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碼哥
TA的成長:蘇炳添,中國男子短跑運動員,國際田聯世界室內巡回賽男子60米冠軍。王賽,中國綜合格斗運動員,世界綜合格斗冠軍錦標賽(WMMAC)中量級冠軍。“我只想專心地跑好我自己的每場比賽。”“選手的價值不是來源于賽事平臺。”
適用話題:偶像力量;擔當;成長;奮斗。
蘇炳添是奇跡的造夢機,他是百米飛人,是亞洲人的短跑偶像。
綜藝節目《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播出后,“偶像”這個詞在現代人的手中被賦予了新的定義——它成了一類可以被制造的工種。一個個素人,通過“升級打怪”,成為符合大眾標準的idol。這樣制造出的一個偶像就如同制造的一個夢,燈光閃爍下,看似完美到不食人間煙火,脫離生活。
但蘇炳添和他們不同,他代表的這個偶像,是讓夢想照進現實的人。換句話說,蘇炳添重新定義了偶像,他告訴我們,偶像其實離生活很近。
1
蘇炳添是有史以來最清醒、最低調、最沒有新聞、最沒有爭議的百米飛人。
他沒有出眾的身材,圍繞他的,沒有緋聞,沒有綜藝,只有成績和破紀錄。唯一與生活相關的,可能就是他與妻子青梅竹馬的故事了,但就連這么溫情的片段,都是在說他們的婚房有多么樸素。
這樣一個偶像,他在巔峰的生活、到達巔峰的方式,都與那種被星光圍繞的偶像不盡相同。這樣的偶像,從本質上講,與正在奮斗中的你我無異。
作為參照,我們找一個拳擊手的故事。
他是第一個獲得世界級綜合格斗賽事中量級冠軍且持有金腰帶的中國運動員,他叫王賽。他曾在2014年簽約UFC,隨后解約。雖然個人狀態與生涯成績起起伏伏,不變的,是他對MMA運動本身的純粹熱愛與追求。
2
一個擔得起偶像二字的人,對待職業的態度,一定專注且純粹。
去年,蘇炳添在尤金跑出9秒92的個人最好成績,雖然最終因風速達到順風2.4米/秒,超過國際田聯最大風速2米/秒的規定而未獲官方認可,可他依舊獲得無數網友的支持和贊美。但蘇炳添對此卻表現得十分理性與克制,他說:“我自己當然不想被大家捧得太高,那樣以后容易死得很慘。”
對他來說,鮮花和掌聲都是次要的,除了比賽,其他都不重要。
在王賽身上,也可以找到這樣的特質。
2014年,王賽簽約UFC,并于同年3月參加“終極斗士之中華力量”決賽。5個月后,他在UFC澳門賽一騎絕塵,以一致判定擊敗英國拳王丹尼·米切爾,奪下自己在UFC的開門紅。但隨后,他解約了。
去年11月,UFC初次來到中國大陸,王賽以助教身份出現在參賽選手王冠的隊伍里。在采訪中,他又回憶了當年離開UFC的往事。“其實我很不想離開UFC,第一場TUF時我的心率有問題,醫生都不建議我打,第一局手就斷了,我帶傷喝著中藥吃著西藥去打那場比賽,結果很無奈。”
在王賽參加UFC的那個年代,中國選手想進入UFC的八角籠,得先通過TUF選秀。
王賽說:“選手的價值不是來源于賽事平臺,而是來源于他的對手,打過什么樣的對手尤為重要。”這也是他之后選擇賽事時,一個十分重要的考量標準,“會不會被重視對我來說很重要,認可我,認為我有價值,我才愿意去。”
2017年,王賽正式與新加坡綜合格斗品牌銳力搏簽約,但銳力搏能簽下王賽也很不容易。據說,在半年的時間內,銳力搏三次找到王賽,才最終與其達成賽事協議。
良禽擇木而棲,每個人在選擇時都有不同的評判標準。標準本身無優劣之分,但我們還是會對那些不把金錢當作最高標準的人,多一分敬佩。
蘇炳添如此,王賽亦是如此。
3
在通往偶像的路上總要經歷些磨難,而蘇炳添在這方面幾乎達到了“成魔”的地步。
據說,他在2015年第一次跑到9秒99時,為了記住這種感覺,每天晚上睡覺前都在反復回想那個過程,想要把突破時的感覺刻在腦子里。更換起跑腳那段時間,他平時走路都在練習,別人問他在干嗎,蘇炳添說:“我在練習起跑啊。”
王賽是國內第7個簽約UFC的選手,實力水平自然不必說。但更難得的,是他在經歷過巔峰與低谷之后,依舊有一往無前的勇氣。
2016年,王賽參加了昆侖決成都站。上場前,他腳底受傷感染,發炎流膿,只能打麻藥硬上。但開打后,觀眾絲毫看不出他有腳傷。好在結果讓人欣慰,王賽與對手在擂臺上激戰三個回合之后,憑裁判一致判定涉險獲勝。
從2009年正式打MMA職業賽開始,MMA對王賽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項運動那么簡單,他在其中發現了可以影響自己思想的東西。“MMA不排除任何格斗項目,這種包容的格局,可以開拓視野,開發思維和身體,包括體能、爆發力、耐力。MMA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思想。”
4
除了有成績與態度,還得有責任與擔當。
蘇炳添是國內短跑一哥,一年前,他就表達過對國內短跑后繼無人的擔憂:“日本目前擁有四五名能跑到10秒10左右的選手,而我們呢,除了我、培萌和謝震業,新人就是10秒30以外了。”
如今,張培萌轉去做冰雪項目,新的小將還沒有成長起來,蘇炳添的大哥位置,怕是還要多坐一會兒。
王賽是恩波格斗俱樂部的成員。去年,恩波曾因“格斗孤兒”在社會上引起過一陣風波。身處輿論中心的王賽并沒有把事情看得很復雜,他說:“輿論怎么認定我們說了不算,但俱樂部每年過年過節都會給孩子買禮物。這些孩子們很單純,家里條件不是很好,有的來只是為了吃飽飯。”
我仍記得格斗孤兒的視頻里,當記者問孩子們的夢想是什么時,不止一個孩子說,“去打UFC”。那么,曾經征戰過UFC的王賽,無疑就是他們的偶像了。
5月30號,廣州天河體育館,王賽亮相銳力搏冠軍賽,對戰“北境戰士”康斯坦丁。他教給了孩子們最關鍵的一課,那就是,重要的不是站在UFC的舞臺,而是無論站在哪里,都熱愛自己正在從事著的MMA運動。
5
這樣的王賽,這樣的蘇炳添,是我們生活中的偶像。他們有實力,有追求,肯拼搏,有擔當……他們讓我們確認,偶像不必高高在上。
我們需要不同的偶像。綜藝節目制造出來的偶像,也許能讓我們沉浸在不分真假的美好幻想中做一場烏托邦的夢,但生活中的偶像,則是實實在在地教會我們找到面對生活的勇氣和方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