去產能”績效考核,對化解淘汰過剩落后產能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和企業給予表揚,對工作不力的強化督促督查,“去產能”已經成為地方政府考核指標。同時,《關于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規定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是地方政府考核評價的重要指標。《國務院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把政府性債務作為一個硬指標納入政績考核,地方政府要對本地區政府性債務負責任。在多元化政績考核體制下,穩增長、去產能、政府債務、惠民生都成為官員績效考核的指標,在這些考核指標中,去產能和穩增長是矛盾的,去產能與政府債務是矛盾的,去產能與惠民生是矛盾的。在穩增長、增加政府稅收和惠民生的壓力下,地方政府去產能動力不足。這時,強化多元政績考核,實行官員問責制,只能造成官員壓力增加和行為扭曲,哪個考核指標權重大,工作重心就向哪個任務傾斜,最終將造成顧此失彼。

(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地方就業和社會穩定的矛盾

就業是關系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的大事。目前,我國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從供給看,“十三五”期末,16歲至59歲勞動年齡人口仍將保持在9億人左右。“十三五”時期年均需在城鎮就業的新成長勞動力在1500萬人以上,加上近千萬的城鎮登記失業人員,需在城鎮就業的勞動力年均約2500萬人。從需求看,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外需疲軟、內需不足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困難,勞動力需求減少。在供給不減、需求下降情況下,我國勞動力總量壓力依然很大[14]。另外,我國勞動力市場結構性矛盾突出,勞動力的需求和供給不匹配。招工難和就業難并存。一方面,企業用人需求降低,一部分缺乏技能的下崗勞動者面臨著再就業困難;另一方面,企業提質增效需要更多的創新性人才,對高技能人才和專業技術人員的需求更強烈。國家高度重視就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在《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中,首次將就業創業工作納入政績考核?!兑庖姟访鞔_規定對在就業創業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表彰獎勵。對不履行促進就業職責,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負責人及具體責任人實行問責。在政績考核制度下,官員對促進地方就業,維護地方穩定將承擔更大責任。

去產能,最棘手的難題就是職工安置。化解產能過剩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隨著失業。我國產能過剩產業大多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就業人數眾多。供給側改革中預計將產生近1000萬的勞動力轉移,對地方就業和社會穩定將造成巨大壓力[15]。地方政府官員面臨著去產能與促進地方就業的矛盾。在去產能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不能再通過增加投資老方法來促進地方就業。在經濟增長放緩,經濟結構調整仍然沒有完成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在促進地方就業方面將面臨巨大挑戰。另一方面,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仍然不完善,國有企業職工歷史陳欠的養老保險仍然沒有補齊,中央財政每年提供的3000多億補助,還不能對下崗和退休的職工提供可靠保障。地方負責的社會保障仍然是虧空的。面對去產能和促就業的雙重政績考核,地方政府官員既沒有經濟手段也沒有保障手段來解決去產能產生的失業問題,其將沒有激勵去執行供給側改革。

四、沖突任務下委托代理模型

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官員負責相互沖突的任務,其面臨著兩難選擇,在一個任務上的努力必然導致相沖突任務績效變差[16]。在多元化政績考核體制下,政府官員為了規避政治晉升風險,在行動上,官員會表現為消極觀望,對政策執行不積極。我們利用多任務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在政績考核體制下,地方政府官員在面臨沖突任務時的行動選擇,以及上級政府在解決沖突任務下地方政府官員激勵問題的制度設計。

利用(7)和(8)式,我們可以考察在最優的線性激勵合約中,激勵強度如何隨著任務沖突程度而變化。當兩個任務完全沖突時,即a=b,最優的合同要求中央實行弱激勵,即s1=s2=0,這就證明了當地方政府官員從事沖突任務時,解決地方政府官員不作為的政策措施不能僅集中在對官員壓擔子,強化政績考核上,而應該弱化對地方政府官員的激勵。

根據以上的模型分析結論,我們可以對地方政府官員不作為提出一個理論上的解釋。當政績考核指標由單一GDP考核為主轉變為綜合考核指標后,一方面,GDP權重指標大大下降,通常低于50%,且更加注重經濟增長質量,而地方官員的任期通常低于5年,短期內提升經濟增長質量的難度要大于經濟增長數量,因此官員提升經濟增長質量的努力程度會下降,這是“為官不為”的一個原因;另一方面,約束性指標,如能耗、環保、安全生產等指標權重增加,這些指標是需要長期的努力才能夠實現,但地方官員的任期很短,完成這些約束性指標的努力程度也不會太高。在綜合政績考核體制下,穩增長、去產能、政府債務、惠民生都成為官員績效考核的指標,在這些考核指標中,去產能、去杠桿和穩增長、惠民生存在一定沖突性。在穩增長、增加政府稅收和惠民生的壓力下,基層地方政府實施供給側改革動力不足,擔心造成顧此失彼。解決地方政府官員不作為的政策措施,應該從政府職責調整入手,將沖突嚴重的任務職責賦予高層級政府,以此來解決地方官員承擔任務的沖突程度,這意味著需要從頂層設計上重新考慮中央、省、市、縣四級政府間的職責分配,將沖突嚴重的一類任務由中央和省級政府承擔,更多采取條塊結合的行政管理方式,盡量降低基層政府承擔職責的沖突性。

五、結論與政策建議

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完善干部考核評價制度,改革和完善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糾正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偏向,要按照好干部的標準,根據干部的德才素質、工作需要、群眾公認等情況綜合評價干部。多元化政績考核制度對于扭轉官員一切以“GDP”為中心的政績觀具有重要意義。但是,政績考核指標之間的沖突以及體制不完善導致官員行為激勵扭曲。本文研究發現,地方政府官員作為上級政府的代理人負責完成上級政府分配的多個任務,既要完成實施供給側改革的經濟任務,也要完成提供地方公共產品的民生任務和保證地方社會安定的政治任務,而這些任務目標是相互沖突的。供給側改革過程中的“去產能”、“去杠桿”會導致地方稅收收入下降及企業破產、裁員,地方稅收收入下降降低了地方政府提供公共產品能力,阻礙了民生任務的完成。企業裁員導致官員就業指標無法完成,還可能引發社會不安定。地方政府官員為了規避政治晉升風險,在改革中會表現為不作為。

目前,解決官員不作為的治理策略集中在對官員壓擔子,強化考核上,這些措施基本上都屬于強制類型的,如貴州黔西南的不作為官員“召回”制度、浙江等地的責任清單制度、杭州市的績效管理條例,以及其他各地以問責制為核心的舉措。這些“強硬”的舉措確實會給官員帶來壓力,使其在工作中更加努力。但是,在體制性障礙沒有消除之前,官員可能對政績考核的結果不認同,反而會因沒有得到公正的評價而影響工作的積極性。在政績考核基礎上,解決官員不作為應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財稅體制改革和社會保障體制改革。通過財稅體制改革,培育地方主體稅種,增強地方自主發展力量;健全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保持現有中央和地方財力格局總體穩定,逐步理順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使中央與地方各安其位、各負其責、上下協同,促進政府治理整體效能的最大化。通過社會保障體制改革,逐步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全國統籌和其他社會保險基金省級統籌,在維持中央與地方財政收入分配格局不變情況下,中央承擔更多的支出責任,以緩解地方財力不足。通過注入國有資本來降低社保繳費率,降低企業社會負擔,有利于企業改善經營績效,吸收更多社會就業[17]。通過深化改革,逐步解決中央地方財政失衡關系,確保地方財政能夠正常運轉,有利于去產能改革的順利進行。在權責對等的體制下,政績考核將更公平也更準確,有利于對政府官員的監督與激勵。

參考文獻:

[1] Tirole J. The internal organization of government [J]. Oxford Economic Paper, 1994, 46: 129.

[2] 周黎安. 中國地方官員的晉升錦標賽模式研究 [J]. 經濟研究, 2007(7): 3650.

[3] Li Hongbin, Zhou Lian. Political turnover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the incentive role of personnel control in China [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5, 89: 17431762.

[4] [ZK(]周黎安, 李宏彬, 陳燁. [CM(12*2]相對績效考核: 關于中國地[CM)][LL]方官員晉升的一項經驗研究 [J]. 經濟學報, 2005(1): 8396.

[5] 張軍, 高遠. 改革以來中國的官員任期、異地交流與經濟增長: 來自省級經驗的證據 [J]. 經濟研究, 2007(11): 91103.

[6] 王賢彬, 徐現祥. 地方官員來源、去向、任期與經濟增長——來自中國省長省委書記的證據 [J]. 管理世界, 2008(3): 1626.

[7] 羅黨論, 佘國滿, 陳杰. 經濟增長業績與地方官員晉升的關聯性再審視——新理論和基于地級市數據的新證據 [J]. 經濟學季刊, 2015(3): 11451172.

[8] 楊繼東, 楊其靜. 保增長壓力、刺激計劃與工業用地出讓 [J]. 經濟研究, 2016(1): 99113.

[9] 陳釗, 徐彤. 走向“為和諧而競爭”: 晉升錦標賽下的中央和地方治理模式變遷 [J]. 世界經濟, 2011(9): 318.

[10] 唐睿, 劉紅芹. 從GDP錦標賽到二元競爭: 中國地方政府行為變遷的邏輯——基于1998—2006年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 [J]. 公共管理學報, 2012(1): 916.

[11] 燕繼榮. 官員不作為的深層原因分析 [J]. 人民論壇, 2015(5): 2225.

[12] 倪星, 王銳. 從邀功到避責: 基層政府官員行為變化研究 [J]. 政治學研究, 2017(2): 4251.

[13] 文宏, 張書. 官員“為官不為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基于A省垂直系統的數據 [J]. 中國行政管理, 2017(10): 100107.

[14]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總量壓力仍需破解——當前全國就業狀況綜述[EB/OL]. (20160822)[20171022]. http: ∥www.xinhuanet.com/fortune/201608/22/c_1119433087.htm

[15] 民革中央. 關于多措并舉, 做好去產能過程中人員安置工作的提案 [R]. 民革中央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提案, 2016.

[16] Holmstrom B, Milgrom P. Multitask principalagent analysis: incentive contracts, asset ownership, and job design [J].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1991, 7: 2451.

[17]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 新一輪改革的戰略和路徑 [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3.

責任編輯: 鄭雅妮 責任校對: 李斌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免费观看av大片的网站| 99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男女XX00免费观看| 欧美日本中文|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成年人久久黄色网站|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19国产精品麻豆免费观看| 91热爆在线| 四虎成人免费毛片|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综合第一页|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色婷婷综合在线| 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 精品撒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青草线综合超碰| 亚洲狼网站狼狼鲁亚洲下载|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日韩性网站| 色天堂无毒不卡| 成人在线综合|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观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欧美色99| 亚洲人成网址| 欧美啪啪一区| 99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色综合国产|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综合试看|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免费一本在线观看 | 日韩久草视频|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国产av剧情无码精品色午夜|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性色在线视频精品| 亚洲青涩在线| 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国产AV毛片|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色婷婷综合在线| 高清视频一区| 手机在线免费不卡一区二| 草草影院国产第一页| 无码免费视频| 欧美色视频日本| 国产一区二区色淫影院| 欧美精品1区2区|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app| 久久精品娱乐亚洲领先| 最新午夜男女福利片视频| 黑色丝袜高跟国产在线91|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色综合天天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在线看| 老熟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天堂色色人体|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黑人在线| 999在线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欧美成人免费|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91麻豆国产视频| 久久6免费视频| 性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