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飛
【摘 要】
目的:探討SBAR交班模式在急診危重患者中的應用。方法:選取2017年2-6月急診危重患者60名作為對照組;2017年7-11月急診危重患者60名作為觀察組。對照組實施常規的急診交班模式,觀察組實施SBAR交班模式,對比兩組護士臨床工作能力;危重患者和(或)家屬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護士臨床工作能力考核平均成績(76.17)明顯高于對照組(67.92);觀察組急診危重患者和(或)家屬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度(98.28%)明顯高于對照組(91.53%)。結論:SBAR交班模式不僅提高了患者滿意度、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交接班效率、護理質量,更保障了患者得到及時安全的治療,避免不良事件發生,促進良好的團隊合作,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 SBAR交班模式;急診危重患者
【中圖分類號】 R197.324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6-182-01
值班交接班制度是護理工作核心制度之一,交接班是護士傳遞患者信息,保證護理工作連續性的一個重要環節,對臨床護理工作質量起著舉足輕重地作用[1]。急診科是醫院危重患者最集中的地方,它的特點是患者病種復雜、病情變化快、突發事件多、流動性大、時間緊迫,由于這些特殊性和復雜性,護理人員交接班時信息量大,突發狀況多,患者周轉快,交接時對患者“九知道”容易出現交接內容漏項、信息傳遞不清、交班條理不清晰、重點不突出等情況。如果護士對患者的信息傳遞不準確,會直接影響護理質量及護理安全。
SBAR溝通方式早期被廣泛應用于核潛艇、航空業等各領域,保證在緊急情況下將信息準確傳遞[2],現將此溝通方式運用于急診危重患者交班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6月急診危重患者60名作為對照組;2017年7-11月急診危重患者60名作為觀察組。對照組實施常規的急診交班模式,觀察組實施SBAR交班模式,對比兩組護士臨床工作能力;危重患者和(或)家屬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度。對照組與觀察組選取病情種類、分級、年齡相似的患者;搶救室工作的護理團隊,具備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實施常規的急診交班模式,按照九知道方式匯報。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實施SBAR交班模式。
1.2.2.1 學習理論 組織科室護士學習SBAR相關知識,查閱相關文獻,借鑒已使用此方式的同行,了解其使用方式、方法和優勢,便于工作開展。
1.2.2.2 制定交班表 聯系科室工作特點,咨詢護理專家,詢問科室醫生最希望了解的內容,結合相關文獻制定出符合科室實際情況的SBAR交班模式交班表;S現狀:患者的床號、姓名、患者的主要問題,B背景:患者的主訴、問題的依據及分析,A評估:患者的異常反應、異常報告值、患者的心理狀態、對問題的評估、觀察要點,R意義:已采取的護理措施、對后續問題處理的建議。
1.2.2.3 要求 應用SBAR溝通模式要求護士理解相關化驗、檢查的異常數值,掌握治療用藥的原理,總結后續護理重點對危重患者的管理。
1.2.2.4 實施 交班者在交班前按照交班表填寫好并簽名,接班者閱讀交班表,交班者根據交班表內容進行交接查體,對于有異議的地方大家討論分析,尋求準確答案,確?;颊叩玫阶罴炎o理服務。
1.3 效果評價指標
1.3.1 護士臨床工作能力考核 運用科室護士臨床工作能力考核表,從臨床思維、專業知識掌握、規范的動手能力、表達溝通能力、應變處理能力、人文關懷及素養方面考核,總分100分。
1.3.2 對急診危重患者和(或)家屬對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調查 發放滿意度調查表,對照組和實驗組調查120份調查表,除去無效調查表,有效調查表117份,結果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等次,滿意率=滿意人次/調查總人次*100%。
2 結果
觀察組護士臨床工作能力考核平均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急診危重患者和(或)家屬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2.1 對照組與觀察組護士臨床工作能力對比
2.2 急診危重患者和(或)家屬對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對比
3 結論
護理工作環節多、交接多、時間連續性差,規范、標示準的交接班模式有利于保證護理工作的安全性和連續性。以往交接班內容過于簡單,重點不突出,影響患者安全和護理質量。因此,提升護理交接中溝通的有效性,執行標準化的交接班事項,是刻不容緩且需要積極努力的方向[3]。根據SBAR溝通模式設計的交班表,有效地規范了交接班的順序和內容,交班者不僅要充分掌握患者病情還要為接班人員提出后續的護理重點;接班護士尚可在短時間內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療情況、后期需加強關注地情況,從面避免交接不到位的發生。
SBAR交班模式不僅提高了患者滿意度、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交接班效率,更保障了患者得到及時安全的治療,幫助低年資護士迅速成長,促進良好的團隊合作,提高了護理水平和質量,避免不良事件發生,值得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胡曉春,陳法東,曾達開.SBAR模式在急診重癥監護室交接班中的應用[J].醫學管理論壇,2015,32(6):50-52.
[2] 李娟,高梅紅.SBAR溝通模式在外科重癥監護室護士晨交班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5,13(30):3034-3035.
[3] 王曉莉,徐莉,張麗萍.標準化溝通模式在急診病區護理床邊交接班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4):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