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丹
與傳統的校園文化相比,校園體育文化有著自己鮮明的特點,特別是在高校校園中,體育文化就代表著活力、勇氣與年輕,因此對于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定義,不能局限于校園文化本身,要結合大學生自身特點來進行概述。
從筆者所在的高職院校來說,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建設過程中,對于體育文化的定義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來理解。
從廣義上來說,校園體育文化屬于校園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指在高職校園內,高職學生通過體育運動體現運動價值的過程,它主要是精神健康與身體健康的綜合體現;從狹義上來說,高職校園體育文化,主要是指高職學生通過體育課程、課余鍛煉等一些活動,來實現學校體育辦學理念的一種途徑。
無論是從哪一方面理解,校園體育文化都是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它是我國教學發展過程中優秀的精神代表,需要我們不斷傳承和發展。
無論是高職院校,還是普通高校,在開展體育社團活動的過程中面臨的對象都是學生,所以對其特點進行分析,能夠為之后提升體育社團活動質量提供參考依據,筆者根據調查,對體育社團的特點進行總結,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2.1 校園體育社團的時代性特征
在我國,體育教育以及社團相關文化發展,受到了多種社會因素的影響,如政治制度、教育體制、經濟支持等等,相比較國外那些自然形成的體育社團形式,我國的校園體育社團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健康活動、快樂學習的體育鍛煉理念貫徹還不夠徹底,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反映不同時代的體育面貌與主流旋律特點,這一點需要相關研究者的注意。
1.2.2 校園體育社團的全面性特征
校園體育社團所涵蓋的活動是多方面的,通過參與校園體育社團組織的活動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身心放松、強身健體,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他們集體意識。在參與體育社團組織的各種活動過程中,面對挫折與困境時能夠培養學生們的意志品質,培養其自主參與能力、創造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除此之外,由于校園體育社團的活動具有組織性和規律性,這樣能夠使學生在定期訓練的過程中陶冶情操,在運動中排解學業壓力,在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能夠具有良好的健康心理狀態,能夠增強其成就感與滿足感。所以,校園體育社團特征區別于一般的體育運動組織,具有的全面性。
1.2.3 校園體育社團的娛樂性特征
同專業的體育組織不同,高校校園更重視學生身心、健康的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滿足,特別是對網絡時代高校大學生來說,他們接觸的各種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在實行體育社團教育過程中,不要把“學習專業的體育技能”作為社團的主要任務,而是要在社團開展過程中,幫助高校生了解體育社團的特點,盡可能的豐富鍛煉形式,如傳統的球類訓練,還有新型的室外鍛煉等等,這些社團可以靈活設置參與人數,且每次活動時間不必特別固定,并且根據參與人員的性格特點給予他們不同的選擇門類,在這樣的社團設置下,肯定能夠讓社團成員感受到與眾不同的活動經驗,更加有利于之后相關工作的開展,吸取更多的師生參與其中。
1.2.4 校園體育社團文化傳播性特征
體育是促進文化交流、文化傳播的有效途徑之一,奧林匹克運動會是最好的例證。特別是在網絡時代背景下,青年學生非常容易接受新的觀念和思想,通過體育社團能擴大高校學生對于體育精神的認知,再加上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能夠提升青少年的自尊心與自信心。例如通過高校校園體育社團可以通過互聯網等技術宣傳體育明星的光輝歷程,如姚明引領的NBA“姚氏”風潮、丁俊暉讓我們對斯諾克運動認識的加深、網球金花李娜在法網的登頂,田徑100米蘇炳添突破10秒大關,這些宣傳活動使學生了解到更多的體育資訊和這些體育明星取得榮耀的瞬間,無一不表現了體育運動是引人入勝的世界通用語言。
21世紀是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時代,網絡作為大學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能夠幫助他們獲得許多在課堂上接觸不到的知識,這點對于體育社團的發展尤為重要。我們知道,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情況并不相同,一些先進的體育活動或者體育理念,無法在大學體育社團中真正得以實現,這時候通過網絡信息平臺,可以幫助通過網絡查詢到相關體育活動的內容、圖片以及視頻,使得社團活動的覆蓋面得到了極大提升。因此可以說,網絡信息平臺的出現促進了體育社團教育資源的完善與豐富,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教育合力、資源共享。
由于網絡時代信息平臺本身開放性的特點,時代在這個虛擬的世界中,人與人交流起來不受地位與社會背景的限制,換句話說能夠一定程度上的滿足人們“平等和諧”的愿望,這其實與大學生崇尚自由與公平的心理要求是相吻合的。因此網絡時代體育社團教育與普通的校園體育教育相比較,更能夠凸出大學生的主觀思想,大學生可以通過信息平臺了解自己喜歡的體育內容,然后再在社團中尋找相應的伙伴,而不是被動的進行學習。因此網絡信息平臺能夠幫助高校學生更加實效性地選擇學習內容,在平等互助的環境下,提升大學生的身體素質。
上述分析已經提到,網絡時代是信息化發展下的一個必然產物,在此技術下,不僅豐富了體育社團的教學內容,同時也能夠使得團內成員的聯絡與交流更加效率化,通過網絡軟件,參與者可以將自己對于社團的建議進行匯報,提升高校體育社團運行效率。
在討論高校生參加體育社團的動機問題之前,我們先看一下表1,通過下表可以得知,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學生參加體育社團是因為個人愛好,還有近一半的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是有著比較明確的目的,或是強身健體、或是調節情緒,無論是哪種目的,這點是值得肯定的,說明目前我國大學生體育運動意識還是比較高的。但是在網絡時代,高校體育社團要想更加長久的發展,需要有針對性的開展體育項目和體育活動,才能利用個人興趣的門,借助網絡信息平臺這條道打開學生對體育的熱愛以及參與,具體人數與比例見下表1。

表1 高校學生參加體育社團的動機人數與比例
擁有良好的校園管理機制與規范細化的管理制度是學校體育社團發展的必要保障。當前一些地區高校確實針對體育社團發展建立了完善的管理體制,如社團活動制度、相關體育比賽管理制度等等,但是在真正實踐過程中依舊存在著責任體制不明確的問題,很多制度沒有按照預想的計劃得以實現。這就要求在今后的制度確立過程中,體育社團領導者以及相關制度建立著,明確體育社團領導主體、明確工作范圍與工作職能,使得溝通更加順暢,并且不同地區的學生應該根據自己長遠規劃與發展計劃,進一步細化、加強管理制度,尤其應該重視學校體育工作委員會,對學校體育相關工作進行統籌安排與協調,但是很多校園體育社團當前還未能以文件形式保存下來,在以后的發展與規劃中應配套相應制度文件。
由于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的重要時期,各省市的財政經濟狀況有較大的區別,在經濟不太發達的省市,很多高校在體育設施以及相關文化教育方面的投資力度有限,這樣使得一些很不錯的體育社團開展設想無法付諸于實踐,造成了大學體育社團基礎設施不是十分完善。以筆者所在的高職院校為例,近些年來隨著我國政府對于體育教學重視程度的提高,使得一些高職院校的體育場館設施狀況有了大幅的改善,但由于經費的短缺使得學校難以對已有運動器械進行定期維護,滿足不了學生不斷增長的體育文化需要與運動需求,嚴重制約著校園體育社團建設工作的發展。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手段也有了極大提高,體育教師作為體育文化與學生之間最重要的傳播媒介,其自身素質的高低對校園體育社團的建立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并且學校的體育師資力量將直接關系到校園體育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很多高校在體育教學師資建設方面,雖然已經基本建成一支能夠完成日常教學的師資隊伍,但在遇到眾多體育社團比賽交織的集中比賽階段,帶隊教師與教練員教師分身乏力,故在教師數量上仍存在一定缺口。另一方面,各地區高校在體育教學精英教師培養方面應認清客觀現實,多提供學習機會與鍛煉平臺,督促學校教師進行繼續教育,科研教學雙管齊下,培養出一大批思想過硬,業務能力出眾的體育精英教師群體,為我國中學校園體育社團建設工作開展奠定堅實的師資基礎。
總之,當今校園體育社團活動內容過于單一,著重點不夠合理,不能夠滿足大學生體育活動的需求,需要校園相關領導以及社團組織者對該問題加以重視。
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對于高校體育社團開展來說,體育基礎設施是保證相關活動計劃得以順利實現的重要物質支持條件。所以在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高校體育社團以及高校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基礎設施完善工作,在重視高校生體育文化積累的過程中,為他們提供更多可以切實操作的機會與場所。特別是在網絡時代下,高校社團要想完善基礎設施,除了依靠學校財政支持之外,更多的還是通過網絡信息平臺,加大社會力量對于體育社團的關注力度,從而獲取一定的資金,購買相應的運動器材,拓展大學生的課余文化活動。
網絡時代背景下,網絡平臺最大的特點就是網絡平臺的內容新奇和實用性,也是網絡平臺存在價值和使用價值的意義所在。因此高校體育社團應該充分利用網絡平臺提升體育運動的涵蓋面。一方面加強各個社團的網絡平臺的鏈接,從初級的校內鏈接到高一級的校外鏈接和全國、全球網絡鏈接、相互溝通交流借鑒學習,從各方面提升體育社團網絡平臺的構建和運作能力。把體育社團退出學校,走向社會,更好的為學生和社會提供服務,另一方面擴大開放吸納學生建議,更寬廣得信息渠道,為體育社團發展指明方向,加強網絡監督,促進網絡社團穩步可持續發展。
上述三項都是從具體的體育活動入手,討論網絡時代高校體育社團發展對策,然而精神層面的建設與發展也是高校體育社團構建的必要內容。校園體育文化精神層面建設能夠突出體現在校學生的精神狀態與體育觀念,對學生體育文化熏陶與培養有著重要激勵作用。
本文在對網絡時代高校體育社團開展現狀進行分析過程中發現,目前我國高校體育精神的傳播與教育依舊存在很多不足,值得相關教育者思考,而良好的社團文化能夠幫助高校生建立良好的體育精神與體院鍛煉意識,具體來說可以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良好的體育文化教育能夠幫助大學生克服原有的不堅定心理,以一個更加堅定地心理條件面臨生活中的各種困難;第二,體育社團的定期開展,能夠提升高校生對于國內外體育文化發展的關注程度,網絡時代給予了這些宣傳內容更加廣泛的傳播途徑,有利于提升大學校與體育文化氛圍,最終培養高校生的體育意識。
大學院校體育社團作為高校體育發展的重要組成本分,既豐富了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身體素質,對于校園文化發展與能力提升都是有著重要促進作用的。本文結合筆者所在的高職院校,對網絡時代下體育社團的發展對策進行了信息探究,希望能夠幫助高校培養出更多的德、智、體、美綜合型人才,落實全民健身和終身體育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