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震安
首先,需要對圖表所用到的原始數據進行處理。在原工作表中的A10位置輸入“¥數額”,A11位置輸入“=A1”,選中A11,向右拖動填充到G11,選中A11:G11,向下拖動填充到A16:G16,這樣就構造出了如圖1所示圖表所需要的第一個數據標簽。
要構造第二個數據標簽,在A18輸入“%所占比”,A19位置輸入“=A1”,選中A19,向右拖動填充到G19,向下填充到A 24,在B20處輸入“=TEXT(IFERROR(B2/B$6,0),"0.0%")”,向下、向右填充到B24:G24即可。
同理,在A 26輸入“%月變化”,A 27中輸入“=A1”,向右填充到G27,向下填充到A32,在C28輸入“=TEXT(IFERROR((C2-B2)/B2,0),"0.0%")”,向下、向右填充到B32:G32,可構造出第三個數據標簽(圖2)。

在Sheet2工作表中的A1:A4分別輸入“標簽”、“¥數額”、“%所占比”、“%月變化”,在B1:B4分別輸入“索引號”、“1”、“2”、“3”,這樣做是為了將A2:A4中的數據作為切換按鈕的標簽。
選中A1:B4,切換到“插入”選項卡,點擊“數據透視表”,在彈出窗口的“選擇放置數據透視表的位置”處選擇“現有工作”,點取F1;確定后,在右側數據透視表字段窗口將“標簽”、“索引號”字段拖放到行區間;分別點擊行窗口處“標簽”和“索引號”字段右側箭頭,選擇“字段設置”,在彈出窗口的“分類匯總和篩選”選項卡中,分類匯總處選擇“無”,在“布局和打印”選項卡中,布局處選擇“以表格形式顯示項目標簽”。右擊數據透視表中的“總計”,選擇“刪除總計”;選中插入的數據透視表,在“數據透視表工具→分析”選項卡中,點擊“插入切片器”,在彈出的窗口勾選“標簽”(圖3)。

在Sheet1工作表的B34中輸入“=Sheet 2!$ G $2”,這樣B2單元格就獲得了所選標簽的索引值了。在A35位置輸入“=A1”,選中A35,向右拖動填充到G35,向下填充到A40,在B36處輸入“=CHOOSE($B$34,B12,B20,B28)”,向下、向右填充到B40:G40。這樣,就可以根據切片器的選擇生成相應的數據標簽了(圖4)。
接下來,選中A1:G5,插入堆積柱形圖,添加數字標簽,選中圖表中“華北”所對應的數字標簽,右擊,選擇“設置數據標簽格式”,在右側設置數據標簽格式窗口的“標簽選項”選項卡中,勾選“單元格中的值”,選擇B39:G39單元格區域,不要勾選“值”。同理,選中圖表中“華南”所對應的數字標簽,將它的標簽設置為對應的B38:G38單元格區域,不要勾選“值”,其他的設置以此類推(圖5)。
切換到Sheet2工作表,右擊切片器,選擇“切片器設置”,在彈出的窗口去掉“顯示頁眉”前面的勾選。在“切片器工具→選項”選項卡中設置列為3,設置好按鈕及整個切片器的大小(圖6)。
選中切片器,剪切、粘貼到圖表所在工作表的空白處。這樣,動態的圖表標簽就制作完成了(圖7)。
最后,根據需要設置一下圖表的背景、標題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