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嵐

要升級內存,首先得知道對自己來說到底多少內存才夠用。那么我們就先來看一看不同的應用到底需要多少內存吧。
為了不受處理器性能的影響,小編選擇了酷睿i7 6700K+Z170這樣的平臺做測試對比,其中4GB升級為8GB內存是組成雙通道。而8GB升級到16GB則都是雙通道架構,比較符合DDR3平臺升級的實際情況,如果從8GB升級16GB也是單通道升級至雙通道的話,性能提升會更大一些。
先說日常辦公吧,首先打開電腦,在不進行任何操作的情況下,Windows 10系統本身和各種隨系統啟動的軟件,就占用了2.3GB的內存(圖1)。
在辦公狀態下需要多大內存呢?我們把瀏覽器開滿標簽,打開6個QQ窗口、近百MB的圖片和Word文件,這些程序窗口已經鋪滿了桌面,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一個很忙碌的工作日場景了。此時再打開任務管理器,可以看到內存使用量為5.5GB左右(圖2)。


如果做點內容創作,使用一些高端應用程序呢?比如視頻、建模、開發、模擬等。在用Adobe Premier CC處理17分鐘的視頻片段時,4GB內存需要415秒,8GB內存需要300秒,16GB內存需要290秒,顯然4GB內存完全不夠用。基于SPECwpc的創作軟件測試項目也類似(圖3),從4GB提升到8GB,測試成績提升非常明顯,不過8GB升級到16GB,帶來的成績提升要小得多,只有Lammps一款軟件達到了10%。

在玩游戲的時候,除了顯存之外,還有很多數據被放在內存中,而且顯存越少,對內存的需求就越大。以《使命召喚: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例,使用6GB顯存或3GB顯存的顯卡時,分別需要10.4GB(圖4)和12.1GB(圖5)內存。
在游戲運行速度上,以《使命召喚:第二次世界大戰》、《守望先鋒》、《蝙蝠俠:阿卡姆騎士》為例,全部使用GTX 1060 6GB顯卡。可以看到不同內存容量下的幀速(圖6),越新的游戲對內存容量越敏感,較新的游戲大作從4GB升級到8GB內存可獲得很明顯的性能提升,從8GB升級到16GB的性能差距并不是很明顯,而較老的游戲則用4GB內存就運行得很好,升級到8GB變化不大。




需要注意的是,游戲的內存需求會更多地表現在最低幀速方面,這是因為顯存、內存都不足的時候,會將數據暫時放置在硬盤上,這些數據的讀取速度與顯存、內存的速度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一旦需要使用,會明顯拖慢顯卡速度,造成幀速大幅降低。仍然以《使命召喚: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例,可以看到在內存不足的時候,其最低幀速下降非常明顯(圖7)。
從測試看,在目前的日常辦公、內容創作和游戲應用中,8GB容量都是比較好的選擇。不過游戲有些不同,它的使用體驗與最低幀速關系很大,而最低幀速又與顯存+內存容量有明顯關系,因此使用大容量內存,盡量讓容量完全滿足游戲的數據存儲需求還是必要的。
目前來看,以全高清分辨率和高畫質運行最新的3A游戲大作,總內存需求都在8GB~16GB之間,所以喜歡追最新高端游戲的玩家,最好使用16GB內存,這同時也是近期很多游戲大作的推薦配置需求。如果更喜歡小游戲或者懷舊游戲的話,其實8GB內存也基本夠用了。
要升級內存之前,還要做一些準備,特別是已經購機時間較長的用戶,可能說明書和當初的配置單早就不知扔到哪里去了。那就首先要重新了解一下自己的電腦平臺,才能安全有效地升級內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