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
【摘 要】
PBL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它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問題式教育,有著一定教育價值,將其運用到臨床醫學中,則將重點放在了對醫學生的臨床思維以及對臨床突發問題的處理能力上。近年來,PBL已經被我國的一些醫學院校應用于教學,但是從宏觀角度來看,PBL在醫學領域中的應用依舊處在試驗階段。本次分析以PBL教學理論為基礎理論,進一步探究PBL在臨床醫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以及應當采取的教學方式,如何將臨床醫學生的學習能力、積極性、自主學習能力、溝通能力、臨床思維能力、臨床基礎技能等各項綜合素質全面性的提高。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6-243-01
20世紀50年代,為了創新現有教育模式,基于學習情境開發出了PBL教學設計,PBL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這一教育觀念,運用于醫學教育中是可行的。PBL現今被應用于國內外的臨床醫學教育中,在國外的臨床醫學教育中應用的更為廣泛一些,與傳統的臨床醫學教育模式不同的是,傳統教學以臨床學科為基礎,主要靠教師通過課堂講解使學生獲得知識,而PBL以問題為基礎,以醫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通過學生自行組成學習小組,進行PBL教學時,小組間的學生進行自主小組間討論,使學生能夠全部參與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來,通過帶教老師的指導,讓學生能夠掌握自主提出問題,并加以解決的能力。近年來,我國將PBL教學模式試投入多個學區領域,均收獲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通過這些已經得到的結果來看,PBL教學模式中,教師的個人對PBL 的掌握程度以及對PBL的靈活運用力在整體的PBL教學中占領者主導地位,而團隊合作性以及創新能力則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1 特點
1.1 深化學生學習水平
與傳統教學方法不同,PBL是一個新的教學模式,它改變了傳統教育模式中以教師在課堂上講授書面知識為教學中心的不足之處,以問題為核心,將基于現實世界的醫學生為中心,臨床醫學書面知識與臨床醫學實踐完美的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提出問題的積極性并以此為動力。在PBL教學模式中,學生自行組成學習小組,對本次學習內容提出相關問題,由全體小組人員進行資料查閱,根據現有資料對問題進行探討并加以解決。資料的來源可以是醫學類書籍、雜志或者網絡查找到的有效信息,學生能夠在探討中掌握到過往在書本中無法獲得到的知識,能夠使學生持續保持在一種積極向上、樂于探索、充分參與的學習態度當中,并且能夠使學生將所掌握的各學科的基礎知識與臨床理論相互滲透,在融會貫通的同時貫穿應用于整體臨床真實案例中。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夠使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技巧,更能使學生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令學生真正意識到自身在課堂上的地位,慢慢做到自主發現、提出、解決問題,以自主學習方式為主,展開實踐學習行為,積累更多知識文化,并將這種學習方式養成終身的學習模式。
1.2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書面知識為主,以臨床實踐課為輔,將重點放在了基礎課知識的掌握上,使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掌握不能很好的應用到臨床實踐中,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脫節,在對待臨床問題時學生會產生片面性、局限性,學生在畢業后進入臨床時也無法將理論知識有效地應用于臨床問題中。而PBL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自主思考問題的習慣,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在問題的探討中,每一位學生都能充分的發表自己不同的意見,將學生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對問題的解決上,著重發展學生創新意識。
1.3 發展學生溝通能力
PBL教學模式中,通過將學生自主分成學習小組,使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的能夠對探究問題進行充分探討,在互相交流的同時完成對自我的評價。學生在問題中能夠互相協作,互相依賴,共同在問題中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法。學生能在問題討論分析的過程中產生慣性的團隊合作精神,充分鍛煉學生的口述表達能力并培養學生與人溝通的能力。
2 PBL教學模式在臨床醫學教育中的應用
2.1 組織合作學習小組
在PBL教學模式下,要先組織全班學生組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一共有8-10名學生,在一名擁有臨床經驗的教師帶領下展開自主探究行為,以小組為單位,分析老師給與的一個真實臨床案例,病案中包涵多項學科知識,由學生選出本次探究的主持人以及記錄員,主持人負責宣讀本次探究的案例并掌控本次探究的整個過程,記錄員負責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記錄,教師負責對主持人進行監督,掌控探究的節奏性與準確性。
2.2 通過多種渠道搜集資料
要求小組成員通過上網、查閱書籍、閱覽報紙等方式搜集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臨床醫學資料,資料的來源為與本次探討相關的醫學教材、網絡既往文獻,主要針對病例中各個方面進行資料采集。
2.3 討論問題
學生根據收集到的資料對案例問題進行探討。首先分析病例中提到的病癥的發病機制,其次分析該病癥的診斷與臨床治療方法,思考其中涉及的相關知識。小組合作學習期間,學生可以對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學生之間互相補充,互相糾錯,通過小組討論分享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信息,成功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2.4 匯總結果
待問題分析完之后,教師要負責組織學生匯總問題討論結果,并給予評價,闡明整體案例的正確結論。學生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回顧,反思自身在探究過程中的學習方法與學習態度,使實現學習上的進步,從中積累更多臨床醫學知識,養成良好的學科素養。
3 結論
PBL作為一種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更好地養成自主學習性,全面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更加完美的融合并獲得更多的臨床問題創新解決思路。但是PBL教學模式在我國的教育領域依舊處在探索階段,仍舊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探究與完善,我國臨床醫學教育對PBL教學模式有著迫切需求。
參考文獻
[1] 董平,張生來,董艷,劉穎斌.PBL+LBL雙軌教學模式在國內臨床醫學教學中應用效果的Meta分析[J].浙江醫學教育,2013,12(01):1-5.
[2] 劉忠秀. 基于PBL的醫學教育模式改革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