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作為一名曾經的教育工作者,12年前,魏姝麗離開江蘇老家來上海。從那時起,這個“新上海人”開始融入上海。當選為浦東新區第六屆人大代表,獲得上海市“五好基層黨組織的書記等榮譽稱號,“冠冕”加身,卻絲毫沒有掩蓋她質樸、坦率的氣質,反而更增強了她為民履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敢唱“黑臉” 敢于說“不”
遇到問題不推諉,排憂解難勇擔當,是魏姝麗一貫的工作理念和態度。“選民反映的問題,無論大小,無論難易,我都一視同仁,認真對待。遇到一些難啃的‘硬骨頭,一次不行,就兩次。代表就是一張嘴,為人民發聲,累不怕,苦也不怕”。她如是說,也如是做。
臨沂路郵局車輛進出小區擾民的問題,因為牽涉到規劃、交通、違章、經營等多個方面,一拖就是二十多年。居民深受其害,怨聲載道,多次向她反映。魏姝麗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決心啃下這個“硬骨頭”。在區六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她提出代表建議加以推動,政府部門經過努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壓力,但問題未得到根本性解決。魏姝麗對建議辦理的過程表示理解,但對辦理結果勇敢說“不”!后來,協調的過程充滿了艱辛,她在小區、郵局、街道、部門之間,一次又一次奔走協調,無懼重重困難。
區六屆人大三次會議上,魏姝麗再一次將這個問題提出,并與交警和規土等部門的同志現場查看,引起方方面面的重視。在區人大的督辦下,新區城管執法局會同公安、規土、路政等部門多次召開現場協調會并取得共識。經過兩年不間斷的督促協調,新區交警支隊出具了準許臨沂路開門的批復,小區與郵局最終達成協議,明確郵局的大型車輛禁止進入小區,因郵局業務需要,可安排小型面包車進小區,但必須與居民一樣進行車輛登記,由物業公司管理。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位于東方路的東方佳苑、鵬欣家園,是近20年房齡的早期商品房小區,基本設施開始老化,技防設施急需更換,污水管網改造也亟待進行。然而,面臨的問題是老舊商品房維修資金普遍短缺,又無法像老公房列入舊住房綜合整新項目那樣進行大修。
魏姝麗聽到居民的反映,堅定地表示:我來管!她連夜起草代表建議,后又會同街道房管部門多次研究完善,提交區人代會。這份建議不僅反映了居民的問題和現狀,還從長效機制的角度,對老商品房小區以及其他三類小區的物業管理機制進行探討,提出了包括將其納入政府舊住房綜合整新項目、出臺房屋定期維修強制性規定、出臺住宅房屋質量保險政策、加強房屋維修資金及公益性收入管理等建設性意見,希望引起新區相關部門的重視,從政策上、資金上給予傾斜,讓老舊商品房煥發生機,把關心群眾切身利益的事做實辦好。
是代言人更是“娘家人”
作為居民區書記里選出的人大代表,魏姝麗的日常工作就是和人民群眾打交道。“難”不避讓,“干”字當先。小區里每一次建筑垃圾的搬運、施工現場的監督、消防通道的整治,她都第一個卷起袖子。
居民們眼中的魏姝麗,不論什么季節,都身著橙色馬甲、手帶白色手套,大汗淋漓地忙活著。她認為,能夠出出力、跑跑腿、坐下來協調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城管、安監隊員也好、社工志愿者也好,都是支持小區工作的一份子,只要代表本人拼在前頭,他們便沒有理由不好好配合。有一次,居民打電話告訴魏姝麗樓組里有污物擾民,她先后兩次上門,了解情況,聯系協調物業進行現場辦公,處置了污物擾民的問題,得到居民的贊許,并收到錦旗。這樣的人大代表,這樣的“魏書記”,是小區居民們交口稱贊的最美“娘家人”。
“作為一名人大代表,能有機會為社會和諧穩定,為人民安居樂業盡綿薄之力,是我本人的榮幸。在今后的履職工作中,我將倍加珍惜代表的榮譽、不斷增強代表履職意識,一定不負重望,不辱使命。”這就是魏姝麗代表的莊嚴承諾,也是她履職之路的生動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