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羅興宇
【摘 要】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實施替比夫定與拉米夫定治療的效果。方法:研究時間:2017年1月-2017年12月,研究對象:隨機選擇80例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隨機表法分為研究組(40例),對照組(40例),研究組:替比夫定治療,對照組:拉米夫定治療,觀察兩組HBV-DNA陰轉率、血清 HBeAg陰轉率、ALT復常率、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研究組HBV-DNA陰轉率(82.50%vs60.00%)、血清 HBeAg陰轉率、ALT復常率(90.00%vs67.50%)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7.50%vs25.00%)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實施替比夫定治療效果顯著,治療后可提高ALT復常率,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值得臨床應用借鑒。
【關鍵詞】 替比夫定;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率
【中圖分類號】R512.62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6-063-02
慢性乙型肝炎是進行乙肝病毒檢測后顯示為陽性的患者,病程較長或發病日期不明確但臨床檢查伴有慢性乙型肝炎臨床表現(乏力、畏食、惡心、腹脹、疼痛等)的患者[1]。其產生的原因較多,包括遺傳、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下降、繼發肝炎等,臨床上多進行抗病毒治療,本次隨機選擇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給予其替比夫定與拉米夫定,觀察其治療效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將其分為2組(研究組=40例,對照組=40例)。診斷:結合患者臨床癥狀(乏力、黃疸、肝區疼痛等)和血清HBVDNA檢測,結合《肝炎診療指南》中相關標準進行診斷[2]。納入: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的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診斷標準的患者。排除:其他病毒性肝炎患者,ALT<42.75μmol/L患者,半年內使用免疫抑制劑患者,合并其他疾病患者,妊娠期患者,哺乳期患者。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43-48歲,平均年齡:45.5±1.5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1.8±0.8年。研究組:21例,女:19例,年齡:42-49歲,平均年齡:46.5±2.5歲,病程:0.8-3.5年,平均病程:2.1±1.1年;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均無明顯差異,符合臨產研究標準。
1.2 方法
對照組:拉米夫定治療,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03618,生產企業:安徽貝克生物制藥有限公司,規格:0.1g/片,口服,1次/天,0.1g/次。
研究組:替比夫定治療,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70028,生產企業: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規格:0.6g/片,口服,1次/天,0.6g/次,兩組患者均治療1年。
1.3 檢驗指標
觀察兩組HBV-DNA(脫氧核糖核酸)陰轉率、血清 HBeAg(e抗原)陰轉率、ALT(谷丙轉氨酶)復常率、不良反應發生率(頭痛、腹瀉、肌酸激酶升高)[3]。
1.4 統計學方法
SPSS22.0分析,兩組患者計量資料用t、(x-±s)表示;計數資料用x2、%表示,臨床研究資料對比,P值區間在0.00-0.05之間,差異顯著,具有統計意義。
2 結果
2.1 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詳見表1。
3 討論
慢性乙型肝炎屬于臨床常見病,若不及時進行治療,病情逐漸發展,會出現肝硬化、肝癌的可能,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造成影響。
本次研究中,表1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顯示,實驗組出現頭痛1例,腹瀉1例,肌酸激酶升高1例,占比7.50%低于對照組,分析:替比夫定屬于核苷類藥物,是人工合成的多聚酶藥物,可以有效的對乙肝病毒進行復制,減輕肝組織的炎癥狀態,并對患者病情進行有效的控制,且其血清轉換率較高,治療后可以使患者病情得到持久的緩解,并對病情進行控制;其屬于一種強效、高耐藥的基因屏障,經口服后可明顯改善肝功能狀態,促進患者病情控制[4]。拉米夫定對病毒DNA鏈的合成和延長有競爭性抑制作用,但其在治療前2年有一定的效果,但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機體耐藥性便會增加,致使其治療效果降低[5]。
表2顯示,實驗組HBV-DNA陰轉率為82.50%、HBeAg陰轉率87.50%、ALT復常率為90.00%均高于對照組,分析:替比夫定通過腎小球濾過和腎小管被動擴散的方式經腎臟排泄,對機體損傷較小,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
綜合上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實施替比夫定治療效果顯著,治療后可提高ALT復常率,HBV-DNA陰轉率,HBeAg陰轉率,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值得臨床應用借鑒。
參考文獻
[1] 張文華.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長期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1):70-71.
[2] 劉小明,邱春艷,羅梅秀等.替比夫定與拉米夫定對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比較[J].抗感染藥學,2017,14(07):1369-1371.
[3] 葉昕,黃虹凱,曾愛云.替比夫定與拉米夫定對e抗原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效果[J].華夏醫學,2017,30(04):14-17.
[4] 魯效慧.替比夫定與拉米夫定長期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安全性評價[J].中醫臨床研究,2017,9(20):43-44.
[5] 王敏.替比夫定與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臨床效果對比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07):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