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鑫
近年來,單用途卡消費者投訴持續增加,經營者關門跑路事件屢見不鮮,重大突發事件影響惡劣。2017年由單用途卡引發的相關投訴達12106件,同比增加25.9%;涉及經營者3887家,其中關門跑路1864家,占比48%。2018年一季度相關投訴累計6417件,同比增加19.4%,關門跑路經營者數同比增加近30%??凋E、代官山、金錢豹等關門跑路或者經營不善歇業事件,更是屢見不鮮。同時,單用途卡超發濫發現象普遍,風險隱患與日俱增,迫切需要地方立法維護市場秩序。
三大核心制度體現“三個轉變”
《上海市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創設性地提出了三大核心制度設計:信息對接制度——建立全市統一的單用途卡協同監管服務平臺,堅持發卡信息“信息對接”,確保發卡信息透明,實施動態智能監管。風險警示制度——明確實行預收資金余額風險警示制度,發卡主體的預收資金余額達到規定的風險警示標準后,應當采取銀行專戶管理或購買履約保證保險、擔保保函等風險防范措施。信用治理制度——建立覆蓋單用途卡全過程管理的信用治理體系,健全信用聯動獎懲機制,做到事前信用核查,事中信用分類監管,事后聯動獎懲。
這部規定的制度設計體現了政府部門堅持“刀刃向內”的改革舉措,對于政府部門創新管理方式、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轉變”:
轉變“被動監管”為“主動預警”。單用途卡協同監管服務平臺依托信息技術,通過分類管理和動態預警方式,降低發卡經營者的實際違規概率,大大減少政府部門的執法頻次和成本。
轉變“劣幣驅逐良幣”為“良幣驅逐劣幣”。規定注重發揮信用管理在單用途卡監管中的作用,建立了覆蓋單用途卡全過程管理的信用治理體系,將信用治理作為單用途卡領域的重要手段,逐步讓“失信經營者被市場淘汰出局。
轉變“單邊管理”為“多邊治理”。依托單用途卡協同監管服務平臺,政府部門、經營者、行業組織、社會公眾多方共同參與,有效構建了單用途卡“社會共治,模式。
“信息對接”加速優化營商環境
據介紹,今年以來,市商務委率先在商務領域開展了單用途商業預付卡“信息對接”試點工作,推進全市已備案發卡企業與單用途卡協同監管服務平臺進行“信息對接”,目前已有260家企業完成“信息對接”,企業積極性普遍較高。不同行業、不同領域都涌現了一批典型發卡企業:外資企業方面如百勝投資(旗下品牌包括肯德基、必勝客、東方既白);國有企業方面,如新世界股份、徐家匯商城;民營企業方面如盒馬鮮生,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內就完成了“信息對接”。市民普遍較為關注的居民服務業,也有大批企業積極開展“信息對接”,如組合發型、大桶大投資、一茶一坐等美發、沐浴、餐飲企業。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已“聯網對接”企業預收資金余額超過218億元。
據市單用途卡協會估計,上述發卡企業2017年度預收資金余額累計額占本市全部單用途預付卡市場預收資金余額總額的35%,“信息對接”試點工作對營商環境的優化作用顯而易見。
完善平臺設計盡快出臺配套文件
下一步,市商務委將按照市委市政府“一網通辦”的總體部署和要求,重點做好“1個平臺、2份文件、1項行動”三項重點工作。
開通協同監管服務平臺。根據法規要求,調整和完善協同監管服務平臺各項功能設計,盡快開通協同監管服務平臺,為政府監管以及為經營者、社會公眾提供服務和保障。
出臺法規授權配套文件。根據法規授權的有關事項,會同有關部門盡快制訂《上海市單用途預付消費卡信息對接聯網管理辦法(試行)》《上海市單用途預付消費卡預收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等法規配套文件,并報請市政府轉發。
推進“聯網對接”專項行動。報請市政府轉發《上海市單用途預付消費卡“聯網對接”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市區聯動、部門協同,通過廣泛宣傳、動員培訓、排摸督促和專項治理4個階段共18個步驟全面推進開展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經營活動的經營者信息對接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