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達
江蘇緯信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江蘇 南京 210014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道路工程項目不斷增多。考慮到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理論要求,完全破除舊有道路工程后進行重建顯然不可取,這時就需對舊有道路進行改擴建。路線設計作為改擴建道路項目開展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其設計的合理性,直接關乎改擴建道路項目施工的質量和效率。因此,如何科學地設計改擴建道路項目的路線值得深入探討。
在改擴建道路項目路線設計中,同新建工程一樣,也需要遵從一定的設計規范和要求,但是在具體的細節設計等方面存在一些差異性,具體的設計特征如下:其一,要注意設計和調整平縱組合不恰當的路段。鑒于平面線形設計在改擴建道路項目的作用,實際施工中要在對各項建設目標進行統籌兼顧,對平面線形進行科學調整,尤其是要及時妥善修正平縱組合不合理或縱斷面不科學的道路路段。其二,改擴建道路項目路線設計不可同現有路線設計之間存在矛盾或沖突問題,需要遵從現有道路設計原則的基礎上,充分勘查項目所在地的地質情況與道路情況,確保設計不會偏離實際項目情況。比如,要高度重視考慮擴建道路路基和現有路基之間存在的沉降差情況,做好相應的處理工作,確保改擴建道路路線設計的質量。
在改擴建道路項目路線設計中,涉及如下兩個聯系緊密且又相互影響的因素,即:路線走向與路線設計面。一方面,在改擴建道路項目路線走向設計中,涉及比較多的設計準則和要求,設計流程相對比較復雜,需要進行統籌、多角度考慮。在設計改擴建道路項目路線走向期間,需要結合項目在現有道路網絡中的功能、道路等級以及項目所在地的地質條件、地形條件與水文條件,同時還需要考慮項目所在地的管道敷設情況、航空以及鐵路等實際布局情況。除了考慮上述關鍵因素外,在設計道路項目路線走向方案期間,還需要結合實際的勘查數據和考核結果等來挑選出最佳的走向設計方案,確保可以滿足道路施工安全性以及路線設計合理性等需求,增強行車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另一方面,在改擴建道路項目路線設計中,從橫縱斷面和平面等方面入手,嚴格按照相應的準則和規矩,增強設計的合理性與科學性,明確改擴建道路項目路線設計的關鍵點,確保后續改擴建道路項目的等級與承載性能等均可以滿足實際的施工需求,確保形成的安全性[1]。
在開展改擴建道路項目路線設計期間,為了確保項目路線設計的質量,增加路線設計的經濟效益,需要強化前期路線規劃設計,做好前期資料的調查與收集工作,確保設計工作中有大量可靠和準確的數據支撐,做好設計準備工作。在實際收集資料環節中,主要是調查現有道路項目現場及周邊的環境、地質條件、地貌地形條件、道路車流量情況、路基沉陷情況以及道路不良情況等等。通過對這些獲取的資料進行收集和研究,配合相關單位反饋的建議以及線路所在區域的交通規劃情況,制定一份科學、合理的改擴建道路項目路線設計草案。然后將相應的設計草案遞交給上級部門進行審核,確保設計方案的合理性。
在改擴建道路項目路線設計期間,設計人員需要立足于整體視角上來分析構成現有道路項目的各個要素,確保所設計規劃的合理性,同時還要對現有道路項目交通承載能力進行準確判斷,明確其同現有設計之間的差異性。之后可以依托技術手段,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和整理路線設計方案,不斷完善道路布局總體設計方案,這是確保改擴建道路項目路線設計質量的一個關鍵環節。比如,結合不同道路類型等實際情況,對改擴建道路項目的路基進行合理加寬[2]。
平面線形是影響改擴建道路項目設計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具體表現為會對車輛運行的暢通性、穩定性與安全性等產生直接影響,所以在改擴建道路項目路線設計期間,同樣需要做好平面線形設計,改善改擴建道路段的平面線形情況,確保整體改擴建道路段對應平面線形的均衡性和連續性的同時,保證其和周邊地勢和地形條件等保持協調性,這樣方可確保改擴建道路項目路線設計的合理性,增強改擴建道路項目的耐用性。在設計平面線形期間,需要配合項目所在地地物和地形等,科學地選擇和設計線形及其組合情況,靈活地搭配使用直線、曲線以及緩和曲線等,切不可單純地采用單一線形設計理念。在改擴建道路項目平面設計中,設計人員還需要綜合考慮綠化因素、環保因素以及道路美化作用等,在不同等級道路設計中應用不同的路面設計方案,確保在滿足改擴建道路項目使用需求的基礎上,美化改擴建道路項目路面,增強環保設計的質量。比如,山嶺重丘地段的改擴建道路項目,需要結合實際施工情況,針對性防護道路邊坡,做好其防護以及綠化工作;陡坡路段設計改擴建道路項目,要盡可能不采用半填半挖形式的路面形式,否則就需要針對性設計擋土墻結構。
對于改擴建道路項目而言,縱斷面設計質量會對后續道路行車安全性、順暢性以及乘客的舒適性等產生直接影響,相應的設計難度卻非常大。在實際道路項目縱斷面設計期間,必須要對各個相關方面的影響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嚴格遵從“寧填不挖”的原則來進行道路項目縱斷面設計。圖1為改擴建道路項目縱斷面設計圖,關鍵路線設計主要由設計線和地面線所構成,實際設計工作中需要妥善對這兩條線之間的關系,具體要點如下:其一,在道路項目路線設計中,要注意結合現有改擴建道路項目中心線上各個關鍵點的高程數據繪制出一條不規則的線;其二,要綜合汽車爬坡性能、運輸需求、地形狀況、路基臨界高度以及視覺情況等來合理地設計改擴建道路項目的設計線,確保其更好滿足實際的設計需求[3]。

圖1 改擴建道路項目縱斷面設計
在改擴建道路項目路線設計工作中,平縱面線形組合是常見的一個設計方式,主要是在初步確定縱面線形和平面線形的基礎上,合理地組織平面線形和縱面線形,確保它們共同可以構成美觀、圓滑、連續、舒適的空間曲線,更好地符合改擴建道路行車舒適性、順暢性和安全性等使用要求,有助于在不增加改擴建道路項目成本的基礎上,改善道路使用性能,增加項目建設經濟效益。在實際的改擴建道路項目路線設計中,要妥善地處理豎曲線和平曲線之間的關系,尤其是要盡可能地將豎曲線的起點和終點位置分別擱置于平曲線的兩個緩和曲線內,這就是所謂的“平包豎”。縱平組合設計實際上是改擴建道路項目線形設計的末尾環節,如果可以有效融合平面線形和總平面線形,那么在發揮二者各自長處,改善改擴建道路使用功能,增加施工經濟效益,確保道路行車的安全性與穩定性,還可以適當地增加改擴建道路項目的美觀程度,一舉多得[4]。
總之,改擴建道路項目路線設計是一項繁雜的工作,涉及的環節比較多。為了提升改擴建道路項目路線設計的質量,需要在明確其設計特征和基本要求,做好數據收集工作和總體布局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設計道路項目的平面線形設計、縱面設計和平縱組合設計等細節工作。只有這樣,才可以最大程度發揮改擴建道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