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業明
(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四0三隊,湖南 常德415000)
區域大地構造位于揚子克拉通東南緣,與華南褶皺帶毗鄰。該區在震旦世-早寒武世時均處于強烈拉張階段,形成了非補償性的磷酸鹽-黑色頁巖沉積序列。
區內古丈復背斜慈利縣鎳鉬礦區具有控制作用。
礦區出露的地層有震旦系上統燈影組、寒武系下統牛蹄塘組、杷榔組、清虛洞組等,牛蹄塘組為區內主要鎳鉬礦含礦礦層。
礦區位于古丈復背斜北東傾伏端的次一級向斜的南翼,區內斷裂構造不發育。巖層為單斜地層,傾向350~45°,傾角5~18°。
(1)含礦巖系特征。含礦巖系為下寒武統牛蹄塘組底部黑色頁巖,底板為白云巖或灰質白云巖,頂板為板狀炭質頁巖。礦層分磷塊巖、鱗片狀頁巖、板狀頁巖三個巖性層。
(2)礦體特征。礦體呈層狀,厚厚0.51m~0.97m。平均品位鉬0.424%,鎳0.424%。
礦石類型可分為:①磷塊巖型的鎳、鉬貧礦石:淺灰~黝黑色,呈板狀,塊狀,隱晶結構,由膠磷礦、氟磷灰石和炭磷灰石及石英、方解石等組成。②鱗片狀鎳鉬礦石:黑色、鱗片狀或頁片狀構造,富含硅質、磷質等結核和粉砂質透鏡體,礦石由硫化鎳礦物,鉬集合體礦物,黃鐵礦,炭泥質和石英組成。③板狀含鎳鉬礦石:黑色、板狀,為含少量硫化物及鉬集合體炭泥質。
礦物主要有鎳礦物、鉬礦物、黃鐵礦及炭泥質等。
鎳礦物:主要有針鎳礦、輝砷鎳礦,與黃鐵礦、炭硫鉬礦共生,形成“鎳集合體”。鉬礦物:主要呈非晶質或隱晶質輝鉬礦存在,膠體狀為“鉬集合體”,與鎳礦物共生。黃鐵礦:粒狀、它形,和其他硫化物及硫砷化物組成細粒集合體。
黃鐵礦的理論原子數量比n(S)/n(Fe)為2。沉積作用形成的n(S)/n(Fe)比值接近或略大于2,低溫熱液作用比值略小于2。此次工作中對5個黃鐵礦樣品進行了測試,3個小于2,兩個大于或等于2,說明其來源具多源性。結果見表1。

表1 黃鐵礦中的n(S)/n(Fe)比值表
炭質:大部分炭質充填于由石英、水云母和高嶺石組成的基體中,部分充填于粒間或裂隙中。
①磷塊巖型礦石:呈薄板狀,致密塊狀間夾結核狀、脈狀,隱晶質結構。②鱗片狀鎳鉬礦石:鱗片狀或頁片狀構造,泥質結構,富含硅質、磷質等結核和粉砂質透鏡體。③板狀含鎳鉬礦石:黑色、板狀構造,泥質結構。
(1)地層條件。寒武系下統牛蹄塘組控制著鎳鉬礦的分布,是成礦的基本條件。礦體的產狀形態與地層一致,屬沉積礦床。
(2)古地理古構造條件。該區在震旦世-早寒武世時均處于強烈拉張階段,形成了非補償滯流性盆地。
(3)巖相條件。礦區古地理環境屬淺海陸棚的邊緣地帶。在頁巖巖相中,有大量的膠狀黃鐵礦和磷質結核,各種有機物質及豐富的Ni、Mo、V等多金屬元素。
“碳硫鉬礦”是礦床中鉬的主要賦存形式。Mo在表生高氧化條件下呈Mo+6以溶液或膠體形式搬運,在還原條件下Mo+6→Mo+4,在富含有機物或S的沉積物中富集,海底沉積物中Mo的平均含量(×10-6):淺海氧化條件下為0.3~2.0,深海缺氧還原條件下為26,黑色頁巖中為70。說明“碳硫鉬礦”的鉬可能更多地來自于海水。
礦體中鎳礦物主要有等,針鎳礦為鎳的主要賦存形式,呈脈狀或浸染狀充填于早期形成的礦物中,組合出現。從礦物共生組合(針鎳礦、輝砷鎳礦、方硫鎳礦或與輝砷鎳礦、黃鐵礦、閃鋅礦呈共生)來看,鎳可能主要來自于熱水作用。遵義和大庸鎳鉬多金屬礦床石英脈中的流體包裹體均一溫度[1]為65~187℃,反映礦床經歷了熱液作用。黑色頁巖中Pt和Pd的質量分數與正常海洋沉積物相比也顯著偏高[2]。
據此認為礦質來源為正常海水與海底熱水。
主要包括沉積成礦作用和有機成礦作用。
沉積成礦作用:該區層賦存于寒武系牛蹄塘組下部炭質頁巖、炭質粉砂質粘土巖夾少量黑色硅質巖,說明沉積環境是相對封閉的還原條件。炭質頁巖中容易吸附鎳鉬礦質。
有機成礦作用:有機碳成分主要來源于生物。礦質通過有機物的吸附作用、硫酸鹽的還原作用和硫化物的沉淀作用而富集。
巖礦石中具有明顯的同生結構構造,沉積物粒度極細,在0.004mm以下,沉積物離陸地較遠,巖石具有平直微細層理構造且巖石中含有大量有機質與硫,礦質在較封閉的滯流環境中發生的同生沉積作用,形成礦床。生物及其遺體,在沉積過程中集聚了豐富的有機質。各類微生物迅速繁殖,形成還原條件,再次富集了沉積物中的某些元素,通過炭泥質及微生物的作用形成“碳硫鉬礦”。鎳鉬硫化物礦物與黃鐵礦共生,有時包裹黃鐵礦,黃鐵礦與閃鋅礦同生,說明有熱水參與成礦。海底拉張產生的含礦熱液,發生噴流→沉積作用,使礦質進一步富集。在晚震旦世—早寒武世時期,揚子古大陸內部發生強烈的拉張作用,在礦區形成滯流淺海陸棚,生物大量繁殖,有機質富集,在海水、熱水與生物的共同影響作用下,Mo、Ni等金屬富集成礦。
大滸礦區鎳鉬礦體賦存于下寒武統牛蹄塘組的黑色頁巖中。
礦石礦物種類豐富,主要包括“碳硫鉬礦”、針鎳礦、黃鐵礦、膠磷礦等,其中“碳硫鉬礦”和針鎳礦分別是鉬與鎳的主要賦存形式。鉬可能更多地來自于海水。鎳可能主要來自于熱水作用。
生物及其尸體產生了大量有機質。
慈利縣大滸鎳鉬礦成因為:礦床成因可以歸納為海水-熱水-生物復合成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