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嵐
【摘 要】
目的:觀察集束化護理預防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選取本院(在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56例新生兒肺炎患者,按照不同護理干預方法分為實驗組(28例,應用集束化護理方法)和對照組(28例,應用常規護理方法)。采用統計學分析兩組新生兒肺炎患者護理前后的血氣指標(血氧飽和度、動脈血氧分壓、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平均無創呼吸機通氣時間、平均住院時間。結果:兩組新生兒肺炎患者護理前血氧飽和度、動脈血氧分壓、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等血氣指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新生兒肺炎患者護理后血氧飽和度、動脈血氧分壓、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等血氣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新生兒肺炎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集束化護理能夠積極改善新生兒肺炎患者的血氣指標,縮短平均住院時間。
【關鍵詞】 集束化護理;新生兒肺炎;患者;使用無創呼吸機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6-224-01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機械通氣應用中的常見并發癥,其會增加機械通氣的時間,從而誘發其他并發癥,導致患者的死亡率升高[1]。相關研究資料顯示,新生兒肺炎患者的死亡率高達2.65%[2]。臨床搶救新生兒肺炎患者過程中,無創呼吸機(作為機械通氣的一種)具有快速提供呼吸支持和操作簡單等優勢,繼而被臨床所廣泛應用[3]。無創呼吸機的使用能夠對新生兒肺炎患者提供良好的輔助呼吸功能,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加強,因此對護理服務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提供基礎治療上,開展集束化護理工作能夠促使患者早日恢復健康,積極提高預后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收治的56例新生兒肺炎患者。實驗組中有20例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齡為(10.02±2.3)天。對照組中有21例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齡為(10.4±2.2)天。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方法,主要包括:(1)抗感染、糾正水電解質平衡;(2)吸氧、化痰;(3)無創呼吸機對癥護理。
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集束化護理方法,主要包括:
首先,自身儀態。護理工作人員行為舉止需大方得體,工作過程中有條不紊,讓新生兒肺炎患者以及家屬能夠對醫療護理工作產生較大的安全感;其次,溝通交流。護理工作人員在和新生兒肺炎患者以及家屬溝通過程中保持良好的態度,耐心且熱情地為其服務,盡量滿足新生兒肺炎患者的合理需求,回答相關疑問,讓新生兒肺炎患者能夠感受到護理工作人員的關心與愛護,消除新生兒肺炎患者對無創呼吸機使用時的負面心理情緒,樹立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消除不良心理情緒;另外,人性化操作。護理工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需保持輕柔地動作,在使用無創呼吸機之前,分散新生兒肺炎患者注意力,對突發問題需沉著冷靜應對;同時,管理呼吸機。以新生兒肺炎患者的舒適度為主,為其調整呼吸機的氣壓模式和通氣時間,根據新生兒肺炎患者的臉型和張口情況等選擇合適型號的面罩,定時觀察面罩使用情況,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注意觀察各個管道的連接是否出現異常情況,確保新生兒肺炎患者在安全使用范圍內。另外需要特別注意:定期更換呼吸機管路,并將管路內的冷凝水及時處理掉,確保冷凝水在管路的最低位,操作時需要堅持無菌操作。霧化器內的使用使用無菌水,使用前后都需要進行消毒滅菌處理。
1.3 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新生兒肺炎患者護理前后的血氣指標(血氧飽和度、動脈血氧分壓、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平均無創呼吸機通氣時間、平均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護理前后血氣指標分析
實驗組新生兒肺炎患者護理后血氧飽和度、動脈血氧分壓、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等血氣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2.2 平均住院時間分析
實驗組新生兒肺炎患者平均住院時間7.15±1.62)d,對照組分別為(10.87±2.69)d,實驗組新生兒肺炎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機械通氣中的常見并發癥,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來降低其發生率,從而改善機械通氣患者的預后情況。集束化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主要是由美國醫學會提出的,主要是為患者提供可靠的護理服務。集束化護理方案通常包括一系列循證護理措施,從而確保能夠改善患者的臨床療效。集束化護理模式的提出是將循證理念融入護理管理并為患者提供最佳的護理方案。近些年來,國內學者也致力于將集束化護理模式應用于臨床實踐活動中,并在實踐中表現出了較好的應用效果。因此,文章主要針對集束化護理在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
為了滿足廣大群眾的醫療要求,集束化護理模式作為一種新的護理理念,在臨床服務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并表現出較高的應用價值。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要重視臨床護理中潛在的風險,同時要做好預防措施,避免護理不良事件的出現。
參考文獻
[1] 王曉萍,田麗,李茵等.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集束化干預策略的研究現狀[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9):1113-1116.
[2] 張敏茹,邢丹丹.集束化護理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預后效果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33(21):16-17.
[3] 李鐵軍,賈汝福,張海燕等.集束化護理聯合呼吸機管路消毒機預防VAP的效果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8):1099-1101.
[4] 宗小敏,王模奎.集束化護理干預措施預防新生兒呼吸機相關肺炎的效果[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6,15(4):266-268.
[5] 李虎,楊春輝,崔宇慧等.以聲門上下吸引為基礎的集束化管理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預防作用[J].中國急救醫學,2016,36(9):81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