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
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我呆呆地看了很久,心中有一種極不真實的感覺。
原來當人真的如愿以償的那一刻,世界會如靜止一般再也聽不到任何聲響,而腦海里會不停浮現出從前為了夢想無數次和自己死磕的畫面。當那些曾經以為難挨無比的日子都成為墻上日歷翻過去的昨天,再回顧那些時光,便覺悠長得像走過了半生。
回想起高三的日子,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課桌上堆得滿滿的書和怎么也刷不完的題。每一天都在重復著教室、食堂、寢室三點一線的生活,日子明明是枯燥乏味的,卻又好像每一天都過得驚心動魄。
最考驗人的,是每次模考后等成績出來的那幾節晚自習。學校歷年來秉承的規矩就是,高三下午模考完,當晚就會出成績,等高一高二下了晚自習,校長就開始給全體高三學生開總結大會。
等待的過程通常是漫長而煎熬的,會讓人的心像在被螞蟻啃噬一般感覺度秒如年。剛開始的幾次模考,老師在上面講下午考的理綜卷子,我端正坐姿一動不動地盯著黑板,看似聽得認真,但其實只是出神地看著老師的嘴巴張張合合,根本不知道他在講什么。腦海里只充斥著滿是焦慮的話語:這一次我會考到多少分?會是第幾名?可千萬不要被別人擠下去了啊……
這樣做的后果,最后當然是一無所得。幾次模考下來,我發現,班上很多人的理綜成績都已經有了明顯的提升,而我卻依然停留在最初模考時的120分。
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原來備戰高考,我們要打敗的不止是擋在身前的千軍萬馬,還有那個不管是心智還是心態都尚不成熟的自己。
我開始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把那顆容易焦慮急躁的心放慢,經常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在夢想面前,只有腳踏實地的努力才能有所收獲。不要急于知曉結果,也不要太過于注重結果。我只需靜靜努力,守好心中的方寸之地不被浮躁侵擾,而剩下的,就交給最后的高考來檢驗吧。
我給自己制訂了一套學習計劃,每完成一個任務就在后面打上一個鉤。每天晚上在臺燈下做題到凌晨十二點,但第二天還是五點半就逼自己起來洗漱,然后趕往教室背書。上課再也不會神游天外,而是一察覺到自己精神無法集中,就在額頭上抹一點風油精。
吃飯的速度越來越快,錯題集也由一個慢慢變成厚厚的一沓兒,一下課就去老師的辦公室問題目,見到學校從各處找來的高考預測題,心底甚至會產生一股躍躍欲試的興奮感。
隨著黑板上倒計時的一天天減少,我所有的努力也慢慢看到了結果。我的理綜成績基本穩定在240分左右,年級排名也在一次次考試中不斷上升,但我依然每天堅持著之前制訂的學習計劃,心底平靜而從容。
每一個為夢而戰的人,都有自己的奮戰姿態,心底那一腔孤勇,讓我們在追尋夢想的路上從不輕言放棄。
為夢而戰,定不負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