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童
前段時間,媒體報道了兩起“網紅秒變網黑”的典型案例。其一,江蘇省鎮(zhèn)江市森林公安抓獲一名網絡男主播,該主播當時正在虎牙上直播捕鳥,他先后捕獲各類小鳥40余只,均屬省重點或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其二,四川省宜賓市兩輛車在流米寺古跡石梯上強行駕駛的視頻在網絡熱傳,兩名嫌疑人很快被傳喚歸案。目前,兩起案件都在進一步調查中。
誠如網友所言,上述兩起網絡事件,皆可稱其為“自己挖坑埋自己”的愚蠢之舉。前者固然一時間吸粉無數,卻等于主動奉上了濫捕國家保護野生鳥類的確鑿證據;后者逞了驅車爬坡的過人之勇,卻把毀壞古跡石梯的行為有圖有真相地昭示于眾。倘若說始作俑者本想借此在網絡“紅”上一把,其結果無疑都秒變成了“網黑”。
“網紅秒變網黑”,看起來只是兩則新聞報道的同日“偶遇”,其實也折射了當下依法治網的日趨嚴密。近兩年,從內涵段子永久關停到快手、抖音被要求持續(xù)整頓,從開展“凈網”“劍網”“護苗”等治理行動到清除低俗網絡直播節(jié)目、“邪典視頻”等有害內容,一系列舉措的推出實施,進一步夯實了網絡治理,促使網絡空間更加清潔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