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 胡淑紅
摘要:在電網運行的過程中,變電站是其中最為主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電力系統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視的,因此保證變電站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是當前工作的重點任務,在實踐環節,人們發現了智能化變電站在運行過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下面筆者就重點對這方面的問題進行闡述,以促進今后智能變電站更加穩定的運行。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運維;問題;對策
1 智能變電站的發展現狀及主要技術特點
首先智能變電站的出現是對二次回路上的精簡,能夠讓數據在網絡結構上實現進一步的共享。當前智能變電站主要是以“三層兩網”為基礎的,因此在連接方式上主要采用了SV與GOOSE兩種網絡,并且應用MMS網落對間隔層進行有效的控制,這種保護措施與常規進行比較更具有精簡性,可以將警告以一種報文的形式展現出來。
其次是對相應的電流以及電壓回路進行簡化,促進數據的共享。在智能變電站中主要應用的是光纖的方式進行信號的傳輸,這樣就能夠進一步簡化系統中的線路結構,同時在當前的采樣方式上,主要應用了雙AD的采樣手段,以便能夠對保護裝置實現雙重化的發展。在OCT的輸出方面,一般情況下都是具有四個光敏環,可以不同的電氣單元中對相應的單元進行信號的合并以及傳輸,在保護裝置的應用方面真正實現了對電流回路數量的有效掌握。
最后,進一步完善了倒閘的操作方式,這樣一來可以操作人員更加順手與熟練,通過對傳統倒閘手段的完善,后臺監控的作用也越來越大,減少了在保護屏柜上安裝二次壓板這一手段,可以說是在技術上的創新,同時也有效的降低了可能產生的操作失誤,讓系統可以得到更加安全的保障。
2 智能變電站存在的一些問題
2.1 智能變電站與傳統變電站之間差異所帶來的運維問題
(1)大量智能設備(合并單元、智能終端等)的應用,由于功能、原理傳統設備不同,運維要點、注意事項、缺陷判別等都不能沿用常規方法和標準。
(2)智能化、網絡化程度高,傳統意義上的“模擬量”幾乎消失了,突破性改變對傳統觀念產生了很大沖擊,使技術管理面臨許多困難。
2.2 智能變電站的核心技術
常規變電站積累下的許多運維經驗,在智能變電站也幾乎是完全失效。對運維人員來說,智能變電站就像一個黑匣子,雖然能夠使用其常規功能,但內在的原理、結構卻非?;逎[蔽,難以理解和掌握。
3 運維工作中的常見問題及應注意的事項
3.1 二次壓板的操作與設置
相關操作人員應該盡量降低對初始狀態中的壓板,如果壓板顯現出推出的狀態,那么操作人員可以采用遠程的方式對保護裝置的定值進行修改,確保在投入的狀態下對壓板實行遠程控制以及在遠方對定值進行切換。當設備運行的過程中,應該先退出的部分是間隔保護失靈壓板與母差本間隔的投入壓板。只有在“置檢修”的所有壓板都全部取下以后才能重新啟動設備。最后還應該注意的問題是如果沒有處在保護投退的狀態下,是不能在投退斷路器的過幫助下進行跳合閘壓板的。
3.2 電子式互感器直流電源的管理
如果廣電互感器中的直流電源出現中斷的現象,那么就會對繼電保護以及相應的測控裝置產生一定的影響,造成其不能正常的進行工作,這樣也就無法對正常的工作狀態及時的反饋,在沒有安全保護的狀態下工作。當前配置呈現出雙重化的發展,所以OCT電源的主要提供者是兩組直流電源,如果其中的一組直流電源出現中斷的現象,那么就會造成相應的元件保護無法接收到采樣信息,造成保護裝置出現閉鎖的狀態,也正是因為如此,在直流接地以后,不能運用拉路的方式檢查,只有在保護裝置停用以后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操作。
3.3 智能設備就地布置運行環境有待改善
隨著變電站智能化的推進,交換機以及大量微機系統都開始陸續引入變電站內,就地布置智能設備,不利于設備熱量的擴散,設備溫升現象比較嚴重,就地布置大量的智能設備,必然會影響到各自設備的運行環境,使設備的故障率大大增加,為了使得這些設備能更好地運行,應注重智能變電站內環境的改善。
4 智能變電站建設與運維建議
4.1 強化智能變電站的建設管理
智能變電站在運行的過程中,應該始終將安全放在第一位,只有保證更加安全與穩定的運行,才能建設出更加實用的變電站,同時也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工作壓力。將設備的裝備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當前在變電站運行的過程中,主要應用了普通電流以及電壓互感器,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優先選用電纜的接入方式,用以采樣,有助于降低中間環節,得到更加簡化的效果,同時還能讓系統的可靠性得以進一步的增強。相關工作單位應該加強對這方面工作的研究,以促進智能化的發展。
4.2 要不斷完善智能變電站監控系統的功能
智能變電站在監控畫面上缺少一定的標準,這樣就會造成監控畫面存在不一致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進一步完善智能變電站上報信息的方式,并且對這一方式加以進一步的規范,采用統一的標準對變電站的相關內容進行制定與完善,這樣才能促進變電站運行與維護效率的進一步提高,從而保證人們的生活工作不受影響。
4.3 重視運維管理網絡交換機等設備
在當前的智能變電站中,如果將幾個光纖連接在一起以后,能夠起到降低屏柜之間連接的目的,但是也會相應的增加變電站交換機的數量,因為在交換機上一般會具有多個端口,不同的端口連接著不同的光纖,無形之中就為管理與維護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甚至還會造成設備不能正常運行。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對交換機端口的光纖進一步的改良,并且將效果體現在設計圖紙上,不能在施工過程中安裝設備,以降低粉塵對設備端口的污染,從而讓設備不能正常的運行。
5 結束語
總而言之,本文主要對智能變電站是如何進行運行以及維護的問題展開了探討,從當前的實際情況可以發現,因為智能變電站主要采用的是全光纖式的電流互感器,所以在運行過程中存在一定的不穩定性,這就對相應的技術以及工藝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將其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才能實現智能變電站更加安全的運行。當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呈現出高度集成的狀態時,就會造成設備的散熱效果呈現出不斷下降的趨勢,因此就會對設備的穩定性產生影響,所以對這些影響因素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劉玙,卜強生,袁宇波,宋亮亮.江蘇電網智能變電站二次系統關鍵技術應用現狀[J].電氣應用,2014,14: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