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豬藍耳病是一種常見的豬病,是一種急性的傳染病。如果懷孕的母豬感染豬藍耳病,會導致流產甚至生下死胎,剛出生不久的小豬也會因為豬藍耳病發生呼吸道疾病,使豬仔的生長發育受到嚴重的影響,甚至有時會導致大量的豬仔死亡。因此,豬藍耳病又可被稱為繁殖與呼吸障礙疾病。本文旨在探究豬藍耳病的病因以及對其防控策略做出分析。
關鍵詞:豬藍耳?。徊∫颍话l病特點;防控策略
中圖分類號:S85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631050
前言
豬藍耳病是由豬藍耳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的高致死率的傳染性疾病,尤其對懷孕的母豬的繁殖和剛出生不久的小豬的呼吸有嚴重的傷害。不同性別、年齡、品種的豬都能夠被感染,甚至有可能發展成為豬瘟,從而對豬的養殖業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對豬藍耳病的預防是十分重要的,其中疫苗預防是最為重要的,相關人員要對病因進行探究從而找出防治措施,從而將危害減到最小。
1 豬藍耳病的病因
1.1 病毒具有高致病性
豬藍耳病病毒是一種動脈炎病毒,該病毒是由鼠的動脈炎病毒(乳酸脫氫酶增高病毒,lactate dehydrogenase-
elevating virus),通過傷口感染了中歐的野豬后,產生的變異病毒,是PRRSV的變異菌株,它的基因組共開放8個閱讀框包括6種不同的編碼蛋白,RNA聚合酶、囊膜糖蛋白、 非糖基化膜基質蛋白。這6種蛋白會在不同發病階段誘導會使宿主產生不同的抗體,因此豬藍耳病病毒具有無血凝活性與高致病性的特點。
1.2 飼養管理不規范
在現代的大多數豬場中都利用現代化的管理方法,自動化的管理方法被廣泛的應用,這使得成本大大的降低了,但是不得不引起養殖者注意的是,自動化管理技術雖然節省成本,但是同時也給養殖者帶來很大的挑戰,使豬的管理中出現一些不足之處,例如,在進行飼料管理的過程中,飼料由于溫度、通風問題常常會出現發霉變質現象,當豬吃了這些變質的飼料后,會將飼料中的毒素進行消化吸收,使豬的免疫力降低。此時,豬易被豬藍耳病侵襲。
1.3 預防意識差
在購買豬種時沒有仔細科學的進行觀察是否有病豬或者有傳染病的豬,在購買之后,也沒有對豬種進行隔離觀察,而是直接投放到豬群里,一起進行喂養觀察。此外,豬種沒有打疫苗進行提前預防。在這種情況下,若是豬種患有隱性的傳染病,則不會被及時的發現,若是這種帶有傳染病的豬混雜在豬群里,會引起其它的豬傳染病,在空氣中傳染后,會引起大面積的感染和豬藍耳病的發病率的增長而導致嚴重的損失,使豬藍耳病的發病率大大提升。
1.4 飼養條件不理想
對養殖環境沒有足夠的加以重視,如果豬舍里陰暗潮濕、豬群過度擁擠,再加上通風也不好,且溫度過高,此時的環境最適合細菌的滋生,那么就會導致病毒的大量迅速的生長繁殖,在這個時候,對環境的消毒若是沒有做到位,也沒有及時定期的對豬群進行疫苗接種,很有可能致使病毒大范圍的傳播。在我國,養殖者一般沒有定期清理豬舍的習慣,再加上其它的環境衛生也不合格,這就使得豬的免疫力大不如以前,因此豬也就增加了患豬藍耳病的風險。
2 豬藍耳病的特點
豬藍耳病是一種急性熱性的傳染病,發病急、癥狀主要是伴有呼吸困難,繁殖率低,可分為3類:急性型、慢性型以及隱形性型豬藍耳病。
2.1 急性型豬藍耳病
急性豬耳病的主要癥狀表現為豬耳朵成為藍紫色,伴有呼吸困難,甚至嚴重的呼吸障礙。
懷孕的母豬若感染上豬藍耳病,將會流產,早產或者產下死胎。豬仔則會出現嚴重的呼吸道障礙,體溫升高,出現腹瀉。因為剛出生的小豬體質比較弱,抵抗力低下,所以死亡率非常高,有時甚至會超過80%。
2.2 慢性型豬藍耳病
慢性豬藍耳病發病相對于急性豬藍耳病來說,是比較緩慢的,大型的養豬場主要發生慢性型的豬藍耳病,從而使豬的生育率大大降低,而且小豬仔的生長速度也極為緩慢,同時,在患此病的時期內,對整個豬群來說,它們的免疫力大大不如以前了,易受一些病毒的入侵。這就使得整個豬場豬群的生長受到了嚴重的阻礙,導致豬的產量大大降低。
2.3 隱性型豬藍耳病
患有隱型性豬藍耳病的豬群沒有發病的特征,只是偶爾會有一些咳嗽的癥狀出現,和正常的豬沒有太明顯的區別,但也會出現一些持續肺部感染的表現,導致大量的豬群感染。
3 豬藍耳病的防治
3.1 選擇健康的豬種
在購買豬種時一定要選擇健康安全的豬種,做好檢測工作,避免在豬場購進攜帶病毒的豬仔。同時也可尋求當地專家進行一些科學的判斷,看豬仔是否有患豬藍耳病的幾率,盡最大可能減少喂養中引起豬群感染豬藍耳病。在把豬仔買進來以后,注射疫苗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注射疫苗有助于提高豬群對豬藍耳病的免疫能力。
3.2 創建良好的生長環境
為了使豬健康的生長,應該為豬提供一個干凈、通風的有利于豬生長的環境。而使豬疾病更加少的發生。若是豬的生長環境雜亂無章,且又臟又臭,很容易給細菌提供一個適宜生長的環境,造成細菌大量的滋生,并且很有可能引起病毒的快速擴散。因此養殖人員必須重視豬的生長環境,要及時打掃豬舍,加強給豬的通風,并且要經常給豬舍進行定期消毒,將細菌殺死在萌芽狀態,以避免細菌的大量生長繁衍。同時要注意不要只使用一種消毒液,要幾種消毒液一起使用,以免細菌產生抗藥性。對于糞便的處理,可以利用現代的手段,對其進行發酵處理,使糞便最大限度的無污染化且無害化。
3.3 保證飼料的質量安全
飼料作為豬的日常營養是必不可少的,豬每天都要進行一定量的飼料喂養來滿足其營養需求,來保證豬能夠安全、正常的成長。有些相關的試驗材料已經發現,飼料的相關管理工作若是沒有做好,比如說,飼料由于沒有及時晾曬通風,造成發霉腐爛或者是飼料過期,卻沒有注意仍然給豬喂養,這些都將對豬的健康成長是不利的,從而使豬的免疫力下降,導致豬對豬藍耳病的免疫力也下降了。因此,豬養殖者應當加強對豬飼料的重視,做好飼料的管理,保持倉庫的通風性,根據季節不同選擇不同的貯藏方式,來保證飼料的質量,給豬進行健康安全有質量的飼料喂養。
3.4 科學的處理病死豬
病豬或者死豬都有可能影響著整個豬群的健康,甚至也會使人感染上疾病,如果人不小心誤食了病豬或者死豬,病毒有可能通過豬肉傳染上人,破壞人的免疫系統,使人產生各種不良反應,從而對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危險。在處理病豬死豬時一定要科學地進行,可以送到專門的處理病死豬的場所利用現代化的技術進行無害化的處理,從而對健康的豬群和人類的安全起到一個保障。
3.5 藥物治療
豬藍耳病是可以通過使用藥物進行治療來獲得痊愈的,例如,黃芪多糖,它是一種高效的免疫增效劑,通過作用于巨噬細胞和T淋巴細胞并對二者予以刺激,可以促使不斷的生成細胞介質,使得內源干擾素的更多更快的生成,從而使病豬的抵抗力,尤其是對細菌與病毒的抵抗能力大大增加了,病豬受損的功能得以更好的修復。在使用黃芪多糖時,如果為了獲得更好的效果,養殖者可以增加一些其它的抵抗細菌的藥物,通過配伍使豬的豬藍耳病獲得更好的治療與恢復。例如,鹽酸四環素與黃芪多糖以1:10000的比例進行配合使用,可以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以避免病情變得更加嚴重。
3.6 雙免增效劑
在豬頸部皮下注射雙免增效劑,來對豬藍耳病的病毒進行防控,此種方法對豬藍耳病的有效防控可達到98%,且總的治療有效率也不會低于95%。因此對于母豬與豬種,可以每天在其頸部皮下注射雙免增效劑,不同的豬根據品種、體重注射不同的劑量,但均是5~8d為一個療程。
3.7 藍耳病血清
利用育肥豬與健康淘汰豬來制備藍耳病血清等滅活疫苗。當疫苗制備完成后,對豬群進行首次免疫,第2次免疫是第1次免疫劑量的2倍,二者給藥方式是一樣的,均為肌肉注射,首免為20~30mL之間,二免則為40~60mL之間。這樣可使病豬體內形成足夠抗體來有效的抵抗病毒和細菌。在二免結束后的7d之中,有8h只能飲水,而禁止喂食飼料。當然,藍耳病血清與黃芪多糖的配伍使用,將會使豬藍耳病取得更顯著的療效。
3.8 接種疫苗
活疫苗或滅活疫苗對治療豬藍耳病均有良好的效果。公豬與母豬均可接種濃縮型的滅活疫苗,可以皮下或肌肉注射,每次注射大約2mL。但公豬的首免需在配種前的12~21d之內完成,而母豬的首免需在配種前的35~49d之內完成。此外,每隔1個月要進行1次免疫加強,每隔半年就要進行1次免疫接種。
4 結語
豬藍耳病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疾病, 對于養殖者來說要找到豬藍耳病毒的病因,針對病因做好提前預防,這就要求養殖者對豬舍的環境衛生、飼料的質量、健康豬種的選擇進行嚴格的把控,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避免疾病的發生以及傳播。由于豬藍耳病危害極大,養殖者也要根據具體病因采取相應的藥物或疫苗治療,使豬藍耳病得到有效的防治,從而減輕養殖者的經濟損失。
參考文獻
[1]商秋森.豬藍耳病病因和預防技術探討[J].中國畜禽種業,2017,13(08):140.
[2]韓春林.淺談豬藍耳病病因及其治療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7,33(05):127,135.
[3]謝光國.淺談豬藍耳病病因及其治療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6,32(05):219.
[4]張路良.淺談豬藍耳病病因及其治療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6,32(01):125.
作者簡介:陸以全(1965-),男,壯族,廣西隆安縣,本科,獸醫師,研究方向:動物疫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