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七天路過
穩定并非代表著安于現狀,停滯不前。它不是一種狀態,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畢業那年,你不知道選什么工作,父母說:“考公務員吧,起碼是個鐵飯碗啊!多穩定。”于是你想了兩天,就回家準備考試了。
畢業一年,你不知道該找什么樣的人結婚,七大姑八大姨介紹了一個在國企當職員的,有房但要還月供,工資不高,話題很少,家人說:“錢多不多無所謂,穩定就好啊!”于是你想了想,就嫁過去了。
畢業三年,孩子剛出生不久,不愛喝母乳,進口奶粉貴得離譜,你盤算著每月的工資已經入不敷出,化妝品好久沒買了,跟老公商量賺點外快,他沒有說話,夜晚把娃哄睡躺在床上。
你突然想起了23歲那年,自己的夢想是成為像三毛那樣的姑娘,萬水千山走遍,瀟灑自由看人間。
你輕輕放下夢想,走進煙火家常,你盼望著歲月靜好,你循規蹈矩,安穩度日,卻被歲月的無底洞逼迫。
你雙手空空,不想被生活這個爛泥沼打敗。你原以為家人可以依靠,愛人可以仰仗,可是拍拍口袋,看看存款,你需要的并不是幾句體己話,而是實實在在的錢。
這真的是你想要的穩定嗎?
“這樣穩定的生活,除了穩定的窮著,一無是處。同事都是臨近退休的大媽,早已不問風月;日子枯燥得除了上班下班,就是帶娃追劇。也不是忘記夢想了,只是安逸慣了,撿不起來了。你要好好加油,能走多遠走多遠。”
假期回家約在咖啡館,談起現在的穩定生活,女友蘇苦笑著說。
畢業那年,我北上漂泊,她滬漂一年后選擇回到家鄉。我們互相叮囑不管在哪里,都要活出我們自己想要的生活。
每每在大城市感到迷茫艱辛的時候,我打開她的朋友圈,安逸悠閑的氣息撲面而來。她到點下班的時候,我還在公司加班做項目;她周末去喝下午茶的時候,我在咖啡館兼職寫稿子。
也不是沒有羨慕過那種穩妥的生活,只是害怕在逼仄的小城市里喪失了斗志,一不小心就成了井底之蛙,守著自己的一隅之地沾沾自喜。
我看著對面的她,雖然面容姣好,一副與世無爭的松弛,但眼神里有了看透一切的疏離感,想來是被氣定神閑的環境浸潤已久,“那你還有什么特別想做的嗎?你的夢想呢?”
“夢想是什么?戒了。”她笑著說,然后拿出鏡子補了補妝。
“快到下班點了,我回單位露個臉。在這邊上班好處也有,沒壓力,沒KPI,到點發工資,上班時間出來也沒人管。”
我局促地應和著說:“是啊,這種生活挺不錯的。”
她又笑了笑:“能怎么辦呢?反正跟婚姻一樣,都是圍城,都是牢籠。進來容易,出去難得很。”
“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像朵永遠不凋零的花。”我仍記得她在我面前嬌俏自信地談起自己的文學夢,輕輕哼著這首張艾嘉的歌。
走之前我看到她背的包,邊角處早已有了磨痕。
以前的蘇是決不允許自己這么不精致的。她是當年住8平方米的出租屋,都會整理得一塵不染的人,深夜的時候看書寫字,跟我聊詩和遠方。
生活的妥協比你想象中容易得多。只要不計較日子的質量就好,只要放下曾經的執著就好。
戒掉夢想很容易,可是匍匐在歲月里,萬一哪一天有了變故,你是否還有赤手空拳,重新打拼的勇氣呢?
有個女友做了2年的新媒體編輯,數次深夜電話連環call,哭訴領導對自己時間的剝削,以及對KPI而非內容的過分看重。我悉心開導:“如果做得不滿意,可以嘗試跳槽啊!”
女友哭過,揉一揉紅腫的眼睛,“可我根本沒存款啊,我萬一辭職找不到工作怎么辦。其實我覺得現在還算穩定,雖然領導那邊壓力大,工資也不算高,不過總比換來換去強吧!”
幾次三番下來,我放棄了理智開導。
若是心有余力,自然會向著想要的目標一往無前。奈何錢包干癟,還未邁出一步,就想到了后面無數步的恐懼。
你口中的穩定,窮且慫。
穩定是不是意味著清湯寡水的生活和毫無斗志的日常?
穩定是不是就必須把野心一把推開,給自己冠之以“歲月靜好”的頭銜?
這俗世意義中的穩定,似乎在告訴大家對現在擁有的一切感恩戴德,對不加班的生活歌功頌德。
好像穩定的人不配有夢想,“穩定”不背這個鍋!
穩定不是與激情背道而馳,更不是生活捉襟見肘的遮羞布。穩定同樣可以活色生香,找到自己的喜愛與專長。
我希望你選擇穩定,并非無路可退,而是知曉路在前方。
跟開公眾號的好友小玉聊天,她每年看書的書單都是150多本,每周固定給幾家優質平臺供稿。除此之外,她還會每天抽出一個小時練習英語聽力。
聊天中她對我說:“狀態穩定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減少很多無謂的內耗。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過多被自己的情緒起伏,以及日復一日瑣碎的選擇和判斷困宥,那么用于外在工作和產出的能量就會減少。”
我好奇地問她:“不會覺得這種生活過于枯燥嗎?”
她特別淡定地在回復我:“可能對我們這類人來說,追求內心的享受比什么都重要吧!”
工作5年,她早已買房買車,今年的固定存款已經超過6位數,每年至少2次國外旅行。
事業與寫作也是如火如荼,一年內新書她出了2本,手中的項目順利完成,領導給加了一次薪。用她的話說,加薪永遠超過她的預期。
小玉選擇的是穩定的輸入和輸出,是向著自己的目標有節奏地前行,是風雨無阻,不改初心。
她的穩定,有錢且豐富。
穩定并非代表著安于現狀,停滯不前。它不是一種狀態,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生活有時候由不得你偷懶,不知道哪天就釜底抽薪,被命運推到風口浪尖,成了那個不突圍就衰敗的人。
嫁入豪門的著名演員劉濤,碰上丈夫事業衰敗,還不是從家中一躍而起,力挽狂瀾,搖身一變成了熒屏中的女王,老公頻頻在微博中表達感激之情。
也不是說一定要你變身成熱血青年,像大城市的年輕人一樣披星戴月地逐夢。
生活的價值不以城市的大小區分,更沒有工作的高低之分,只是如何在這看似穩妥的生活中,增強抗風險能力,不沉溺于眼前這點溫潤的小日子,給自己的底氣填籌加碼,是每時每刻都不能懈怠的事。
與其安穩地享受,不如穩定地向前向前再向前。
別打著“穩定”的旗號,悄悄埋葬你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