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發
1957年我10歲,在河北省任丘縣議論堡鄉上高小。國慶節那天,我和同學們穿上新衣、系上紅領巾,在老師的帶領下,排著整齊的隊伍,舉著小旗喊著口號,步行十多里,趕到縣政府中心會場。會場上紅旗招展、花團錦簇,臺下人山人海,黑壓壓一片,足有數干人,有縣、鄉政府的領導和工商界人士,更多的還是各村的農民和學校的學生。
大會開始前,會場上的高音喇叭反復播放著一首熱情激昂、雄壯有力的歌曲:“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我們坐在臺下仔細聆聽著,聽了幾遍后,便跟著喇叭小聲唱起來。帶隊老師是個年輕小伙子,比我們大不了幾歲,他興奮地掏出筆和紙將歌詞記下來。我問老師這首歌叫什么名兒,他有些難為情地說:“我也是剛聽到,我去問問?!彼叩街飨_前,與看機器的人交談了幾句,然后返回來興奮地對我們說:“歌名叫《歌唱祖國》。”多好的名字?。∥曳磸湍钸吨?,將歌名牢牢記在心里。孩子家腦瓜靈,從到達會場到正式開會不到一堂課的時間,我們基本就學會了,再經老師的具體指導,曲調和歌詞掌握得便八九不離十。
縣政府的慶祝大會,其實就是通過電子管收音機收聽北京國慶盛況的會議,經放大器放大,再用幾個高音大喇叭播放出來,形成洪亮的聲音,在會場上空回響。當廣播電臺的解說員激動地說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現在天安門城樓上時,我們不由得振臂高呼:毛主席萬歲!共產黨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會場上的歡呼聲、口號聲和鼓掌聲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強烈地震撼著我們。
大會結束后已到中午,可我們并未散去,因下午縣里還演文藝節目。我們席地而坐,吃著自帶的干糧。大家帶的幾乎都是清一色的玉米面窩頭,窩頭眼里放著幾塊咸菜,我們吃得非常香甜。老師也吃著自帶的同我們一樣的飯菜。那時,人民的生活比較清苦,來自農村的我們更不必說。但是,那時的我們并不缺少幸福感,這幸福感來自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來自對勞動人民當家做主的自豪,來自對未來的美好向往??赐暄莩龊?,我們這才依依不舍地走出會場。在排隊回家的路上,我們的心情格外舒暢。老師說:“同學們,咱們唱唱剛學來的《歌唱祖國》好不好?”“好!”我們齊聲答應著。于是,在灑滿陽光的鄉間小路上,胸前飄著紅領巾的我們,踏著有力的節拍,唱起了《歌唱祖國》的雄壯歌曲。
長大后,隨著閱歷和知識的增加,我更喜歡這首歌了。因為這首歌唱出了全國人民的心聲,顯示出祖國的尊嚴,也使我自然想起那場兒時參加的國慶大會。如今,這首歌伴隨我走過了半個多世紀,上學時唱,工作時唱,退休后仍在唱。至今余音繞梁,激勵著我,鼓舞著我,使我心中充滿了自豪感、幸福感、使命感和責任感。
讓我們大家一展歌喉,齊聲共唱這首經久不衰的革命老歌,把我們心中真摯的愛獻給親愛的黨,獻給親愛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