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安徽省渦陽縣樂行幼兒園 233600
作為幼兒園美術教學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在日常教學實踐中廣大幼兒教師必須要強調引導幼兒通過手、腦、眼的多維化參與來展開教學實踐,而傳統的幼兒美術教學理念則是錯誤的認為:只有經過教師一板一眼灌輸出的知識才能夠是符合社會發展的,一旦失去這種言傳身教那么幼兒階段的美術便會成為一種“嘩眾取寵”。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們發現,這種理念并不完全正確,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們雖然在專注力、動手能力等方面要略差于其他階段的孩子,但一旦這些孩子被過度控制,最終將會導致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失去一種創造意識養成。
現階段大部分的美術老師在開展美術教學中,通常都是利用一些千篇一律的教學內容進行授課,同時以固定的標準來對幼兒們進行排名和優劣的評價。可以說這種教學手段缺少應有的靈活性和隨機應變性,不僅死板、固化同時也很難激發起廣大幼兒的學習興趣。假如每一名學生都必須機械的按照教師統一的進度來開展美術學習,這不僅很容易造成學生“吃不飽”、“不夠吃”的現象,同時也會導致一些基礎較差、理解能力交叉的學生,由于某項美術活動的技不如人而變得消極、缺少興趣。
在日常的幼兒園美術教學中很多教師都對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束縛,很多教師只是照本宣科的展開教學實踐,不僅限制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同時也形成了幼兒美術教學中的溝通單向性,很大程度上制約帶來學生創造性的發展和挖掘,而這種固化思維的形成根源則是來源于教師的墨守成規。
由于中國的幼兒教育理念轉變要略晚于一些發達國家,現階段的幼兒美術教育過程中依舊更加傾向于對于一些圖案的涂色、描紅等美術引用,這種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不僅讓更多的幼兒教師忽略了對幼兒觀察能力、想象力的培養,而在教學安排上面更是缺少具有針對性的“因材施教”。
通過對上述常見問題的研究與分析我們發現,幼兒園美術教育中想要突破瓶頸、實現有效的創造性教學,必須要從如下幾大方面進行改進:
想要從本質上轉變教學思想、提升教學質量,在日常的幼兒美術教育中廣大教師就應當拋棄一些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通過提升幼兒創造力入手來展開教學實踐。通過對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完善來對現有教學觀念進行認知。例如在進行“太陽”的繪畫展覽中,教師切不可急于告訴學生太陽必須是圓的、太陽光必須是要通過放射性的線條來表示其光芒四色。相信在這種創造性引導下的美術教育理念中,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與創造性思維一定能夠得到極大提升。
作為幼兒美術學習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提升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在日常的幼兒園美術活動中,教師更是要通過打造一個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融入學習環境來感受美術所帶來的快樂。與此同時也要從尊重幼兒思想、尊重幼兒認知理解來鼓勵幼兒將內心的情感和理解進行表達,同時也要鼓勵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擁有更多不同的想法,在杜絕“師本位”教學思想的同時,通過了解幼兒的個體差異來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最終將美術學習、美術認知轉變為一種習慣。
由于幼兒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充分的考慮到幼兒的實際智力發育狀況、個人認知水平等內容,通過因材施教的方式來展開多元化的教學活動。例如在進行《神奇的手》教學中,教師不妨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通過多媒體教學來認識到更多的動物、植物和人物造型,隨后結合這種創造性思維進行延伸,鼓勵學生通過顏料、飾品等配件來將小手設計成動物、植物甚至人物的方式,來實現幼兒園美術創造性的全新提升。相信在這種教學手段下,幼兒們不僅會對身體器官有所簡單認知,同時也會結合所創造的角色特點來進行探索與研究,最終實現幼兒學習新知識的積極狀態,在創造性這個大方向下引導幼兒不斷地開拓與進取。
綜上所述,在這個新時期、新理念不斷發展的今天,人們對教育、特別是幼兒階段啟蒙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每一名幼兒教育從業者更是要從自身做起,以一種滴水穿石的力量來對幼兒階段的美術教學進行研究,在充分考慮到幼兒個體差異的的同時來轉變教學觀念、提升創造性教學,在不斷強化幼兒美術教育的同時來對一些傳統的育兒理念進行轉變和創新,將幼兒園的美術教育活動真正的規劃為具有向心力和創造力的興趣學科,為后續更好提升幼兒綜合素質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