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吉蓮
【摘 要】
嬰幼兒時期是人類生長發育最快階段,也是為未來身體打下基礎的最關鍵時期。能夠采用正確的兒童保健手段為嬰幼兒早期發育保駕護航,可以增加嬰幼兒未來智力和體魄,為我國人口素質的提升做出積極貢獻。研究兒童保健手段對嬰幼兒早期發育影響,需要先明確嬰幼兒早期發育的特點,對應哪些兒童保健有段可以促進嬰幼兒發育。希望通過作者的探討,為我國嬰幼兒健康事業做出貢獻。
【關鍵詞】 兒童保健;嬰幼兒發育;人體健康
【中圖分類號】R365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6-240-01
前言:嬰幼兒早期發育主要集中在機體和心理兩方面。如果在這個階段采用錯誤的兒童保健手段,則會對其健康和心理造成傷害,甚至給未來埋下隱患。因此,在使用正確兒童保健手段保護嬰幼兒的同時,需要明確一些傳統錯誤觀念。對應地提出正確的健康保健方式。
1 嬰幼兒早期發育特點
從出生到十二個月之內,這段時間是人體發育最快的階段。平均體重會增加6KG,身高會平均增加25厘米,頭圍平均增加13厘米左右。12-36月之內,人體每一年體重增加2-3KG,身高于第二年平均長高12厘米,第三年平均增加9厘米。因為如此快速生長需要大量的營養元素。比如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和營養需求量大相反的是,嬰幼兒的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還不健全,吸收和代謝存在矛盾,因此多食用膳食纖維成為緩解嬰幼兒便秘的最好辦法。0-2歲是人體大腦快速發育階段,需要補充大量的蛋白質,但是不能補充大量的蝦蟹蛋類,因為此階段人體免疫機制正在建立,補充大量蛋白容易導致機體出現過激反應,埋下濕疹等過敏疾病的病根。而且嬰幼兒階段是人心智發育最關鍵時期,保證嬰幼兒心情開朗,是保證其在未來擁有健康人格的關鍵。另外,因為現階段剖腹產居多,導致嬰兒沒有經過產道擠壓,益生菌沒有有效駐扎腸道,導致孩子免疫力低下,那么在嬰幼兒時期積極地補充益生菌成為打造健康體魄的首選選擇。
2 兒童保健和嬰幼兒健康問題
長沙縣婦幼保健院喻紅霞通過對比實驗發現,傳統保健的嬰幼兒常見病發生率是采用積極正確兒童保健手段嬰幼兒的4倍。由此可知,積極地正確的兒童保健對嬰幼兒發育早期具有非常積極地影響。而且傳統保健嬰幼兒身高體重達標率為93.41%、95.6%,而正確兒童保健的嬰幼兒身高體重達標率分別為98.9%、100%。可見正確兒童保健手段可以促進兒童的生長發育。
另外正確的兒童保健手段有:首選新生兒時期:第一,科學喂奶,要按照要求的次數和量喂養,避免饑飽不均;臍帶處理,要采取正確的產品進行消毒直到其安全脫落;疾病應對,一般高燒38.5度需要及時吃藥,藥物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38.5度以下無需吃藥但要保證充足飲水。其次,嬰幼兒時期:均衡飲食—科學合理營養涉入,可以避免嬰幼兒出現貧血和佝僂病,還能滿足身體所需鈣質等營養素,確保孩子健康長高;科學增減衣物—可以鍛煉孩子免疫力,讓孩子更健康;科學清潔—定期洗澡保證其皮膚處在健康狀態,遠離一些常見皮膚問題困擾,還能明顯增加對感冒等疾病的抵抗力。最為重要的是,嬰幼兒時期一定要按照防保部門的要求,足量足次注射疫苗,確保孩子不被疾病困擾,使其安全通過嬰幼兒生長期。需要補充的是,家庭環境對嬰幼兒的健康影響很大,特別是新裝修家庭,因為甲醛含量大,增加嬰幼兒罹患白血病的幾率。因此,建議打算要孩子的夫婦要首先打造一個健康環境。新裝修的房子要通風半年以上,經過檢測安全以后,方可讓嬰幼兒入住。
鑒于嬰幼兒時期心理發育,建議家長及早進行早期教育,比如輕柔的撫摸,精細的動作、鍛煉其感覺知覺,配合刺激其語言表達,甚至于培養其社會交往能力。當然,一些能力培養要因人而異,這方面都有權威的數據,比如2-3歲幼兒能夠自己穿衣,并能夠幫助父母整理玩具等等,只要按照這些要求去培養孩子,都會得到很好的效果。
如果家庭允許,家長最好陪伴孩子,滿足孩子的心理安全需要,讓孩子擁有健康的性格。事實證明,那些性格有缺陷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父母離異,或者父母外出務工者。正因為如此,我國開始關注留守兒童。另外,正確的兒童保健會遭到一部分老年人的抵觸,這是因為其傳統思想所影響,需要新爸爸新媽媽進行及時溝通,切不要遷就老人而對孩子進行錯誤的撫養,一旦孩子產生問題悔之晚矣。
3 傳統嬰幼兒保健的錯誤方式和解決辦法
3.1 緊緊捆綁手腳
過去老年人覺得需要捆綁嬰兒手腳,才能讓孩子雙腿長得直。可事實上,這樣的操作影響了孩子的骨骼系統,容易造成X或者O型腿。
解決辦法:正確的健康保健方式應該是給嬰兒自由的空間,不要捆縛他們的四肢,保證骨骼系統自然健康成長。
3.2 佩戴小手套
很多家長在孩子出生以后就給戴上了小手套,說是怕他們抓破皮膚,引發感染。其實,嬰孩伸手碰觸東西,正是他們熟悉新世界的開始,是通過觸摸形式建立最初的認知模式。帶上手套,屬于切斷了他們對外界感知的鏈條,這對他們的成長非常不利。
解決辦法:不要給嬰幼兒戴手套,可以勤剪指甲,避免因為他們對力量掌握不夠而導致的抓傷。
3.3 長期不洗澡
有家長談到孩子洗澡,都會說洗澡麻煩,也怕孩子在洗澡過程摔倒,或者怕孩子嗆水,最終因為洗澡間隔時間太長,導致孩子皮膚發癢發干,同時孩子因為缺少水的滋潤作用,抵抗力也會顯著下降。
解決辦法:根據孩子皮膚狀況進行科學沐浴,遠離化學沐浴產品,用溫熱清水沖洗即可。沖洗完畢要充分擦干晾干,穿上合體的衣物,確保孩子皮膚干爽舒適。
總結:兒童正確保健并非是嬰幼兒生病之后的處理手段,而是以預防為主的積極防御模式,從科學喂養到合理運動,從健康飲水到營養補充,從心理疏導到推拿按摩,總而言之,嬰幼兒兒童保健內容繁多,需要細心學習掌握,才能確保嬰幼兒受益終生。另外,要和傳統陋習作斗爭,讓新生寶寶能夠自然成長。
參考文獻
[1] 左佳.正確的兒童保健對嬰幼兒早期發育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21):4195+4198.
[2] 張紅云.正確的兒童保健對嬰幼兒早期發育的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13):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