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福建三明、安徽天長之后,又一個縣域醫改樣板呼之欲出。作為山西省首批18個縣鄉醫療機構一體化改革試點縣之一,自2017年2月起,運城市鹽湖區先行先試、破立并舉、綜合施策,走出一條“實施分級診療、下沉資源強基層”的鹽湖醫改新路子。2017年7月,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在運城市所有縣(市、區)全面推開。截至目前,各縣(市、區)都成立了醫院管委會,出臺了改革實施方案,組建了醫療集團。大部分縣已制定人、財、物向基層下沉相關制度、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等。今年8月9日,30余名駐晉全國人大代表就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情況在鹽湖區進行專題調研。據悉,今年全國縣域綜合醫改現場會將于9月底在運城市召開。

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縣域醫療一體化改革新模式
“醫共體”讓醫療資源活起來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醫共體作為新時代基層醫改新政,提高了基層衛生服務能力,盤活了基層醫療衛生資源。2017年,山西省在全省推行縣鄉醫療機構一體化改革,從體制改革入手,整合縣域醫療衛生資源,組建唯一法人的醫療集團,實行行政、人員、財務、業務、績效、藥械“六統一”管理,探索出縣域綜合醫改的“山西模式”,被《中國衛生》雜志社評選為2017年度“推進醫改、服務百姓健康”十大新舉措,并在2018年6月召開的全國深化醫改經驗推廣會暨2018中國衛生發展高峰論壇上交流經驗。截至目前,山西省119個縣(市、區)醫療集團全部掛牌運行,實現一體化改革全覆蓋目標。此前,福建省三明市、安徽省天長市已大力推行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模式,探索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進分級診療制度、改革醫保支付方式等,成效顯著,并在2016年成為全國學習樣板。從實踐效果看,讓基層醫療強起來、活起來,關鍵在于突破體制障礙、實施制度創新,激發基層內生動力。山西省縣鄉醫療機構一體化改革,讓縣域衛生醫療機構在管理體制上成為“一家人”、在運行機制上形成“一盤棋”、三醫聯動在縣域內擰成“一股繩”、縣鄉村三級醫療隊伍上下“一條心”,打破原有縣域內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彼此分設、各自運行的局面,朝著緊密型醫聯體方向發展,為基層醫療機構改革鋪開一條寬闊的道路。
為以新的更大作為開創廣東工作新局面,《中共廣東省委關于加快推進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見》8月8日正式印發,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營商環境綜合改革、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社會治理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推進改革創新。
《意見》最大的亮點之一,是把“數字政府”建設作為一項重點任務強力推進,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推動“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推進政府管理和服務模式創新,實施行政管理事項全流程革命性再造,健全行政審批和服務標準化體系,建成省級統籌、整體聯動、部門協同、一網通辦的“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去年11月至今,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多次對“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工作進行部署,強調要大力推進政務信息化建設體制改革,構建“數字政府”建設管理制度框架和標準規范體系,構建一流的“互聯網+政務服務”,進一步完善政企合作機制。目前,廣東攜手騰訊與中國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已成立合資公司——數字廣東網絡建設有限公司,統一規劃建設全省政務云平臺,以及為省政府各部門、部分地市提供電子政務基礎設施與系統建設運維等。
《意見》還提出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推進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創新,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完善知識產權信用擔保機制,實施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同時,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合作體制機制創新為抓手,加快構建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強化粵港澳大灣區體制對接和制度創新,完善市場一體化體制機制。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加快廣東自貿試驗區建設,探索推動外經貿戰略轉型,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等。
改革備忘
▲8月3日,江西省委深改組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江西省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江西省貿促會深化改革方案》等文件。
▲7月31日,山東省委深改組會議研究了建立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檢察機關依法開展公益訴訟工作、實行“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等有關改革事項。
▲7月24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深改組會議審議通過自治區《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共同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實施方案》等文件。
▲7月24日,青島市委深改組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清理規范重點支出同財政收支增幅或生產總值掛鉤事項的通知》等文件。
作為稅務局信息化建設一直走在全國稅務系統前列的深圳市,8月10日在全國開出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成為全國區塊鏈電子發票首個試點城市,這意味著區塊鏈行業進入“技術+應用場景”時代。
區別于傳統電子發票與簡單的電子發票上鏈,區塊鏈電子發票將“資金流、發票流”二流合一,將發票開具與線上支付相結合,經營者可以在區塊鏈上實現發票申領、開具、查驗、入賬,消費者可以實現鏈上儲存、流轉、報銷,在國內首次實現了從領票、開票、流轉、報銷到報稅的全鏈條覆蓋。
區塊鏈電子發票具有全流程完整追溯、信息不可篡改等特性,與發票邏輯吻合,能夠有效規避假發票,完善發票監管流程,使涉費信息更加安全。區塊鏈電子發票將連接每一個發票干系人,可以追溯發票的來源、真偽和入賬等信息,讓發票信息全場景流通成為現實。對于稅務監管方、管理方的稅務局,可以達到全流程監管的科技創新,實現無紙化智能稅務管理。此外,還具有降低成本、簡化流程、保障數據安全和隱私的優勢。
打造環保鐵軍,“就是要以得罪人的手段保護人”。今年5月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提出建設一支生態保護鐵軍要求后,湖南省近日在全國率先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打造湖南生態環境保護鐵軍的意見》,從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提升隊伍綜合能力素質、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等5個方面提出30條具體措施。
作為全省生態環境保護系統隊伍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意見》強調,要加強干部培訓,堅持用人導向,讓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機會有舞臺;對個性鮮明、堅持原則、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符合條件的要大膽使用;暢通干部能上能下渠道,保持干部隊伍“一池活水”。各級領導干部必須要堅持分工負責、堅持依法辦事、堅持鐵腕治污、堅持有錯就改、堅持人民中心、堅持對黨負責。對不履職不盡職的行為和個人要嚴肅問責,將加強問責、層層問責常態化。
《意見》還強調,將完善激勵措施,建立容錯機制,充分發揮省各級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的綜合協調作用,制定對省同級相關部門和下級黨委政府污染防治工作考核辦法與細則,研究建立生態環保考核獎勵制度,著力推動“小環保”向“大環保”轉變;大力推進智慧環保,在全省打造一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系統,共享生態環境類數據,實現智能監管、全域監控、服務共享、輔助決策等能力。
省情速遞
▲8月10日召開的重慶市健康扶貧三年攻堅工作會提出,將健全兜底保障機制,確保貧困人口住院個人自付醫療費用占總費用的比例控制在10%以內。
▲8月10日,《廣西公安機關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正式發布,圍繞強化嚴打整治、優化審批服務等五個部分提出50項具體措施。
▲昆明市日前印發《關于加快投資項目審批推進項目落地的指導意見》明確,工業和信息 化投資項目等3類項目適用于容缺審批。
▲7月18日,銀川市出臺《關于推進全市產業園區轉型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推進園區整合及產業定位等6項重點任務。
▲8月16日,《沈陽市2018年軍民融合“十個一”專項行動計劃》正式發布,提出建立完善軍民融合體制機制,推動軍民融合產業向高端化發展。
作為攻堅扶貧的主戰場,貴州省 8月14日發布全國首個省級《精準扶貧標準體系》,首批發布包括基礎通用、項目管理、基礎設施、社會保障4個部分的26個貴州省地方標準。基礎通用部分包括農業產業發展八要素工作、貧困戶識別、貧困戶退出等7項標準;項目管理部分包括農業產業扶貧工作、貧困地區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管理等6項標準;基礎設施部分包括農村“組組通”硬化路建設與管理養護、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管理等4項標準;社會保障部分包括教育扶貧學生資助、醫療保障救助、大病專項救治管理等9項標準。
與以往出臺的政策規定相比較,《精準扶貧標準體系》更加側重于操作性。如《精準扶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管理規范》標準,從人員選聘、管護區域、崗位職責、補助資金、工作管理5個方面細化了工作措施、指標和程序,對每戶貧困家庭選聘的人數、年齡以及對護林員的管護范圍、補助標準、考核指標和獎懲辦法等進行了具體量化,有利于進一步增強工作的規范性;《精準扶貧農村飲水安全項目管理規范》《精準扶貧農村“組組通”建設與管理養護規范》等標準,將項目管理、運行維護與設施建設技術要求整合為一體,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
理論策源地
黨的領導力是大“道”而非小“術”
《人民日報》近日刊發中央黨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鍛造新時代黨的領導力》文章指出,黨的領導力是一種大“道”,而非小“術”。政治領導力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的核心范疇。黨的領導力體現為黨對社會、對人民群眾的影響力。沒有人民群眾的擁護、支持和追隨,領導力必然落空。
學習云
學習觀點
劉奇:把江西打造成“三最”之地
7月30日,江西省委書記劉奇在省委全會上強調,要始終以忠誠為魂。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旗幟鮮明講政治、鑄忠誠,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定于一尊、一錘定音的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江西打造成最講黨性、最講政治、最講忠誠的地方。
學習動態
四川“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開新篇
日前,四川省召開“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第二階段工作推進會,強調要把活動聚焦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于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治蜀興川的戰略謀劃、聚焦于推進高質量發展。
平臺載體
陽江48個鎮級黨校全覆蓋
去年以來,廣東省陽江市委全面加強鎮街黨校建設,按照“有組織機構、有培訓場地、有師資隊伍、有培訓計劃、有管理制度”的“五有”標準,全面推進鎮街黨校規范化建設,實現了全市48個鎮街黨校全覆蓋,破解基層黨員培訓難問題。
標桿標準
湖北石首10萬元村有望全覆蓋
湖北省石首市農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截至7月20日,全市154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超過5萬元,村均收入達25.6萬元,全市全面消滅“空殼村”。該市村集體去年總收入3944.5萬元。其中,過10萬元的村111個,占72%,過100萬元的村有4個。今年,全市村集體收入有望全部超過10萬元。

數據之最
西安每3分鐘誕生一戶市場主體
西安市上半年新登記市場主體同比增長73%,增速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一。截至7月20日,全市今年新登記市場主體250148戶,平均每個工作日新登記1500多戶,每3分鐘就有一戶市場主體誕生。目前,全市累計在冊各類市場主體達到1216999戶。
指數指標
上海新一屆村書記平均年齡46.2歲
日前,上海郊區1584個村黨組織領導班子已全面完成新一輪換屆。最新出爐的2018年村黨組織換屆情況顯示:新一屆村書記平均年齡46.2歲,較上屆(2015年)下降0.8歲;大專以上學歷達86.1%,較上屆提升12.1%。上海村干部選派呈年輕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