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社會快速進步和發展背景下,草魚市場需求度不斷增長,水庫網箱草魚養殖成為當前主要養殖技術,可以有效提升養殖效益,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但是網箱草魚養殖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到養殖質量和品質,迫切的需要進一步完善。本文就網箱草魚高效健康養殖技術進行分析,把握養殖技術要點,以求帶來更大的養殖效益。
關鍵詞:草魚;網箱養殖技術;高效養殖
中圖分類號:S9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631052
網箱草魚養殖技術優勢較為突出,增強水體中的含氧量,降低資金投入力度,為后續的操作提供更大的便利和效益。但是,部分養殖人員過分的重視短期利益,盲目的擴大草魚養殖密度,大量投放魚藥,導致很多草魚由于養殖不當死亡,導致農戶遭受嚴重的經濟損失,并且破壞水體環境。由此,加強網箱草魚高效健康養殖技術研究,可以把握其中的不足,為后續工作提供參考。
1 草魚養殖地點的選擇
草魚的養殖地點選擇十分關鍵,直接影響到草魚的養殖效益。草魚的養殖地點應該盡可能選擇水位穩定、優良并且交通便利的水域,水域深度大概在8m左右,水質清澈、避風向陽,溶氧量至少在5mg/L以上,營造高效的養殖條件。
2 網箱的選擇
2.1 網箱的結構
對于網箱結構的選擇,主要是以聚乙烯材料為主,此種材料的強度大、伸縮性能強,并且造價低,是當前網箱草魚養殖的理想之選。網箱結構為雙層,用竹子將四周捆綁在一起,將其牢固的固定在建筑物上,規格大概在30m×30m×25m左右。同時,網箱底部配備5kg的砼,促使網箱可以置于水面0.5m,并在上方安裝蓋子,盡可能避免草魚跳出[1]。
2.2 網箱的設置
網箱之間的距離應該控制在5m左右,促使水庫和網箱之間的水體可以得到充分交換。網箱設置方向和水流方向保持垂直。并且在望向周圍設置攔網,這樣可以在保證水體交換同時,有效阻攔雜質進入,為網箱質量提供堅實保障。育苗放入網箱前,需要在網箱固定好,可以與藻類水生植物進行充分接觸,盡可能減少網箱和魚苗之間的摩擦,提升育苗成活幾率。
3 魚苗的放養
3.1 魚苗的選擇
在魚苗放養中,應該做好魚苗的選擇工作,通過市場調查和分析,選擇正規的廠家。魚苗的選擇,需要觀察魚苗表面的顏色是否正常,魚鱗完整,游動并無異樣,保證魚苗的健康[2]。
3.2 魚苗的放養時間
通常情況下,魚苗的放養的最佳時期盡可能選擇在秋末初冬,水溫大概在19℃左右。為了避免魚苗死亡,可以為草魚注射出血病疫苗,將魚苗在3.5%的食鹽溶液中浸泡5min左右,進行充分的消毒處理,有效預防魚苗的疫病出現,提升魚苗的成活率。魚苗囤養3~4個月時,需要給草魚注射四聯疫苗,可以有效避免出血、腸炎和赤皮現象出現,提升魚苗成活率。
3.3 水體管理
網箱的草魚應該一次性放足,1個網箱中放置大概80~100尾左右的草魚,草魚體重大概在100~150g左右。與此同時,為了可以有效將網箱中的藻類植物充分清理刮食,可以套養50~100g的武昌魚5、6條[3]。為了確保水中的懸浮物可以充分清理,應該提升水體的透明度,提升水體中含氧量,促使水體中的物質可以實現自我循環。對于網箱中的排泄物,由于排泄物成分中以氨氮為主,伴隨著水溫的升高濃度隨之增長,會危害到草魚的正常生長。所以,可以選擇相應的底質改良劑,盡可能預防避免排泄物的過分存積。
4 飼養管理
4.1 飼料的投放
在網箱中投放魚苗,需要加強魚苗馴養,在1個星期后保證魚苗可以正常進食,確保飼料蛋白質含量在30%左右,1d早晚投放2次,大概在每年的6月和9月,根據天氣和水溫靈活調整喂食次數。通常情況下,每天的喂食次數大概在3次左右,早中晚各1次,喂食量在草魚體重40%左右。同時,還要合理控制喂食速度,草魚吃完后在進行投放,提升養殖成效[4]。喂食時間大概在30~40min左右,并且每隔10d更換1次餌料。陰雨天適當的減少投放量,每年6—9月適當增加喂食量。如果條件允許情況下,可以采用投餌機喂食,可以有效降低勞動強度,還可以有效提升網箱集約化養殖水平。結合草魚生長情況,間隔10d左右調整投餌量,在水溫度25~30℃期間生長速度較快,可以適當的增加喂食量,在陰雨、悶熱天氣減少喂食量,或是停止喂食。
4.2 飼養巡查
網箱草魚養殖中,為了有效提升成活率和養殖效益,應該定期對網箱和草魚進行檢查,每隔10d清洗網箱,確保網箱的含氧量可以滿足草魚生長需求,一旦發現問題可以及時有效處理。在水庫和網箱中的水體交換中,并對網箱充分清洗。相關養殖人員需要檢查網箱是否完好,一旦發現破損需要及時修繕和解決,盡可能避免草魚逃走。為了保證網箱中的含氧量,可以在網箱上安裝增氧機,提升水體含氧量。選擇的增氧機功率大概在0.75kW左右,0.2hm2 1臺,以便于及時換水,為水中增氧,為草魚生長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池塘水質要求pH值為7.5~8.5,在6—9月養殖旺盛期間,應該保證池水透明度在30cm左右,有機物耗氧量為18~20mg/L。對每天的喂食情況做好記錄工作,積累更多的經驗,提升網箱草魚養殖效益。更重要的是,養殖人員需要加強對水位的變化觀察,結合水箱深度動態調整。檢查草魚健康情況,堅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間隔15~20d左右投放藥餌,嚴格對網箱和工具消毒處理,避免外來寄生蟲進入網箱,損害草魚的健康。如果網箱破損,需要及時修補,避免草魚從破損處逃走。在汛期應該對繩索強度進行檢查,查看網衣和纜繩是否符合要求,結合水位變化情況,動態調整網箱位置。
5 魚病防治
網箱草魚養殖中,作為一種高密度養殖模式,病害種類較為繁多,除了日常的疫苗接種外,還要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堅持無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則,及時解決魚病,避免為草魚的健康帶來嚴重影響。實時監測水質變化情況,投喂優良的飼料,避免投喂過期飼料,促使飼料質量符合相關標準。在病害防治中,應該定期消毒處理,將草魚在3%~5%的鹽水中浸泡消毒,大概5min左右即可,并且要為草魚注射出血病疫苗,盡可能避免草魚出現病害問題。定期清理和消毒網箱,尤其是在夏季天氣炎熱季節,可以使用漂白粉和二氧化氯對水體消毒處理。為了可以游俠歐玉芳寄生蟲病的出現,定期使用1mg/L的敵百蟲,或是硫酸亞鐵、0.7mg/L的硫酸銅合劑進行消毒處理。藥餌定期服用,連續使用3~5d即可。出箱上市,應該及時上市銷售,并且注意休要時間,提前做好停食和鍛煉,提升草魚的應激能力,在運輸過程中保持勻速行駛,將風險降低到最小。運輸草魚的水體需要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和規定,快速動作,避免草魚損傷感染病菌,影響到草魚的健康生長。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草魚成活率,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促進我國水產養殖業發展。
6 結論
網箱草魚是一種普遍的養殖技術,為了可以有效提升草魚養殖成活率和養殖效益,應該定期投放魚藥,盡可能避免外來病菌進入水體中,營造良好的水體環境,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魏明偉.利用網箱速產高效養殖草魚技術總結[J].科學養魚,2015,10(12):20-21.
[2]肖華根,袁旭,黃志明.水庫網箱高效養殖大規格供港草魚試驗[J].科學養魚,2016,22(10):21-22.
[3]吳海貴,張傳壽.船式抗風浪網箱健康高效養殖草魚關鍵技術[J].科學養魚,2017,21(11):20-21,85.
作者簡介:曾凡沛(1965-),男,福建長汀縣人,中專,水產工程師,研究方向:水產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