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
6月初時,一張疑似前國腳安琦在路邊賣櫻桃的照片在網上開始刷屏。安琦本人大方承認:“是我,也沒有很慘。如果辛苦可以讓家人過得更好,我可以做得更多,還有本人其實也沒有那么胖。”提起當年的安琦,絕對是迷倒眾生的“鮮肉級”國腳,被國內媒體譽為“超白金一代”。
從昔日的“鮮肉級”國腳到如今的“油膩中年大叔”,從以前的萬眾矚目到如今的“泯然眾人矣”,安琦的人生軌跡,是很多退役運動員的縮影。如果說職業運動員是“我的前半生”,人生下半場的品質,顯然離不開這些退役運動員的努力與奮斗。那種指望“吃老本”、消費自己昔日榮光的做法,終究難以長久。
在價值實現渠道多元化的當下,“前國腳賣櫻桃”有何不可?一個旨在讓“勞動更有價值,勞動者更有尊嚴”的社會,每一個努力工作、認真生活的勞動者,都需要對其有最基本的敬意;那種只看見少數成功個案卻不懂得尊重平凡個體、不愿意成為普通人的價值理念,如果得不到糾偏,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全社會的浮躁與喧囂、功利與焦慮。當普通勞動者也擁有足夠的體面與尊嚴,我們的城市才會更有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