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理哲
自1960年環保運動興起,大眾才了解到環保和自己有切身的關系,環境保護是保護人類福祉的行為。從國家層面來看,世界各國在發展工業的過程中,難免犧牲了環境,有些地方更是嚴重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經由各種努力和抗爭,各國政府才開始注重環境保護。世界各國政府的環保政策也因應而出,紛紛將環境保護納入國家產業發展的政策,當然這也影響了各行各業的發展。
這一年來,在環保政策的整頓下,許多印刷廠因此搬家甚至關門,供過于求的壓力雖然沒有因此消失,但是這個改變卻比任何印刷廠投資設備、人才或是新生意模式的效果都要明顯。合乎規范的印刷廠勢必會感受到環保這個和印刷似乎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居然對業績的提升有如此大的幫助。
可見,把趨勢當作工具與正規經營才是企業長治久安的最佳策略,未來環保對印刷行業的影響恐怕不限于排放標準而已。
芬蘭的UPM是世界上最大的標簽紙廠,除了從傳統紙漿產品線中開發出松節油、妥爾油(Tall Oil)、蒸汽、電力和供熱的服務以外,前幾年還成立了回收部門來主導標簽紙的業務,將“回收”當作賣點,創造了一個資源轉生的奇跡,把一張張小小的標簽變成意想不到的金礦。
歐洲每年有高達60萬噸因標簽造成的廢棄物,小小的標簽可能引起大大的麻煩。因為標簽附在包裝盒或容器上面,如果標簽無法和承載物一起回收,就得增加去除標簽的成本,許多國家的法律已經把商品容器和包裝盒的回收責任歸于制造商。
UPM的服務從客戶設計標簽的時候就開始了,根據最終客戶的產品算出標簽的生命周期和碳足跡,并分析不同原料從進口、生產到后續回收的總成本,幫客戶完成一份環境影響報告。不論是雞蛋包裝盒、寶特瓶的標簽,還是芬蘭啤酒廠的鋁罐上的薄膜,只要采用了UPM的技術,就可以和主要載體的材料一起分解或回收,就能因此省下清除標簽的成本。
UPM以減量、回收、再生材質和重復使用技術創造了標簽的循環經濟,甚至為客戶提供廢棄標簽回收的服務。
在UPM工作了20多年的回收部門經理強調,現在是最好的機會,因為全世界的中產階級不斷增加,電子商務的流行帶動了大量商品的流通,任何商品都需要標簽,標簽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各種包裝材料越來越多樣化。
如今,包括德國的施華蔻和寶瀅在內,已有超過120個客戶加入了UPM的回收計劃,把客戶的垃圾帶回UPM,不但解決了廢棄物處理的麻煩,還可以用來作為紙板的原料,回收量每年以20%的速度成長。回收標簽更為UPM打開了新市場的大門,最近UPM和國內一家回收紙廠合作,開始在國內回收標簽,同時擴展UPM國內的標簽材料業務。
現在,外賣服務和移動支付的標簽隨處可見的,到底二維碼的需求量有多大?
今天印刷廠接到來自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標簽訂單,每一筆訂單動輒都是50萬個標簽,要求隔天交貨。這幾年國內大幅面的數字印刷機和數字標簽印刷機安裝數量快速增長,皆因標簽市場的快速成長。
最近印刷同行都感受到了環保政策影響印刷生意的威力,政府已經宣示將于2030年實現“循環經濟”,遠在芬蘭的UPM利用趨勢做工具,早就開始了標簽回收的服務,其他紙廠還沒有一家采取類似的環保策略,當下一波循環經濟的環保政策正式啟動,一旦開始要求標簽必須回收,就是UPM的遠見發揮效益的時候,我們都將是他的客戶。
標簽印刷市場被看好,除了考慮硬件設備的功能,軟件的智能、生意模式的合理性以外,合版趨勢不可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