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軍宏
(湖南城陵磯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湖南 岳陽 414000)
作者曾在上港集團振東分公司操作部曾任單船指導員、控制員、控制室主任和當值經理崗位;在上港集團振東分公司任安全監督室主管、副經理、經理、公司總經理助理崗位;2016年至今,被上港集團外派至湖南參股公司湖南城陵磯國際港務集團任副總經理,分管港口安全生產工作。
近年來,上海港腹地范圍內對化工產品的需求逐年增長,越來越多的化工產品選擇集裝箱運輸,致使進出上海港的船載危險貨物集裝箱不斷增加,上海港的危險集裝箱作業能力也在不斷加強。但是,因危險貨物自身具有易燃、易爆、毒害、放射以及污染環境等特性,一旦發生事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所以危險貨物集裝箱的增長也為上海港的安全管理帶來了新的課題。
1)上海港進出的危險集裝箱絕大部分都通過橋吊進行裝卸作業,級別高的1類、2類、5類和7類通過客戶船邊直提和直裝,其他級別低的危險貨物集裝箱通過港內拖車直接拖入港內堆場進行臨時堆存。港區內從事危險品作業的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都通過專業培訓持證上崗。上海港建立了危險貨物裝卸作業的管理制度,整個裝卸作業過程有現場管理人員全程監護,到目前為止,上海港還沒有發生過危險貨物集裝箱在裝卸過程中的相關事故。
2)港區內危險級別比較低的危險貨物集裝箱(4類、6類非劇毒、8類和9類)臨時堆放在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批準的相對封閉的區域,并有專業人員24 h跟蹤管理。堆存區域嚴格按照國家環保和消防要求配備硬件設施和應急物資,堆存區域設有噴淋裝置,在高溫季節對堆存的危險貨物集裝箱進行不間斷的噴淋。危險貨物集裝箱在堆存狀態發生事故的概率極低,常見事故為箱內貨物包裝破損或油罐箱閥門故障發生泄漏事故,此類事故比較容易處理,后果也不嚴重。
1)搬運過程中的危險。根據以往的危險品事故情況分析,搬運過程中的事故占比高,無論是在裝卸過程還是在運輸環節,都是最容易發生事故的節點。而在儲存狀態下,發生事故的概率要低得多,該狀態下發生的事故多半是由于搬運導致的。
2)大量儲存的危險。危險貨物儲存越多,則危險系數越大,安全風險也就越大。比如天津港瑞海公司“8·12”事故,在事故發生之前就儲存了大量的各類危險化學品,公司管理不善導致發生事故是早晚的事,但由于儲存了大量的危險貨物,在事故發生后致使能量集聚,導致了這次特大事故的發生。
3)各類不同性質危險品集中儲存帶來的風險。危險貨物由于具有易燃、易爆、毒害、放射以及污染環境等不同的特性,而不同性質危險品一旦發生事故將導致連環爆炸,而且產生大量有害有毒氣體,導致環境污染,使之災情變得更加復雜和難以控制。
1)港內危險貨物集裝箱臨時堆場是經過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批準,并在堆存的品種、數量和時間上有嚴格限制。如果堆存的危險貨物集裝箱超量或超時,港區必須將超出的集裝箱運輸到港外的專業危險貨物集裝箱堆場去。如果港外堆場堆存能力不足或者運力不足,將直接影響港區危險貨物集裝箱裝卸作業,從而影響港區外貿船舶的正常離靠。因此,港區為了保證正常的業務開展,同時又不被主管部門發現有危險貨物集裝箱在港內超量或超時,就將超出的危險貨物集裝箱堆存到普通貨物集裝箱區域,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危險貨物集裝箱混堆、亂堆的現象,安全隱患也就隨之而生。
2)按照2011年新修訂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規定,港內從事危險貨物集裝箱管理的人員必須經過主管部門培訓并考核合格取得從業資格證書,一線作業的人員必須經過企業培訓合格后方能上崗作業。但是,由于有關主管部門對企業培訓沒有相應的文件規定,企業對一線作業人員的培訓也不夠重視,所以,上海各個港區從事危險貨物集裝箱作業的人員培訓和持證情況參差不齊,大部分碼頭企業將所有從事危險貨物集裝箱管理和作業人員都送到交通委組織的培訓班培訓考核,取得資格證書后上崗,而忽視了內部培訓考核。這樣大眾化的培訓缺乏針對性,效果顯然不佳。
3)上海交通主管部門有明確規定,在高溫季節,天氣預報溫度超過35℃時,當天10:00時到16:00時停止對危險貨物集裝箱的運輸和裝卸作業。但是,港區為了確保正常的生產秩序,有時候不得不違反規定進行作業。
1)減少港口運輸、裝卸環節,大力提高船邊自提或直裝比例。危險貨物集裝箱容易發生事故的關鍵點在運輸和裝卸過程中,所以,要控制危險貨物集裝箱發生事故的概率,就必須盡量減少其在運輸中的物流環節。港口是危險貨物集裝箱物流環節中的一個節點,對于港口方來說,最為安全的是貨主在船邊進行直提或直裝作業,這樣,減少其在港區的作業環節。所以,建議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協商研討,進一步優化上海的口岸環境,努力提高通關便利度,制定相對比較科學的政策,進一步提高危險貨物集裝箱“車—船”直裝、“船—車”直提的比例,使越來越多的危險貨物集裝箱能夠在船邊直接自提或直裝作業,這樣,不僅減少了集裝箱的作業環節,降低了發生事故的概率,同時也為貨主節約了物流成本。
2)更加科學合理設置港口危險品臨時堆場和港外專業堆場。對于貨主不能在船邊進行直提或直裝作業的集裝箱,可以堆存在港區內的臨時堆場。臨時堆場可分級別設置,交通主管部門負責制定不同級別級堆場的技術和管理標準規范,港區按照標準規范配置硬件設施并加強管理。這樣,既減少了危險貨物集裝箱在港外堆場的堆存環節,貨主可以直接到港區堆場進行送箱或提箱作業,同樣也可減少作業環節,降低發生事故的概率,還可為貨主節約物流成本。交通主管部門放開對危險貨物集裝箱在港區的堆存品種、數量和時間的限制,重點監管臨時堆場是否符合技術標準和管理規范,將大大有利于危險貨物集裝箱在港區這個物流節點的安全管理。
此外,也可以借鑒國外港口經驗,采取企業自主管理與政府嚴格監管結合的管理模式:由港口企業根據港口自身的實際情況提出申請,結合當地市場情況,按照數量和類別制定危險貨物集裝箱科學詳實的管理辦法和應急預案。政府行業主管部門通過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風險評估后,實行嚴格的監管,最終形成既有碼頭儲存危險品的方案,又有專業儲存危險品港外堆場的分散堆存方案。
3)突出企業內部培訓的重要性與行業主管部門培訓取證相結合的原則。隨著《危險貨物水路運輸從業人員考核和從業資格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令2016年第59號)的發布,進一步明確了從事危險貨物集裝箱管理和作業人員的具體要求,港口管理人員須經行業主管部門培訓取證。由于港口一線作業人員是危險貨物集裝箱的直接操作者,更易造成事故,帶來較大的安全風險,碼頭企業應結合作業人員的具體崗位自主安排有針對性的培訓,培訓要有考核和記錄。這樣的培訓因為更有針對性,培訓效果要比主管部門安排的培訓更好。建議交通主管部門將重心放在企業內部培訓的監管上,不斷督促碼頭企業開展對作業人員自主培訓,使之取得實質性的效果,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控制事故的發生。
4)高溫季節危險品的行業監管實現分類別、分時段監管。高溫天氣,危險貨物的作業風險更大。但是,危險貨物集裝箱實現了用集裝箱把危險貨物和作業機械及人員進行了有效隔離,使危險貨物集裝箱的風險程度降低了很多。對于港口企業,在高溫天氣停止對危險貨物集裝箱的作業,將直接影響港口船舶的正常離靠。鑒于以上原因,交通主管部門關于高溫天氣危險貨物作業的有關規定在港口就很難執行。根據不同類別危險貨物特性,并不是所有危險貨物都不能在高溫天氣情況下作業,交通主管部門應該確定比較合理的限制范圍,嚴格限制一定范圍內的危險貨物運輸作業,這樣,既從源頭上控制了危險性作業,同時又保證了港口在高溫天氣的裝卸作業。
上海港口危險貨物集裝箱的量逐年上升,天津港“8·12”特別重大爆炸事故的發生,給上海港的危險貨物集裝箱管理敲響了警鐘。上海交通主管部門、聯檢單位和港口方應齊心協力,從監管和經營兩個層面共同維護好危險貨物集裝箱在港口作業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