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梅
摘 要:“立德樹人”是現代教育的根本目標,而品德與社會學科則是對小學生實施德育教育的主陣地。在小學中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教師應該將安全生活教育滲透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提高小學生自身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在品德與社會學科教學中開展安全生活教育,教師應該根據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中年級;品德與社會;安全生活教育
小學是學生知識儲備、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階段,這一關鍵時期實施符合他們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促進他們綜合素養的提升,對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品德與社會是一門以小學生生活為基礎開設的、旨在促進小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的綜合課程。當前社會上存在許多不利于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危險因素,這些因素有的來自于人為,有的則是小學生對社會規則、生活常識的缺乏造成的。只有在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教學中幫助小學生樹立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才能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因此,在小學中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安全生活教育十分重要、必要。那么,應該如何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開展安全生活教育,才能提高安全生活教育的實效性呢?
一、利用身邊真實案例導入教學,提高小學中年級學生安全意識
針對小學中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強的特點,在中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教師要善于寓教于樂,利用那些貼近小學生現實生活的安全故事、真實案例導入課堂學習,以此來激發小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的興趣。例如在未來版三年級下冊“交通安全要注意”一節內容個教學時,為了激發小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的興趣,提高他們的交通安全意識,教師就可以在課堂開始階段先出示“籃球女孩錢紅艷”的視頻。教師可以簡介錢紅艷高位截癱的原因:4歲時錢紅艷由于在街道上玩耍而被突如其來的汽車卷入車輪下,從此不幸失去了雙腿,高位截癱,她的爺爺將小紅艷放在一個破籃球里面,讓小紅艷坐著籃球,靠雙手一點點的挪動。小學生看到這個女孩的視頻,唏噓不已,他們認識到,原來不遵守交通規則,很容易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然后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一些不遵守交通規則的危險行為,并讓小學生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有類似行為,在此基礎上,教師展示各種交通標志,幫助小學生辨識這些交通標志,從而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提高他們遵守交通法規的自覺性。
二、拓展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對小學生進行安全生活教育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當中原本就有很多涉及安全教育的內容,這些教學內容對幫助小學生學習安全知識、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幫助他們掌握一定的安全技能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年級品德與社會學科中對小學生進行安全生活教育,教師不僅要將教材當中的教學內容充分利用起來,還要精心備課,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利用各種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對小學生實施安全生活教育。例如在未來版三年級下冊“公共安全多提防”一節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結合網絡時代特征,將現代人都很熟悉的“上網”內容運用到課堂上,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教師可以將最近網絡上發生的一些關于意外傷害事故的新聞視頻、文字、圖片資料展示給小學生看,讓他們談談自己看過之后的感受。然后,教師在小學生對如何提防公共安全問題進行初步了解的基礎上,可以安排小學生觀看相關視頻、圖片,讓小學生仔細觀察,從中找出存在于生活當中的各種安全隱患。在觀看意外傷害事故資料過程中、在通過仔細觀察尋找生活中各種安全隱患的過程中,小學生不僅更有學習興趣,還提高了公共安全意識,他們對這些知識牢記在心,還提高了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針對近年來暑假期間不斷出現的溺水事件,我還出示圖片,讓他們找出潛在的危險,提出規避這些潛在危險的有效對策,并且,我將早在2013年教育部針對中小學生溺水的“六不”原則展示給小學生看,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公共安全意識,提高了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
三、利用生活化的課外活動,對小學生進行安全生活教育
品德與社會學科原本就是以兒童現實生活為源泉,因此,利用這門學科對小學生進行安全生活教育,教師不僅要在課堂教學中對小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樹立起安全生活意識,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還要為他們提供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引導小學生在課外實踐活動當中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去指導自己的現實生活,這樣才能提高安全生活教育的實效性。例如在未來版三年級下冊“公共安全多提防”一課教學后,教師就可以組織小學生分組去公共場所進行安全小調查,發現那些存在于公共場所當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通過小組討論共同商議對策,將調查結果、對策整理成為調查表,在課堂上和其他組同學進行交流。學完“交通安全要注意”部分內容后,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走上街頭,做小小志愿者,在十字路口幫助交警指揮交通、疏導行人,對那些不看信號燈指示橫穿馬路、在人行道上停留、玩耍等危險行為及時制止,陳述利害。
總而言之,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安全生活教育,教師要善于以貼近小學生現實生活的教學內容、以小學生喜聞樂見、可以充分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教學形式,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滲透安全生活教育,不僅讓安全教育進課堂,更要讓安全意識指導小學生的行為,從而避免各種意外傷害,讓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江硯生.試論安全教育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策略與方法探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12).
[2]李磊.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談小學《品德與社會》中的安全教育[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