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偉
(甘肅省地礦局第四地質礦產勘查院,甘肅 酒泉 735000)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建設可以有效進行地質災害的控制,在建設過程中,勘查與設計環節決定其是否能夠適應當地的地質特點、是否能夠有效對地質災害進行控制。
(1)設備需求。在勘查活動中,需要高性能計算機、工作站、測距儀、遙感設備、GPS定位、取樣設備等,這些先進的設備可以是勘查得到的數據更詳實、更精準,提升勘查結果的質量;在設計過程中,需要許多專業的軟件、繪圖儀器、專業的計算機等,這些可以幫助工作人員進行更好的完成設計工作。
(2)設備質量控制。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建設過程中所需要的設備不僅多,還要精,尤其是在勘查過程中,一旦因為設備問題造成數據的錯誤或缺失,將會直接影響整個工程的建設。因此,相關機構在采購設備時要進行嚴格的質量把關,在平時多對設備進行保養與維護[1]。

具有地質勘查資質的單位要根據項目的難度評判自己是否有承接能力,在確認自己可以勝任勘查工作后,與委托單位簽訂合同。
勘查籌備主要包括以下幾項:①項目部組織相關工作人員了解勘查任務的具體要求;②明確勘查人員職責,對負責人、質檢員、機臺組長和其他工作人員的權限與責任進行詳細劃分。③搭建勘查場地的臨時工作設施。
無規矩不成方圓,因此,在進行具體的勘查工作之前,項目部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勘查工作做出一個計劃,以便可以控制整個工作流程。①項目部根據合同要求和相關規定制定勘查計劃書。內容包括:勘查目的、工作部署、工作進度、預期成果、預算等[2]。②建立內部質檢制度。在勘查過程中,項目部要根據合同和勘查要求對每個工作人員完成任務的具體情況進行檢查和驗收,并做好相關記錄。
①分配任務,進行設備檢查;②測量工作要按相關規定嚴格執行,不僅要在測量時做好記錄,還要在測量后進行復檢工作;③原位測試:利用載荷試驗、旁壓試驗、標準貫入試驗等多種方法進行原位測試,以便互相驗證,保證結果的正確性;④取樣試驗:取樣試驗是為了探明地質構造、水文條件等,要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取樣,樣品要在具備相關資質的實驗室進行試驗,并對樣品做好標識和防護工作。
在完成勘查工作,獲取相關數據及對數據進行分析整理后,按照任務分工的模式進行勘查報告的編寫,勘查報告的完成品要邏輯清晰。報告完成后,項目部將其交給上級部門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提交給委托單位。
質量技術部門根據委托單位提出的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及時組織專業人員到勘查現場進行驗證,并進行相關材料的填寫進行備案。

①資源分配:根據人員數量、設計難度、工作需求等對辦公場地、設備等進行合理分配,使資源得到最優化配置。②到勘查地區觀測:雖說有勘查數據,但是設計人員還是應該進行實地考查,以便對施工現場的地形、地質、交通、人文環境等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
①制定設計計劃:設計技術應該包括任務詳情、設計目標、設計人員職責權限、設計進度、設計結果清單等。設計技術完成后,交由上級部門審核,審核通過就按此開始設計,沒通過就驚醒計劃修改,直至計劃通過。②設計過程中,負責人應該對設計人員進行嚴格的監督,并組織相關人員對設計人員的任務進行檢查和驗收,對設計任務的完成質量進行嚴格控制。
設計結果應該保證具有可實施性,要安全、經濟并具備必要的美學元素。具體結果應該包括:可行性研究方案、設計初步文件、施工圖、預算計劃書、技術規范書等。
在設計完成后,要用會議的形式組織專家、項目負責人、委托單位等對設計成果進行多方面的評審。評審內容應包括:是否符合國家法規和技術標準、設計方案和技術參數是否達到要求、預算是否合理等
在設計結果通過審核后,可以通過建立模型、計算機模擬實驗的方式對其進行驗證,看其是否符合地質災害防治工程項目的要求。
在詳細介紹設計方案的基礎上演示設計結果驗證的實驗結果,做好充分的檢查工作。設計方案經過確認及發布后,如果在施工前發現問題,要及時按照相關流程進行修改。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勘查與設計是極其重要的環節,在勘查與設計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各個作業環節,力求每一個工作環節都嚴格執行相關標準與工作規程,將每一個環節都進行牢牢控制。只有這樣,才能將勘查與設計環節中因主觀因素對工程的影響減少到最小,盡可能保證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發揮出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