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 要】
目的:分析討論安全護理應用在耳鼻咽喉科患者中的臨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中選擇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8例耳鼻咽喉科患者當作觀察對象,隨機的數字法將其分成研究組以及對照組,每組患者為49例,對照組選擇常規護理方法,而研究組選擇安全護理方法。結果:患者經過有效的治療及護理后,對2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以及護理風險發生率等護理效果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組的臨床護理滿意度以及護理風險發生率等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安全護理應用在耳鼻咽喉科患者中可獲得顯著的臨床療效,可有效提升護理滿意度,降低發生護理風險的概率,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值得在臨床中廣泛的關注與應用。
【關鍵詞】 耳鼻咽喉科;安全護理
【中圖分類號】R365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6-145-01
在臨床中,耳鼻咽喉科患者臨床護理過程中具有著較多的護理風險,因此,需要切實的加強安全護理。此外,患者在住院期間,提高護理安全作為護理工作人員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全體科室人員需要對患者護理安全擔當起一定的責任[1]。本研究中選擇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8例耳鼻咽喉科患者當作觀察對象,目的在于分析討論安全護理應用在耳鼻咽喉科患者中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中選擇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8例耳鼻咽喉科患者當作觀察對象,隨機的數字法將其分成研究組以及對照組,每組患者為49例。對照組中,男性為28例,女性為21例;患者年齡為20~78歲,平均年齡為(46.2±6.6)歲。研究組中,男性為26例,女性為23例,患者年齡為22~80歲,平均年齡為(46.5±6.4)歲。全部患者在性別及年齡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選擇常規護理方法,主要包含健康教育、入院護理及用藥護理等。而研究組選擇安全護理方法,主要包含:第一,完善規章制度。耳鼻咽喉科中涵蓋了較多的疾病,工作人員具有著任務繁瑣及工作量大等特點。因此,臨床中需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制度化管理,完善與健全相應制度。規范的制度能夠有效的對護理人員職責與權力進行明確,加強對于護理工作的認知程度。就不同患者而言,有針對性的制定護理風險護理措施。嚴格的對護理交接班制度進行執行,在交接時需詳細的將沒有完成的任務告知給接班人員[2]。第二,提高安全用藥知識。臨床中應定期的進行護理培訓,從而提升護理人員對于有關藥品知識的了解程度。臨床中常用藥物需要充分的對用藥注意事項、給藥途徑以及使用劑量等情況進行了解,嚴格的依照醫囑服藥。此外,醫院還應加強正確使用藥品的管理制度,保證藥物應用的科學性與合理性[3]。第三,提高護理人員安全意識。護理風險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若沒有及時的加強風險事故管理,則會提高發生醫療糾紛的概率。在臨床中,護理人員作為護理服務的執行人員,在預防護理事故方面具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定期的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技能以及專業知識培訓,同時進行安全教育座談會等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4]。
1.3 觀察指標
患者經過有效的治療及護理后,對2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以及護理風險發生率等護理效果進行統計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16.0軟件包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通過x±s對計量資料進行,選擇T進行組間檢驗比較;通過率對計數資料進行表示,選擇卡方進行計數資料檢驗,若P<0.05,則顯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患者經過有效的治療及護理后,對2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以及護理風險發生率等護理效果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組的臨床護理滿意度以及護理風險發生率等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相關研究證實,安全護理應用在耳鼻咽喉科患者中可獲得顯著的臨床療效,可有效提升護理滿意度,降低發生護理風險的概率,改善患者臨床癥狀[5]。
此次臨床研究的結果顯示:患者經過有效的治療及護理后,對2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以及護理風險發生率等護理效果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組的臨床護理滿意度以及護理風險發生率等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結語
綜上所述,安全護理應用在耳鼻咽喉科患者中可獲得顯著的臨床療效,可有效提升護理滿意度,降低發生護理風險的概率,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值得在臨床中廣泛的關注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范麗霞,王鑫,何曉紅,孫兆吉.耳鼻咽喉科臨床見習帶教的幾點體會[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5(07):56-58.
[2] 高曉紅.耳鼻咽喉科門診護理安全隱患分析與防范[A].中華護理學會2015全國五官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15,10(04):30-31.
[3] 林玲玲.耳鼻咽喉科研究生如何做好實習——我在耳鼻咽喉科的讀研體會[A].中華中醫藥學會耳鼻喉專業委員會山東中西醫結合學會耳鼻喉專業委員會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4,21(12):83-85.
[4] 李洵,張亞力,劉建華,劉大新.關于中醫耳鼻咽喉科教學內容的探討[A].2012年“中華中醫藥學會耳鼻喉科分會第18屆學術交流會暨世界中聯耳鼻喉口腔科專業委員會第4屆學術年會”中西醫結合耳鳴耳聾新進展學習班論文集[C].2012,12(03):105-107.
[5] 王士貞.中醫耳鼻咽喉科今后發展的思考[A].世界中聯耳鼻喉口腔專業委員會換屆大會及第三次學術年會暨中華中醫藥學會耳鼻喉科分會第十七次學術交流會暨廣東省中醫及中西醫結合學會耳鼻喉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11,8(2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