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瑩于
(百色市礦產資源管理站,廣西 百色 533000)
在礦產資源正式投入市場之前,必須經過一定的處理,此過程叫做選礦。其主要指的是根據不同種礦物的性質,對礦石進行相應的分類,然后對其進行處理,將其中的有害雜質去除,來獲取有用原料的過程。選礦的流程主要分為兩步:解離和選別[1]。
選礦是礦產品生產中最重要的環節,該環節可以使礦物中的有用成分富集,降低其他步驟的消耗,并使多金屬礦石得到應用。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也在不斷的進步,傳統的選礦工藝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快速增長的需求,傳統的選礦工藝工作效率低、使礦產資源受到了極大的浪費,對礦產行業的營利也存在不良的影響。
我國鉛鋅礦產資源在世界上排名第二,占世界儲量的25%。但是,中國的鉛鋅金屬礦相對較小,并且會出現多種金屬并存與一礦的情況,因此,這就對選礦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對某鉛鋅多金屬礦選礦工藝優化試驗進行研究,希望對以后選礦工藝的發展和創新提供一些幫助[2]。
鉛鋅是國內比較需要的礦產資源,但是在國內鉛鋅礦資源存在著富礦少、礦難選的難題,對礦產資源的開發非常不利。
現今,國內的鉛鋅礦產資源的特點如表1所示。

表1 國內鉛鋅礦產資源的特點
截止到2017年末,中國的鉛鋅產量已經上升到780萬噸,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撐。
鉛鋅礦石主要生產于低溫的情況下,在碳酸鹽裂隙充填有交代礦床中。大部分的鉛鋅礦中鋅的含量都比鉛的含量高。一般的鉛鋅礦石具有以下特點:①鉛鋅礦石中的沙和泥含量越來越多,這種情況在礦石資源中很常見,這種情況會導致在浮選的過程中消耗過大;②在鉛鋅礦石中還存在著有益的礦物質,但是其與脈石屬于共生關系,緊密連接在一起,再加上礦石的性質分布不均勻,導致解離的力度大大的增加了;③鉛鋅礦石大部分都屬于硫化物礦物,這種礦物表面的疏水性是不同的,與一些礦石具有很大的差異,在選礦工藝中會采用浮選進行分離。
通過對鉛鋅礦石特點的詳細分析,其中的鉛鋅分布比較雜亂,因此可以看出采用最優的選礦工藝非常必要。根據對鉛鋅礦山以及鉛鋅礦石特點的研究和分析發現,影響鉛鋅礦石浮選主要因素有:鉛鋅礦石中含有較多泥沙,并含有部分黑色脈石礦物。這種情況應該預先消除影響其浮選的不利因素,與此同時設定試驗流程。利用碳酸鈉將礦漿進行一定的調整,利用鈣離子將鉛鋅礦石活化,以便鉛鋅礦石與其它物質的分選。針對影響鉛鋅礦石浮選的幾項因素,初步制定了鉛鋅礦石選礦工藝試驗方案:先浮選易浮礦物,再浮選鉛鋅礦石,即在PH值為7-8的條件下,利用溶劑浮選出硫化物等雜質,對調漿進行攪拌,浮選出鉛鋅礦石[3]。
(1)碳酸鈉的使用過程。在分選鉛鋅礦石與其他雜質的過程中,碳酸鈉的添加量、添加地點等都需通過試驗進行確定,為滿足碳酸鈉添加地點的合理,對碳酸鈉的添加地點進行試驗,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碳酸鈉添加試驗結果
由表2可知,碳酸鈉的添加地點無論在何處,鉛鋅礦石的回收率并沒有多大的變化,但是相對來看碳酸鈉添加地點為磨礦作業時,產率、回收率相對較高,因此,在選礦時可直接將碳酸鈉添加地點設置為磨礦作業,以此提高鉛鋅礦石的選礦質量。在鉛鋅礦石的分選過程中,還需要鈣離子的輔助,由于鈣離子不容易觀察,選擇添加氯化鈣,使其產生鈣離子。氯化鈣的添加質量主要是通過可碳酸鈉的添加量、礦石的量計算得出。
(2)選擇適合的礦漿攪拌濃度。礦漿濃度的不同,鉛鋅礦石的回收率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為了提高鉛鋅礦石的產量,對攪拌濃度進行試驗,試驗及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礦漿攪拌濃度試驗結果

50 原礦石 100 100
由表3可以看出,當礦漿攪拌濃度為50%時,鉛鋅礦石的回收率相對較高。
(3)磨礦細度試驗。通過對回收率以及產率的考慮,選擇—45m含量為65%的磨礦細度進行選礦,得到的效果是最佳的。
通過上述實驗可以看出將選礦工藝進行優化,得到的鉛鋅礦石的產率會有明顯的提高。經過試驗發現,在選礦是采用碳酸鈉添加在磨礦作業中,礦漿攪拌濃度為50%,選擇—45m含量為65%的磨礦細度時,得到的鉛鋅礦石的產量和回收率最高。
本文首先對鉛鋅礦產資源以及鉛鋅礦石的特點進行了分析;其次對某鉛鋅多金屬礦選礦工藝優化試驗進行闡述,試驗的步驟:擬定試驗方案—實驗過程-試驗結果。經過試驗發現,當采用碳酸鈉添加在磨礦作業中,礦漿攪拌濃度為50%,選擇—45m含量為65%的磨礦細度的選礦工藝時,得到的鉛鋅礦石的產量和回收率最高。希望本文對以后的研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