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永娟,胡燕秀,李顏君,董更福
(西部礦業集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青海 西寧 810000)
試樣用硝酸浸出,硝酸銀做沉淀劑,無水乙醇做穩定劑,氯與硝酸銀生成氯化銀的白色沉淀,于分光光度計波長460nm處測定其吸光度。
當試樣中含硫時用硝酸浸出,浸出液測氯時加入硝酸銀沉淀劑,硫與硝酸銀反應容易生成用硫化銀的茶色沉淀,無法在分光光度計上進行比色測定,所以在浸出時要除去硫含量。
(1)氯離子標準溶液:準確稱取1.6487g于600℃預先灼燒好的氯化鈉基準溶于一級水中,轉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
此溶液1ml含1.00mg氯離子。將此溶液稀釋成100 ug/ml的氯離子溶液備用。
(2)硝酸銀溶液:稱取2克硝酸銀(分析純)固體,置于150ml燒杯中,用一級水溶解并轉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
(3)15%的硝酸溶液:將15ml的濃硝酸(優級純)加入到85ml的一級水中,混合均勻。
(4)硝酸(分析純)2+1。
(5)無水乙醇(分析純)。
紫外分光光度計。
稱取2.000g試樣置于400ml燒杯中,準確加入100ml 15%的硝酸溶液(隨同試料做空白試驗),搖勻,低溫加熱溶解試樣驅盡試樣中的硫含量,大約需要30min,浸取后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搖勻過濾。
根據氯含量的高低,移取濾液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硝酸(2+1),加水稀釋至40ml左右,加入2ml無水乙醇和2ml硝酸銀溶液(2%)用水定容,搖勻,置于暗處20min后,倒入1cm比色皿中,波長460nm處測吸光度,同時做試樣空白。

圖1 工作曲線圖
取0、0.50、1.00、2.00、3.00、4.00ml氯離子(100ug/ml)標準溶液置于一組5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硝酸(2+1),加水稀釋至40ml左右,加入2ml無水乙醇和2ml硝酸銀溶液(2%)用水定容,搖勻,置于暗處20min后,倒入1cm比色皿中,在波長460nm處測吸光度,繪制工作曲線,其相關系數可達r=0.9997。見圖1。
(1)溶樣時間對結果的影響:溶樣的時間過短,試樣中的硫除不干凈,加入硝酸銀時出現茶色無法進行比色。在浸取溶樣這一步不除去硫,后續也可以用高錳酸鉀除硫但此方法工序繁瑣,耗時較長。
(2)溶液的酸度對吸光度有很大的影響,經過反復測試,加入10ml硝酸(2+1)溶液,溶液具有最大的吸光值。
(3)按精密度偏差試驗,4個水平試樣,每天測一次,雙平行,測6d,結果見表1。

表1 回收率和精密度
由表1可知,樣品的加標回收率為97.90%~100.4%,結果可行。
(4)共存元素的影響:按照鋅精礦樣品的組成成分,用標準溶液配制模擬樣品。結果表明,在3ug/ml氯中加入共存離子Zn2+(400mg)、Pb2+(12mg)、Cu2+(3mg)不干擾氯的測定。
(5)硝酸銀沉淀劑的選擇:根據實驗方法,選擇不同量的硝酸銀(20g/l)測定體系的吸光度,當硝酸銀的用量在1ml~3ml時,吸光度變化不大,為了保證氯離子沉淀完全,本文選擇2ml的硝酸銀(20g/l)做為沉淀劑。
(6)穩定劑和穩定時間的選擇:本文選擇無水乙醇做為穩定劑,選擇2ml,無水乙醇吸光度最大且穩定。同時實驗表明,采用無水乙醇做穩定劑在15min~20min后樣品已開始穩定,且氯化銀的膠狀懸浮液與無水乙醇形成均勻混合物且吸光度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