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舒白(哈尼族)
哥舒白的詩關注人的際遇甚于其它,其中也包括他自身的際遇,縣城生活緩慢的節(jié)奏也部分變成了他詩歌的節(jié)奏,但他又感到這種節(jié)奏的無以保存和分崩離析,時時流露出感傷、哀挽的調子。
——方婷
哥舒白的詩
哥舒白(哈尼族)
哥舒白 哈尼族,1977年冬出生云南江城。當過中專教師、銀行行長。寫詩與散文。
“每一個行走江湖之人
胸中都有一盞破碎的燈籠”
說這話的時候
馬老坐江城縣的燒烤攤上
那是十四年前的夜晚
馬老,李啟邪,和我
一起舉杯,對著虛空敬酒
敬那些,被人們視而不見的亡魂
和白白流淌的山山水水
因此被某人視為仇敵
瘋子和異類
那時候,我們都是
在家修行的異鄉(xiāng)人
總是在想一些
關于遠方的話題
把每一回喝酒
都當成是一次旅行
今晚陪著馬老飲酒的
還有泉溪,這個羸弱的詩人
半生醉酒,半生貧血
幻想用帶病的肺,去溫暖普洱
這個缺少詩意的荒城
卻因此遭人白眼
只有我和老雷,視其為兄弟
會約他喝酒,撩妹
剛剛也是泉溪
酒已半酣,跌跌撞撞
忽然就看見了
環(huán)城路邊
馬老站立在秋風中
手里攥著一瓶酒
小縣城 地處偏遠
深藏于滇南群山之間
都是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山崗
都是一些無名的河流
最遠的風也只吹到這里
再往前 就是異國
長安太遙遠
先皇的詔書已經在路上遺失
人們受命于天地 聞道于大野
不嗔 不喜 不悲
遵循最古老的傳統
信奉最樸素的神明
在小縣城活了30多年
我只背負著三件事情:
熱愛每一位親人
迷上《詩經》里的月亮
敬畏鬼神 和大地
那年我陪著兒子看大象表演
在西雙版納 森林公園
首先 是馴獸師
鞭子抽響空氣
然后才是大象們 魚貫入場
動作嫻熟 不犯錯 不開小差
一切都是經過無數次排練
每天都在這樣重復
它們跳舞 踢皮球 下跪 作揖
引眾人發(fā)笑
還把長鼻子伸向觀眾席
卷走一串香蕉
四歲的兒子被深深折服
迷上了大象之舞
甚至還騎上象背 拍照
昔日的雨林之王
來自宗教神殿的使者
寶相莊嚴 容懷慈悲
曾經離得道最近
如今誤入凡塵
輸掉家園 輸給了異族
已經沒有什么是不可改變的
這個時代里
也沒有動不了的事物
這30多年來 我風華早逝
青絲耗盡
只為了抓住一把故鄉(xiāng)的霜華
壓在箱底
當兒子長大
告訴他 父輩心中的明月與滄海
除此以外 我沒有什么可以留下
這些年不停地被時間追趕
高朋滿座也罷 門可落雀也好
都敵不過人間之鐵
我已經心力交瘁 身心俱憊
就像動物園里的那頭大象
就等著世界落幕了
責任編輯:祝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