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保良
【摘 要】
目的:分析門診藥房配方發藥差錯原因與預防措施。方法:針對某院門診2016年3月-2018年3月間藥房配方發藥出現的50例差錯事件進行分析,了解差錯出現的原因,針對原因行相應的干預措施,對比干預前后差錯事件的發生率。結果:50例差錯事件中,藥品名稱差錯21例,藥品規格差錯12例,用法用量差錯8例,藥品數量差錯5例,藥物貯存差錯2例,其它差錯2例。實施預防措施后,50例差錯事件下降到了6例,僅為預防措施實施前的1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門診藥房配方發藥差錯的原因比較多,針對性地采取預防對策可以減少差錯事件發生。
【關鍵詞】 門診藥房;配方發藥;差錯;原因;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R9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6-194-02
門診藥房配方發藥工作非常重要,但是因為其繁雜性和系統性,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又容易出現差錯問題,導致工作質量下降,影響疾病治療的同時,也威脅著用藥的安全[1]。因此,針對門診藥房配方發藥的差錯,應該著重進行分析,尤其是出現的原因予以分析,同時探討相關的預防對策,以此減少差錯事件的出現,提高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將某院門診2016年3月-2018年3月間藥房配方發藥出現的50例差錯事件納入樣本中,對其出現的原因和預防措施進行分析。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6年3月-2018年3月兩年時間內,某醫院門診藥房配方發放總共出現了50例差錯事件,全部詳細地登記在《調配發藥差錯記錄本》中。針對這50例差錯事件,進行全面地分析,主要集中差錯類型、差錯原因、預防措施等方面。
1.2 差錯類型
主要的差錯類型包括藥品名稱差錯、藥品規格差錯、用法用量差錯、藥品數量差錯、藥品貯存差錯等。
1.2.2 差錯原因
針對上述差錯類型,結合以往的門診藥房配方發藥工作的開展情況,對其出現的原因進行全面地分析,具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1)工作人員方面的原因:①工作人員的業務技術不精,對業務不熟。這點對于年輕藥房工作人員體現得比較明顯,多數從事藥房工作不久的醫務工作者,通常會因為自身技術和經驗的欠缺,導致在工作過程中出現不同類型的差錯。②醫務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和法律意識不強。門診藥房配方發藥工作對責任心和法律意識的要求非常高,而少部分的醫務工作者在工作的過程中,未能夠表現出足夠的責任心,法律意識也比較單薄,進而為差錯事件的發生埋下了隱患。③工作人員的思想不夠集中。比如,家中突然發生了急事,尤其是鄰近下班的這段事件,工作人員的思想比較的懶散和放松,從而引起差錯。比如,藥師將甘精胰島素發成重組甘精胰島素。(2)規章管理制度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門診針對藥房配方發藥并未建立起相應的規章管理制度,工作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沒有相應的工作原則和要求作指導,差錯問題隨之出現。另一方面,門診藥房制定的關于配方發藥的規章管理制度,工作人員在落實的過程中大打折扣。比如,未能夠嚴格執行處方調配的規程;又比如,沒有嚴格執行審方核對發藥規程。(3)客觀環境方面的原因。除了工作人員自身的原因和門診藥房規章管理制度方面的原因之外,導致門診藥房配方發藥差錯出現的原因還包括客觀環境因素。例如,藥品貯存條件(光線、濕度等)不理想,使得工作人員未能注意,引發差錯。還有,如發藥操作臺上存放著大量與發藥工作不相關的物品,集中表現為手機、書本、水杯、廢處方等,也容易導致差錯出現。
針對上述提及到的門診藥房配方發藥差錯類型及其出現的原因,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加強預防,以及減少差錯的出現,降低差錯事件的發生率。
1.3 觀察指標 記錄差錯事件的類型,實施預防措施,并對預防措施實施后的差錯事件進行分析,與預防措施實施前的發生率作比較。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3.0軟件包進行分析,P值在0.05以下則說明組間數據存在明顯差異且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門診藥房配方發藥差錯的類型分析
總共發生的50例差錯事件中,藥品名稱差錯、藥品規格差錯、用法用量差錯、藥品數量差錯、藥品貯存差錯排在前五的差錯類型,各有21例、12例、8例、5例、2例,分別占到了總差錯的42.0%、24.05%、16.0%、10.0%、4.0%,其它差錯2例。
2.2 預防措施實施前后差錯情況的比較
預防措施干預前,發生50例差錯事件;預防措施實施后,差錯事件由原先的50例下降到6例,僅占到了原差錯事件的12.0%。其中,藥品名稱差錯2例,用法用量差錯1例,藥品數量差錯3例。預防措施實施前后相比,差錯事件的發生率差異顯著,干預后明顯低于干預前,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門診藥房是醫療機構重要的科室部分之一,是醫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提高門診藥房的工作質量,在某種層面上即提高醫院的工作治療,提高醫院的醫療水平[2]。影響門診藥房工作質量的因素比較多,這主要是因為門診藥房雖然總體來看任務是負責藥物管理和發放方面的工作,但是涉及到的具體內容比較的繁雜,配方發藥便是其中具有典型性的工作內容之一[3]。從現階段門診藥房配方發藥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工作的質量相比以往有了非常明顯的提高,然而差錯事件的存在導致聲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門診藥房配方發藥差錯的出現,輕者會導致患者的治療受到影響,延長疾病的恢復時間,嚴重時會因為不合理的用藥,導致病情惡化,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4]。由此可見,門診藥房配方發藥工作的重要性。
門診藥房配方發藥工作存在的重要意義,要求必須做好配方發藥工作。分析差錯的類型和原因,是做好配方發藥工作的基礎和關鍵[5]。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在50例差錯事件中,藥品名稱差錯、藥品規格差錯、用法用量差錯、藥品數量差錯、藥品貯存差錯的排位比較的靠前,發生率相較于其它差錯類型更高,這也與臨床其它研究相類似,具有較高的可信度。在差錯發生的原因方面,集中表現在工作人員的原因、門診藥房的原因和其它客觀原因等。在采取預防措施時,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1)門診藥房方面的預防工作:一方面,門診藥房針對規章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的地方或者還未涉及到但卻出現問題的地方,進一步加強規章管理制度的制定;另一方面,對于已經制定的規章管理制度,要配合相應的考核和懲獎制度,保證制度的落實到位[6]。(2)工作人員的預防工作:首先,要嚴格要求自身,加強對業務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在不斷的實踐工作中,吸取并增長經驗。其次,樹立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將所從事的工作視為一種高尚工作,貫徹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最后,加強對相關規章制度的學習,了解并掌握部門所制定的規章制度,積極地參加部門組織的培訓,不斷地充實并完善自己。(3)客觀環境方面的預防工作,要求門診藥房改善整體的工作環境,保證有序、安全的工作環境,而工作人員自身也應當克服自身的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保證配方發藥臺的干凈和整潔。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實施預防措施后,差錯事件的發生率有了明顯下降,相比干預前存在顯著的差異(P<0.05),說明針對性地預防措施可以降低差錯事件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門診藥房配方發藥差錯的原因比較多,如工作人員自身原因,藥房規章管理制度原因以及客觀環境因素,針對性地采取預防對策是減少差錯事件發生的必然要求,可以有效降低差錯事件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劉萍,張衛同,徐子玲,等.門診藥房常見的發藥差錯原因與防范措施分析[J].中國藥房,2015,12(37):3547-3550.
[2] 胡偉.181例門診藥房處方差錯原因分析及對策[J].山東醫藥,2016,56(6):91-93.
[3] 陳印,黃瑩,方惠枝,等.門診西藥房藥品管理及發放差錯問題探討[J].世界中醫藥,2015,15(a01):353-354.
[4] 吳捷,蔡宜,李中東.門診藥房配方差錯的原因及防止措施[J].中國藥師,2016,11(6):715-716.
[5] 何璐璐, 徐珽, 樊萍. 醫院門診藥房調劑差錯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討[J]. 華西醫學, 2017(5):758-762.
[6] 閆德峰.門診藥房配方發藥差錯原因與預防措施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33):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