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楠 浙江科技學院 浙江杭州 310000
筆者通過問卷調查對留學生交際能力適應情況進行了統計。調查結果發現,對“在義烏很喜歡交朋友”這個答案,有31%的留學生表示完全符合自己的情況,有36%的留學生認為基本符合自己的情況,有28%的留學生認為不太符合自己的情況,有5%的留學生認為與自己的情況完全不符。對“經常參加社交和聚會”這個答案,有23%的留學生認為與自己的情況完全符合,有38%的留學生認為與自己的情況基本符合,有31%的留學生認為不太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6%的留學生認為和自己的實際情況完全不符。對“和本地人交流無障礙”這個答案上,有21%的留學生認為完全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40%的留學生認為基本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25%的留學生認為不太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14%的留學生認為和自己的實際情況完全不符。
筆者通過問卷調查對留學生生活適應情況進行了統計。調查結果發現,對“對義烏的交通很滿意”這個答案,有31%的留學生表示完全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29%的留學生認為基本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24%的留學生認為不太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16%的留學生認為和自己的實際情況完全不符。在“在飲食方面完全能適應”這個答案上,有31%的留學生認為完全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33%的留學生認為基本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25%的留學生認為不太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11%的留學生認為和自己的實際情況完全不符。在“對義烏的超市,參觀,銀行和醫院等公共服務很滿意”這個答案上,有41%的留學生認為和自己的情況完全符合,有37%的留學生認為基本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16%的留學生認為和自己的實際情況不太符合。有6%的留學生認為和自己的實際情況完全不符。
筆者通過問卷調查對留學生學習適應情況進行了統計。調查結果發現,在“認為漢語很難學”這個答案上,有20%的留學生認為完全符合自己的情況,有35%的留學生認為基本符合自己的情況,有25%的留學生認為不太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20%的留學生認為和自己的情況完全不符。在“學習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這個答案上,有31%的留學生認為完全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30%的留學生認為基本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23%的留學生認為不太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16%的留學生認為和自己的實際情況完全不符。在“不能適應老師的授課方式及學校的課程安排”這個答案上,有17%的留學生認為完全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17%的留學生認為基本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41%的留學生認為不太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25%的留學生認為和自己的實際情況完全不符。在“學習方面的問題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這個答案上,有9%的留學生認為和自己的實際情況完全符合,有13%的留學生認為基本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31%的留學生認為不太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47%的留學生認為和自己的實際情況完全不符。
筆者通過問卷調查并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觀察發現,留學生文化適應上的問題主要是由內部和外部因素兩大方面造成的。內部因素主要有性格,在義烏的時間,教育背景,年齡,漢語水平,對中國文化的認知等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是歧視和偏見,學校的管理,社會的支持,文化距離,文化環境的變遷等因素。通過數據分析,留學生整體上的交際能力狀況良好,有部分留學生交際能力較差。留學生的年齡和教育背景對留學生的交際能力的影響不明顯,兩者之間不存在必然的聯系。留學生在義烏的時間長短和他們的漢語水平的高低對留學生的交際能力有一定的影響。整體上,留學生對義烏的交通,公共服務和飲食的滿意度一般。留學生的年齡和教育背景和對生活的適應能力影響不明顯。留學生在義烏的時間對他們的生活適應有較大影響。在學習方面,不論留學生在義烏的時間長短,教育背景,年齡和性別的差異,留學生普遍認為漢語比較難學。
1 加強對留學生的社會支持
李丹(2014)在《長春高校來華留學生的跨文化適應的調查研究》中談到,當地居民對外來文化的接受程度以及對留學生的態度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留學生群體的適應狀況。[李丹長,春高校來華留學生的跨文化適應的調查研究]當地政府可以給與留學生物質上的支持,在公共服務方面提供便利條件。
2 學校健全對留學生的管理和服務機制
學校也可以考慮把留學生進行5-10人的小規模分組,每個老師負責一個小組的課下咨詢,幫助留學生解決他們生活和心理方面出現的問題。
3 完善網絡的支持和信息交流平臺
現在是信息網絡的時代,教育文化信息化不斷發展。在新的形勢下,要加強和完善留學生網絡信息平臺的建設。
4 學校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跨文化意識
管理人員在留學生文化適應上起到了關鍵性的導向作用。管理人員要豐富自己的跨文化方面的知識,尊重和包容他們的文化。