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珍萍 南寧市青秀區小天鵝藝術幼兒園 廣西南寧 530002
良好的幼兒教育首先要建立在尊重幼兒人格與權力的基礎之上,同時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個體差異,依照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有效借助自主游戲來促進幼兒的發展。身為幼兒教育工作者,在實施幼兒自主游戲的過程中要給給予幼兒充分的自由,讓幼兒在以自身為主體的情況下開展游戲活動,從而有效實現開發幼兒智力、提升幼兒想象力、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目的。本文在此基礎上對幼兒自主游戲進行了分析,并針對目前幼兒在自主游戲中存在的不利于個性發展的問題及原因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自主性游戲是指幼兒在一定的游戲環境當中根據自己的興趣特征與需要,以滿足自身的需求為目的主動開展活動的過程。這一過程不僅是幼兒游戲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它滿足了幼兒的興趣需求,是幼兒天性得以表露,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以有效發揮以及人格得到健全的過程。在目前的實際游戲活動當中,教師對自主性游戲的認識和指導還十分片面,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幼兒個性發展,過渡強調游戲設計;另外,在活動中幼兒自由表現也常常被統一游戲所替代,過渡重視結果,忽略游戲過程。所以教師應當對自主性游戲進行重新審視,明確自己在游戲中的角色定位,尊重幼兒意愿,給予幼兒充分的自由,真正促進幼兒的個性發展與能力進步。
隨著學前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幼兒自主性游戲在很大程度上的得到了重視和改善,但是從目前幼兒園自主游戲的開展現狀來看,依舊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教師在幼兒的自主性游戲中常常起到主導性的作用,在游戲的實施過程中很難發揮出幼兒的個性化特點;二是在幼兒自主性游戲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很容易中斷游戲,阻礙幼兒健康個性的形成;三是幼兒自主性游戲的開展時間不夠充足,材料不科學,不能充分發揮出幼兒的個性潛能;四是教師放任幼兒游戲,幼兒個性發展得不到有效的幫助。
當幼兒在自主性游戲中遇到困難時,教師應當以普通游戲者的身份發表自己的意見,讓幼兒進行參考,問明其中的原因,像朋友一樣談談自己的看法,不強行勸說,有助于促進游戲進程。例如在“小超市”游戲的開展中,當教師觀察到“超市”沒有寄存處,就自言自語說“唉,太累了,我拎著購物包太重了,要是有地方能夠存起來就好了”,幼兒聽到教師的話就會主動設置一個超市寄存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以游戲者的身份自然而然的引導了游戲的發展。自主性游戲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人的自由意志,游戲內容以及游戲形式都可以由游戲者自己來決定,這種自由能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到愉悅并且產生自信,進而促進幼兒個性的發展,以下是本人的幾點建議:
幼兒自主性游戲的開展首先需要確定游戲主題,教師要尊重幼兒對游戲主題的自由意愿,讓幼兒挑選并且確定相關游戲主題,為幼兒創設出良好的條件從而更好的表達出幼兒內心的構思與想法。當幼兒固執的想要玩某種不太適合的游戲時,教師不妨讓幼兒嘗試一下,讓他們在自主選擇中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當幼兒選擇的主體較為抽象或者簡單時,難以長時間持續下去時,教師可以幫助幼兒充實游戲的內容,讓主題更加豐滿。如果有的游戲主題無法開展,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在后期的學習中注意觀察與這個主題相關的內容,讓這個主題從不可行到可行。另外幼兒教師在日常的學習活動中要多去觀察和搜集與主題有關的材料進行展出,給予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主題的權利,滿足幼兒的游戲需求。
幼兒園的孩子通常喜歡獨自游戲或者是自由結伴游戲,在自主性游戲當中教師應當讓幼兒自由選擇游戲伙伴,讓他們主動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而不是強制規定誰和誰玩。幼兒確定自主性游戲主題之后可以讓幼兒自己設計并構思游戲情節,盡量減少教師主導與安排,充分發揮幼兒在自主性游戲中的主體性作用。在開展自主性游戲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許多幼兒爭搶一個角色的問題,教師可以讓幼兒表述一下自己為什么要選這個角色,并且怎樣才能把角色做好,同時也可以創設多個崗位,采用輪流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任務事物的發展都是需要規則的,自主性游戲的開展也不例外,對游戲規則的理解與執行能夠有效的體現出幼兒的游戲行為水平。當幼兒能夠自覺的遵守和執行幼兒游戲規則時,幼兒的游戲行為已經實現了自發性向自主性的轉變。自主性游戲中需要形象化、直觀性的區域標志,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共同討論和設置區域標志,以此來加強幼兒對各區域的直觀感知,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
此外幼兒由于年齡較小,在游戲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吵鬧以及隨意亂丟的現象,教師可以針對實際情況來引導學生對具體問題展開討論,制定出游戲規則,并引導幼兒將規則畫在紙上,教師在每個人的畫上寫下文字,集中張貼在相應的區域里面,加強幼兒的親身體驗,幼兒自然會更加尊重自己的勞動成果尊重游戲規則。
總之,要想提升自主游戲效率,教師采取有的放矢、放任而不自流的指導策略,通過對自主游戲的指導,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合作性和創造性。幼兒在自主性游戲中,能夠有自我表現和體現游戲的自由,他們可以在屬于自己的游戲天空里感受、發現和創新。這樣,幼兒個性的發展才是最充分、最和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