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關工委在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引導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支持和幫助青少年成長成才的實踐中,發動有特長的五老組成報告團,通過精心著書、用心讀書、耐心說書,鼓勵青少年發奮讀書,把“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逐步推向深入。
彭澤縣關工委在主題教育活動中,編寫了《彭澤縣青少年主題教育讀本》,不少專家學者看了書之后,感覺這是對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好教材。九江市15個縣、市、區分別組織五老編寫了具有當地紅色歷史特色的教材,有的公開出版發行,有的在內部交流。今年,九江市關工委聯合市史志辦,把黨史、國史和九江的歷史結合在一起,撰寫了一本向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的讀本,贈送給全市中小學生閱讀。
九江市關工委發動有寫作特長的五老著書立說。德安縣老黨員郭盛碧,1995年退休后,一直堅持在縣關工委報告團的崗位上??谷諔馉帟r期發生在德安縣的萬家嶺大捷,殲滅了一萬多名日本侵略者,是抗日戰爭正面戰場的首場勝戰。郭盛碧多年來從事萬家嶺大捷學術研究,在紀念萬家嶺大捷70周年之際,他編寫的近10萬字的《血戰萬家嶺》,是縣關工委向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
市、縣關工委有五老著書,鄉鎮關工委也有五老立說。瑞昌市南義鎮關工委副主任易大義,編著了一本《腥風血雨》,真實地記錄了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軍在南義的暴行。易大義又自籌資金,印了幾千冊,送給全鎮中小學生學習。永修縣八角嶺墾殖場關工委執行主任陳乃莊熱愛文學藝術創作,退休后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寫家鄉的真人真事,講身邊發生的故事,演催人奮進的節目,給孩子們送精神套餐,他為全縣多所中小學校撰寫了校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期間,陳乃莊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編寫了18萬字的長篇歷史紀實文學《浴血修河》,熱情歌頌了70年前發生在修河兩岸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事跡,真實地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強渡修河時,大規模使用毒氣的滔天罪行。他以“美麗的永修、英雄的永修、騰飛的永修”為主題編寫的鄉土教材,為提高學生對家鄉的認知程度和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發揮了重要作用。
前不久,九江市關工委與市教育局、團市委和濂溪區關工委在九江革命烈士陵園舉行“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啟動儀式,會上提出了今年要在全市青少年中深入開展好“五個一”活動?!伴喿x一本黨史國史家鄉史書籍”就是這個活動內容之一。

留守兒童放學后到少兒服務中心練習書法
為了讓青少年在課外多讀書、讀好書,九江市各級關工委依靠各種社會力量創辦圖書室。全市共建立少年兒童服務組織1749個,建成的少兒服務中心都具備圖書室和學習室的功能,放學后可以到這里看書寫作業。共青城市關工委副主任、報告團團長黃林根多年從事教育工作,有著豐富的教育經驗和出色的演講才能。他從自家的積蓄中拿出7萬多元,又從社會上籌集2萬多元,在街道辦起了一個“潤心書屋”,藏書達2萬多冊。每天下午學生放學后和周末,“潤心書屋”為社區的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安靜的閱讀場所。黃老還經常在“潤心書屋”舉辦紅色歷史、法律、心理咨詢等免費講座,每年前來聽講座的學生和家長達到一萬多人次。他說:“這個書屋,就是我教書生涯的繼續,我在這里收獲了快樂和滿足?!?/p>
各級關工委還在青少年中廣泛開展讀書活動。永修縣關工委聯合縣教育局等相關部門,在全縣青少年中開展了每月讀一文、每季讀一本紅色書籍的活動,舉辦閱讀征文比賽。修水縣是著名的革命老區,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面軍旗在這里設計、制作并率先升起,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在這里組建,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在這里打響第一槍,全縣有10余萬優秀兒女為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其中在冊烈士10323人。修水縣關工委發動五老圍繞紅色歷史著書、編書,引導學校開展“讀紅色書籍、講紅色故事、唱紅色歌曲、看紅色電影、訪紅色故地”的主題教育活動。
九江市關工委把報告團作為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抓手。2017年,市、縣、鄉三級報告團下農村、進校園、到街道,為青少年作報告1492場次,受眾34.8萬人次。許多青少年聽了報告后說:“報告團的爺爺、奶奶講課像說書一樣生動形象。”
到目前為止,九江市、縣、鄉三級關工委報告團發展到459個,報告員1609名?,F任報告團團長王劍是一位既有著深厚理論功底,又有豐富領導經驗的老干部。十多年來不負眾望,不僅認真講好自己的每一堂課,還集中大家的智慧,搞好每年的主題教育策劃,抓好全市報告團的骨干培訓。報告團的成員有的是身經百戰的老革命,有的是學識淵博的老教授。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杜宏鑒已過百歲了,在100歲以前,還經常深入青少年之中講革命故事。寫下“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的革命烈士夏明翰的女兒夏蕓,長期在九江生活,她在擔任報告團成員時,無數次宣講她父親慷慨就義時寫下《就義詩》英勇悲壯的場面。許多青少年聽了杜老和夏老的故事后,感動地說:“我們今天的幸福是革命先輩用生命換來的,我們所走的社會主義道路是革命先輩用熱血鋪就的?!眻蟾鎴F成員、原市黨史辦老教授潘治富課講得好,對黨史尤其是九江地方史有深入研究,而且歌也唱得好,每講到動情之處,他就要一展歌喉,唱一首與講課內容有關的革命歌曲。市關工委報告團副團長陳忠教授年近八旬,退休前是九江學院著名的教授,十多年來深入到學校、軍營、機關、社團,還有監獄、戒毒所等,授課總計超過1000場,深受廣大青少年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